(資料圖片)
南溪山醫院檢驗科人員在工作人員接收標本。
悶熱的防護服、密閉的實驗室,在里面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每當實驗結束,檢測人員的額頭、鼻梁已會被護目鏡和口罩勒出了深紅的印記,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他們在科室、實驗艙里爭分奪秒地進行著標本分析檢驗,充當著疫情的“情報官”“偵察兵”“排雷兵”的角色,他們以最快的速度為前方提供準確的數據,讓排查確診快一點,再快一點。
日夜奮戰在檢驗崗位上的自治區南溪山醫院檢驗科主任吳永彬向我們介紹,與其他科室直接接觸病人不同,檢驗科的高危性在于每天接觸病人的體液及血液標本,而每一份標本都有可能是病毒含量極高的傳染源。拆包編號、移液加樣、核酸提取、擴增檢測……對檢驗科的醫務人員來說,這些看似有條不紊的操作程序背后,其實充滿了未知的風險。醫院檢驗科PCR實驗室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核酸標本,這些標本除來源于常規人群外,還有大量的來自發熱門診、隔離點、方艙醫院、黃碼、紅碼等特殊人群的標本。每批實驗,人員從穿戴防護后進艙到脫卸出艙至少需要六小時,防護服密不透氣,檢測人員汗流浹背,出了實驗室臉上留下的壓痕許久不退,每一個步驟絲毫不敢松懈……
南醫檢驗人員立足崗位,團結協作,努力完成每天的檢測任務。
每個檢驗人員都明白,核酸檢測的速度就是與疫情賽跑的速度,檢驗科PCR實驗室自疫情開始,始終堅持24小時不間斷檢測,報告時間顯著縮短;為了給臨床患者提供更加及時有效的服務,檢驗科對發熱門診、急診待手術患者開通了特殊樣本綠色通道,優先出具檢測報告。患者得到了方便,檢驗人員們卻經常加班加點到深夜,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以上,凌晨才回家,第二天又出現在科室里,認真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他們沒有一人抱怨,沒有一人退縮,所有檢驗人員嚴格遵守實驗流程,盡快發出準確的檢測報告,協助臨床醫生及時做出診療方案。
南溪山醫院檢驗科主任吳永彬在基地實驗室二區和大家一起研究討論工作。
進艙時已是夜半時分,在大家都酣睡時,檢驗科的人仍然在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完成核酸檢測任務。當大家都進入夢香,檢驗科仍有人在震蕩、提取、加樣、檢測,復核新冠核酸標本。他們是夜的前行者,病毒的偵察兵,人民健康的保障團,他們是距離病毒最近的一批人,當天空漸漸泛起魚肚白,安靜的城市漸漸喧囂,他們工作的身影還在繼續……
疫情面前,桂林每一個醫院、檢測機構的檢驗科人員的背后都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他們激勵著彼此,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的理念,以勇毅姿勢彰顯檢驗人的風采。
向疫情防控的幕后英雄------每一位檢驗人員致敬!
通訊員:張超群/文 劉其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