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桂林新區相思江
防洪排澇提升工程全面復工
確保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本報訊(記者唐健揚)12月4日,寒風凜冽刺骨,地處臨桂區人民南路延長線的桂林新區“管、網、廠、河、湖”一體化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建設現場已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數十臺挖掘機、運輸車等工程機械設備在工地上來回穿梭,復工的號角已然在工地吹響。
桂林新區“管、網、廠、河、湖”一體化生態修復工程是桂林新區相思江防洪排澇提升工程項目27個子項目中的一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臨桂城區排水管網修復、大皇山再生水廠一期建設、沙塘河支渠排水防澇治理、環城水系水體治理等。建成后,將有效提升臨桂區城市環境和水環境整體質量,保護區域生態環境。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項目經理羅志表示:“自12月2日復工以來,所有機械和人員均投入工作當中,共投入運轉的挖機有10臺、運土車8臺,各類樁機、沖擊鉆等工程機械設備42臺。目前該項目進展到挖土階段,已經完成整體工作量的70%,預計年底可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產,確保疫情防控和有序施工兩不誤。“接到桂林市六城區轉入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通知后,相思江防洪排澇提升工程項目在建工程當日已全面復工。”桂林新區相思江防洪排澇提升工程項目指揮部投融資專班副組長黃俊欣介紹,復工后指揮部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政策要求,督促施工單位完善疫情管控制度,嚴格落實復工人員管理,做好進出查驗健康碼、佩戴口罩、測量體溫等工作。同時要求施工單位做好重點辦公區域、施工區域的消殺工作,加強工地人員的閉環管理,減少人員流動,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相思江防洪排澇提升工程項目今年計劃完成投資5.1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3.59億元。下一步,指揮部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繼續督促項目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強化施工力量,加班加點、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堅決克服疫情影響,確保把失去的時間給“搶”回來,力爭完成既定目標。
據悉,桂林新區相思江防洪排澇提升工程是桂林市“十四五”規劃重點推進的綜合性治水系統工程,包括5大板塊27個子項,總投資81.7億元。工程項目通過疏浚拓寬河道、新建分洪渠、恢復原蓄水塘的蓄水功能等水利工程措施,不斷提升相思江流域防洪排澇能力,不斷加強相思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助力漓江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