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會員卡后去消費 卻發現折后價比原價還貴
店家漲價未提前告知 顧客申請退卡起糾紛
(資料圖片)
名匠世家發型專家門店。
去年10月底,市民袁先生在名匠世家發型專家(以下簡稱“名匠世家”)充了5000元的會員卡,使用了兩次后,袁先生才發現,會員折后價竟然比之前的原價還要貴。袁先生認為,該店未提前告知漲價事宜,他感覺受到了欺騙,遂提出退卡要求。但名匠世家表示,之前的服務要按原價扣除卡內余額后再退卡。對此,袁先生表示不能接受,于是向相關部門進行了投訴。
顧客 漲價未提前告知
退卡規定不合理
去年10月底,袁先生到名匠世家剪頭發和做造型,看到店里有充值5000元所消費的服務項目打五折的優惠活動,他毫不猶豫充值了5000元。
去年11月份,袁先生再次來到名匠世家剪頭發,當他去前臺結賬時,服務人員的“異常”操作讓他起了疑心。袁先生說,之前他剪完頭發只要去前臺劃掉卡里的錢就好了,但是這次,服務人員花了很長時間結賬,而且他總感覺卡內的余額對不上。于是,他詢問了曾經為他服務過的工作人員,得知現在店里的消費價格全都進行了調整。
“我原來剪一次頭發的會員折后價是89元,原價是118元。現在的會員折后價是144元,比之前的原價還要貴。”他說,目前為他服務的理發師在該店鋪美團上的團購價格才110元,比他的會員折后價還便宜,這實在讓他無法接受,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
另外,在袁先生發現價格不對之前,他還自費體驗了該店二樓的理療服務,體驗后他將會員卡內的1980元轉到了理療服務項目,之后就再也沒有去做過理療,也沒有使用這1980元。
袁先生告訴記者,名匠世家的經理也承認了沒有提前告知漲價的事情,當時他就提出了要退卡,經理也說能退,但現在卻又說,樓上的理療無法退款,樓下理發店的退卡,要按照之前服務項目的原價扣除后才能進行退費。袁先生認為,因為店家隱瞞了漲價的事情,才導致他要退卡的,店家的退卡規定非常不合理。
店家 按原價抵扣后
退余額是行業規則
名匠世家的一位吳姓經理表示,去年9月份,他們公司收購了該店鋪,還進行了裝修升級,并將該店內的員工分不同級別送往上海和韓國等地進行學習,因為員工的業務水平提升,加上房租、人工等成本的上漲,所以他們對店內的服務價格進行了上調,而且這些服務的價格也在門店內進行了明碼標價。
吳經理說,此前的確是他們的失誤,在發型師為袁先生服務前,沒有提前告知漲價的事情。對此,他也跟袁先生進行了協商和溝通,之后袁先生再來剪發,就按漲價前折后89元每次的價格來扣費。但袁先生不同意,感覺受到了欺騙,堅持要求退卡。
對于美團上的價格比袁先生的會員折后價還便宜一事,吳經理解釋道,美團上的活動是去年11月份的時候才上的,因為疫情等原因,才推出了這樣的特價。
“我們從來沒有說過不能退卡。如果是我們停業了,無法給顧客提供服務,卡里有多少錢,我們都會退,因為這是我們的過錯。現在我們的店正常營業,顧客也能正常消費,退卡肯定要按照項目原價來扣除的。”吳經理說,目前袁先生充值的金額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樓上的理療服務。他們的套盒是單人單用的,屬于袁先生的套盒已經拆開了,所以這1980元是無法退還的。第二部分是樓下的理發服務。這個會員卡內的余額是可以退的,但是之前所享受的造型和理發服務需要按原價進行扣除后再退余額,這也是行業規則。
記者走訪
各店鋪的退卡約定不一
服務項目漲價是否要提前告知消費者?記者隨機采訪了部分美發行業店鋪,這些店家都表示,會提前告知消費者漲價事宜,提前說明清楚,也能給顧客一個心理準備。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很多美容美發店都有辦卡享優惠的活動。對于退卡的規則,一些店家表示,如果顧客一次都沒有使用過,可以退回所有余額;如果消費了再要退,等于沒充錢就享受了折扣,這對于其他沒充錢原價消費的客人不公平,所以消費部分要按原價扣除了再退。還有一些店家表示,在遇到顧客退卡時,如果是顧客原因,則需要扣除一定的違約金才能退卡。
在桂林從事美容美發行業十余年的潘先生說,顧客如果要退卡,還是要看是誰的過錯,如果是顧客的原因,之前消費就要按照原價扣除,再退卡內余額;如果是店方過錯,卡內余額應該全部退還顧客。但是,每家店鋪的情況和規定也不一樣,多跟顧客溝通,一般都能相互理解。
律師 之前沒有約定
雙方最好協商解決
日前,記者聯系到負責此事的漓東街道市場監管所,該所的工作人員表示,近段時間,他們收到了幾起關于該店鋪的投訴,目前工作人員已經介入了此事,事情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對于此事,廣西鐵痕律師事務所黃鵬律師分析說,袁先生在理發店充值會員卡,實際與理發店之間形成了合同關系,這起糾紛中,袁先生辦理會員卡時沒有簽訂合同,雙方沒有對會員卡的使用進行詳細約定,這就導致雙方在發生糾紛時,沒有依據可循。
黃鵬表示,如果按照合同成立的角度來說,這個合同是成立生效的。之前,袁先生在充值會員卡時,是以漲價前的價格為標準進行合議的,現在店鋪按漲價后的價格來計算。基于合同的價格,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袁先生可主張解除合同。
目前,雙方對退款余額無法達成共識,商家要求按照原價扣除實際履行部分后退卡,實際是要求袁先生對合同已履行部分的對價給付,只是雙方對“折前價格”和“折后價格”存在爭議,雙方需要對此進一步協商。
■新聞鏈接
辦理預付式消費要謹慎
每逢節假日,餐飲、美容美發、健身等行業都會開展各種優惠辦卡、充值活動,但一些預付卡消費中存在虛假宣傳、變相漲價、霸王條款等問題,且消費者預存資金不受第三方平臺監管,存在發卡人“跑路”、追討難度大等諸多風險。
對此,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消費者辦理預付卡一定要謹慎,應根據自身實際需要,理性參與。辦理預付卡時,要詳細了解經營者情況。查驗相關證照是否齊全、執照登記事項是否與實際一致;選擇經營規范、規模大、口碑好的商家。
科學理性判斷自己的實際消費需求,一次性存入金額不宜過大,消費周期不宜過長,盡量選擇時限較短的月卡、季度卡進行消費。不要輕易被所謂的優惠折扣迷惑。
約定預付式消費的使用范圍、期限、退款條件和違約責任等,特別要注意明確終止服務、轉讓等條款,商家推銷時的口頭承諾要寫入合同。
同時,要保留相關憑證合法維權。應注意保存有關宣傳資料、付款憑證和個人消費的記錄等,一旦發現侵害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撥打12345或12315進行維權。
記者周子琪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