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類“炸包、臭包”等
(資料圖片)
號稱“整蠱類、惡作劇小玩具”
在網上熱銷,
還流向中小學校園周邊文具店。
記者走訪試用發現,
這類玩具安全隱患很大,
甚至還能產生“急性劇毒”氣體。
“炸包、臭包”等玩具
在網絡、學校周邊玩具店熱銷
在安徽省太和縣一所小學對面的文具店,記者發現了這樣一種玩具,一張紙板上寫著“炸包”,上面粘著印有各種卡通圖案的小塑料包。
文具店經營者表示,“炸包”捏過后會膨脹,脹到一定程度,它就會炸開。
記者在“炸包”上踩了幾腳,“炸包”發出刺耳的聲音。
老板告訴記者,這樣的玩具一元錢四個,附近的小學生經常過來購買。
文具店經營者說:“三歲以上小孩都可以玩。”
同樣是這所小學對面,另一家文具店也有“炸包”售賣。還有一種帶有特殊味道的“炸包”,名叫臭屁包。同樣沒有具體的廠名廠址、成分說明等關鍵信息。
記者走訪了全國多地,
發現不少小學校園周邊的文具店
都在銷售這樣的“炸包”和“臭包”。
文具店經營者表示,前來購買的孩子有很多,都是四五盒、十來盒地買。
記者捏了一下名為“臭包”的玩具,“臭包”隨即膨脹了起來。記者將其扔到門口,剛一落地“炸包”就爆炸了,一股臭味隨之襲來。
這臭味是什么氣體呢?記者詢問文具店老板時,老板表示,商品包裝和說明上都沒有寫。
“炸包”“臭包”這樣的三無玩具,
不僅在校園周邊熱銷,
一些網絡購物平臺銷量也十分驚人。
這些玩具哪來的?有什么危害?
記者在浙江省金華東陽市找到了一家生產“炸包”的英英玩具有限公司,工人告訴記者,他們一天能生產一百萬個。
記者在英英玩具公司看到,這里包裝好的成品“炸包”,沒有標注廠名廠址、成分說明等任何信息。
車間里堆放著幾十袋用來生產“炸包”的原料,上面寫著一水檸檬酸。記者看到,工人將一水檸檬酸與水混合攪拌,通過機器加工成一個個小包,正是“炸包”里所裝的透明液體。車間門口堆放著一些白色袋子,上面寫著碳酸氫鈉-小蘇打。
加工好的液體小包和小蘇打被送進生產線,自動裝入印有卡通圖案的包裝內封裝,“炸包”就算制作完成。
一水檸檬酸屬于酸性物質,小蘇打屬于堿性物質,“炸包”之所以發生爆炸,是因為里面的兩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
不僅生產“炸包”,英英玩具同樣生產“臭包”。
工人告訴記者,臭包,其實是在“炸包”分裝前噴上一些液體,至于噴多少全憑工人手感。
現場堆放著兩個印著英文名稱的編織袋,記者查詢得知,這是硫化鈉的英文名稱。工人所說的臭水正是硫化鈉水溶液,屬堿性,具有一定的腐蝕性,觸及皮膚和毛發時會造成灼傷,一名操作工就經常被灼傷。
原來含有硫化鈉的臭包,被捏破后里面的幾種物質發生連鎖化學反應產生硫化氫氣體,臭包的臭味正是來源于此。
硫化氫是一種急性劇毒,標準狀況下是一種易燃的酸性氣體,無色,低濃度時有臭雞蛋氣味,濃度極低時便有硫磺味。吸入少量高濃度硫化氫,可于短時間內致命。
低濃度的硫化氫對眼、呼吸系統及中樞神經都有影響。而且,硫化氫為易燃危化品,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
這類玩具違反安全要求
提醒家長:
留意監管孩子,千萬別買!
這些帶有潛在危險的“炸包”“臭”包就這樣流向校園周邊,成為兒童手里的玩具。
根據我國玩具安全強制性標準要求,兒童玩具產品在正常使用及經濫用試驗后所暴露的化學物質,不應給人體的健康帶來負面影響。玩具,特別是化學游戲玩具,不得含有:混合時,會因化學反應或加熱而引起爆炸的物質。
然而“炸包”“臭包”等玩具都會發生化學反應而引起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明顯違規。而里面的各種化學物質兒童一旦誤食,后果不堪設想。
在此提醒家長:
孩子自行購買玩具時要留心監管,
千萬別買這類“危險品”!
來源丨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