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欠父親100多萬元拆遷安置利益折價款,為逃避這筆債務,竟把名下房產以80元的價格賣給親戚。
80元賣掉名下200萬元房產
買賣合同被法院撤銷
(資料圖)
年過九旬的張建文系張清武的父親,此前雙方因分家析產糾紛訴至南通崇川法院,法院于2020年12月判決位于江蘇南通市區(qū)的一套安置房歸張清武所有,同時張清武支付張建文安置利益折價款113萬余元。
判決生效后,張清武遲遲未向老父親支付那筆折價款,張建文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法院立案后,多次聯(lián)系張清武未果,也未查到其名下有任何財產。
張建文了解到,早在2020年8月,張清武就將那套市價200余萬元的房屋以80元的價格賣給了其親家母李麗,李麗已辦理產權登記并入住。
▲相關房屋交易合同。
考慮到這筆交易極不合理,存在逃避債務的嫌疑,張建文向崇川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張清武和李麗簽訂的《存量房買賣合同》。
崇川法院依法審理后予以支持,判決撤銷了該房屋買賣合同,案涉房屋被重新登記在張清武名下。
執(zhí)行騰房遇阻撓
耐心勸導解心結
房屋重新回到張清武名下,交付法院進行拍賣,李麗拒絕騰空。李麗認為張清武尚欠自己30余萬元欠款未還,如果房屋進行拍賣,自己損失巨大。
執(zhí)行法官向李麗釋明,她若拒不騰空房屋,不僅影響及時訴訟以維護權益,也可能因為拒執(zhí)行為被法院采取強制措施。
她與張清武的債權債務可以通過訴訟另行主張,也可以對房屋拍賣的余款進行保全,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最終,李麗同意配合。近日,她按時將房屋騰空交付給法院。目前,該房屋即將上線拍賣。(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對此
不少網友評論認為從法律上講
這種行為涉嫌欺詐
也不符合法律要求
也有部分網友覺得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
男子的行為實在讓人寒心
來源丨南通崇川法院、新聞晨報等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