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梧桐樹葉正隨風擺動,像一雙雙手掌舞動,你看!有的在向你招手呢。
2、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的辭格之一。
3、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國古代稱為“比”、或者“譬(辟)。
4、著名文學理論家喬納森·卡勒為比喻下的定義:比喻是認知的一種基本方式,通過把一種事物看成另一種事物而認識了它。
5、也就是說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點,發現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為人所熟知的 特征,而對甲事物有一個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認識。
6、依據描寫或說明的方式比喻可分為“明喻”、“ 暗喻”、“ 類喻”、“ 借喻”、“對喻”、‘博喻”、" 簡喻”、“詳喻”、‘ 引喻”、“虛喻”。
7、比擬是喻體和喻詞都不出現,但是保留喻體的特征,讓它直接加在本體上。
8、使本體具有了人或物的某種特征或情態:從形式上來看是——本體N(名詞)+V(動詞)或adj(形容詞) ;而比喻的形式一定是——本體N(名詞)+比喻詞+喻體N(名詞)。
9、注:借喻不出現本體和比喻詞實際上是可以還原成明喻的,實質相同。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