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中國太平保險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平”)公布2020年度業績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20 年,中國太平業績承壓,凈利潤下降27.3%,但在資產、投資方面實現規模業績雙提升。
業績承壓之下,中國太平如何備戰“十四五”?中國太平董事長王思東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太平在戰略布局上將突出“三個堅持”,即堅持立足港澳、深耕大灣區,堅持國際化特色,堅持以更大力度加快境內發展;統籌推進保險、投資、生態圈建設,致力于打造最具價值成長的國際化現代金融保險集團。
凈利潤下降27.3%
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太平總保費及保單費收入2335億港元,同比增長4.7%。而早在2019年,中國太平這一數據同比增速達11.7%。相比之下,中國太平總保費增長速度明顯趨緩。
盈利也不理想。2020年,中國太平凈利潤65.49億港元,同比下降27.3%;每股基本盈利1.822港元,較上年減少0.635港元。
對于凈利潤下降的原因,中國太平在報告中表示,主要由于去年國內稅收政策變化而導致集團綜合溢利在該期間內增加,以及2020年度確認的減值損失。
“減值項目主要來源于高分紅股票,以及部分投資性物業大樓的減值等;另外,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出現暫時經營困難導致另類投資減值。”中國太平財會部總經理石盛林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
石盛林強調,減值一方面是資產價格比如股票受市場波動影響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公司積極應對疫情和經濟增速下行,對風險主動化解、主動管理導致。
在資產、投資方面,中國太平實現規模業績雙提升。2020年,中國太平總資產11690億港元,較上年末增長27.1%;總內含價值2486.09億港元,同比增長21%;股東應占總內含價值1902.74億港元,同比增長18.8%。
在投資端,2020年,中國太平投資資產規模9797億港元,較上年末增長31.7%,大幅高于行業平均增速的17.0%;與此同時,抓住年初市場大幅回調機遇,主動調整持倉結構,增加高分紅股票與創新龍頭企業配置,實現總投資收益468.71億港元,較上年大幅增長51.8%。
產險、再保險業務首次虧損
報告顯示,太平財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1%至316億港元,跑贏大市,但經營溢利凈額276萬港元,同比下降99.5%,境外財險業務經營凈利潤-1.09億港元,較2019年盈利2.91億港元大幅下滑137.5%。再保險業務經營凈利潤-1.7億港元,較2019年盈利3.21億港元大幅下降152.8%。
中國太平稱,產險、再保險業務出現近年來首次虧損,承保利潤面臨階段性壓力,主要因境內業務受車險綜改、境外受持續疫情影響。
報告顯示,2020年,太平人壽的經營溢利凈額同比增長13.6%至148億港元,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4%至1620億港元,主要由個險繳續期與銀保首年期繳帶動。具體來看,受疫情影響,個人代理渠道保費收入1198億港元,同比下降3.3%;銀保渠道保費收入372億港元,同比增長18.3%。
“太平人壽從年初主動調整經營節奏,再疊加疫情帶來的沖擊,2020年一季度新業務價值表現非常不理想。二季度起,全力推動健康險和高保障類產品,加大對隊伍的管理,新業務價值開始不斷回升。下半年通過個險傾注于新業務價值上的管理的強化,個險新業務價值率達到60%以上,環比和同比都有極大提升。”太平人壽總經理程永紅在業績溝通會上表示。
王思東表示,2020年,針對境內壽險業務上半年新業務價值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同比大幅下滑的局面,中國太平從隊伍、渠道、產品、服務等方面多管齊下、多措并舉,取得積極成效。下半年新業務價值企穩向好,全年新業務價值87.84億港元,降幅從上半年的58.7%收窄到16.4%。
戰略布局突出“三個堅持”
保險行業正進入新一輪發展轉型之中,市場競爭更趨多元和激烈。中國太平管理層正在制定公司的“十四五”規劃。未來,中國太平會將戰略重心放在價值導向和高質量發展上。戰略布局將突出“三個堅持”,統籌推進保險、投資、生態圈建設,致力于打造最具價值成長的國際化現代金融保險集團。
至于2021年的重點工作和舉措,王思東表示,考慮到中國太平的實際和所處發展階段,今年要強基固本和改革創新兩手抓,為未來打好基礎。一是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建立以價值為導向的業務增長模式;二是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提升專業化投資能力;三是服務雙循環格局,提高境內外聯動的發展水平;四是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大科技創新賦能。記者 房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