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大貓好規劃(ID:damaoplan)
保險只有兩個不賠,這也不賠那也不賠?
這種老思想,到該改一改的時候了。
隨著保險產品越來越豐富,理賠的獲得感也會更高。
保險在越賠越多
一個你可能忽視的信息。
最近幾年,保險公司的理賠金額增速遠高于保費增速。
2021年的保費只有微增,但是同期的理賠,增速兩位數。
就拿幾個頭部保險公司的數據來說吧,保費增速最高的3%,但是理賠增速均在兩位數,最高的高達31%,最低的也有16%。
這是保險公司發展陷入危險的信號嗎?
NO!NO!NO!
這幾乎是行業發展的必然。
過去數十年,中國的保險業快速發展,保險滲透率在提升,保額在提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直高歌猛進、保持爆發式的增長是不可能的,行業會進入穩健增長階段。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年輕的客戶,也在變老。
客戶步入中老年后,會進入疾病、死亡高發期。
這個時間差也是保險的魅力所在。
我們在晴天買傘,在雨天才能不被淋成落湯雞。
我們在風和日暖的時候積柴備碳,在嚴冬來臨時才能不被凍得瑟瑟發抖。
所以,保險不是不賠,只是時候未到。
關注醫療險的力量
畢竟,買保險的人也不傻。
跟重大疾病相比,因為其他疾病導致的住院概率要大太多了。
怎么滿足這部分需求?
保險公司摸索了很多年,都沒找到好的發力點。
還好,一款百萬醫療險,點燃了醫療險市場。
百萬醫療險之后,惠民保險接棒登場,讓醫療險的熱度不減。
連貓妹出去跟朋友吃飯,大家飯桌上都會討論一下北京的兩款惠民保險到底哪個好。
體現在保險公司的理賠年報里,就是有超80%的理賠案件都是醫療險,而且醫療險理賠迅速增長。
就拿中國人壽的數據來說,醫療險賠付總額5年增長率超過38%。
醫療險在其他保險公司的理賠數據中地位也是類似的。
這是部分保險公司的醫療險理賠數據。
從各家的數據看,雖然醫療險的平均理賠金額都不高,少則幾百,多則幾千,但是理賠量占比巨大,可見賠的面廣,獲得感強。
貓妹一直覺得,如果現在確實沒錢,非要在百萬醫療和重疾險里選一個,那么還是先買百萬醫療險吧。
幾百塊錢搞定幾百萬保額,解決生病后的高額醫療花費。
而且,醫療險也應該是我們每個人保險清單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陽光人壽理賠年報里做了一個數據對比,可以看出,案均醫療費用支出是在提升的,雖然社保的保險金額也在提高,但是仍趕不上醫療費用支出的增長,個人負擔部分越來越高,醫療費用缺口在不斷擴大。
社保,保而不包,這個缺口,如果不想自己補,那么只能靠商業醫療保險。
而商業保險的能力還不止如此,未來很多特藥、新型療法,可能先試水的都會是商業保險。
今后,保險的獲得感會更強,作用也會越來越大。
關于保險,如果您有任何問題,可以跟貓妹小助手(微信damaocaijing01)聊聊。
撰文| 貓妹
頭圖| Ritomm
排版| 小嗨兔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大貓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