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方式或將迎來重大變革。2月9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下發《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長期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規則(征求意見稿)》。
根據兩項新規,人身險公司除了要官網披露產品目錄、條款,還需披露費率表、現金價值示例、產品說明書。對于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的利益演示也進行了調整,萬能險和分紅險將只進行兩檔利益演示,投連險則要有負收益演示。
人身險產品將披露產品費率、現金價值、產品說明書
根據《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要求,人身險公司需要在官網、保險業協會、第三方媒體等平臺披露產品相關信息。披露的信息不僅包含產品目錄和條款,還要披露產品費率表、現金價值示例、產品說明書等。
那么,人身險公司當前信息披露情況幾何?北京商報記者瀏覽各人身險公司官網發現,目前大多數保險公司主要披露產品目錄和條款,萬能險、分紅險等產品還會披露產品說明書,但鮮有公司主動公布產品費率表和現金價值示例。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指出,增加這些信息的披露能夠讓消費者對保險產品有更充分的了解,能夠根據這些信息作出更科學合理的消費決策,自然也降低了銷售人員利用信息不對稱進行銷售誤導的可能。
上述征求意見稿不僅對保險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要求,還明確了保險公司分支機構、中介機構和銷售人員披露要求,涵蓋全銷售流程。征求意見稿擬提出,保險產品的信息披露材料應當由保險公司總公司統一負責管理。除省級分公司以外,保險公司的其他各級分支機構均不得設計和修改保險產品的信息披露材料。保險公司及其保險銷售人員、保險中介機構不得使用與產品的保險條款、產品說明書不一致的信息披露材料。
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教師楊澤云解釋稱,此前人身險產品在銷售過程中,常見銷售人員為了銷售業績,各級機構自行設計或更改一些宣傳資料,強調“高收益”而減少不利信息的展示。此次征求意見稿要求“三不得”:不得授權、不得自行設計和更改、不得使用與產品的保險條款、產品說明書不一致的披露材料,是從源頭上斬斷不實信息。新規一旦執行,對消費者而言,可以更加清晰透明地了解和掌握保險產品信息,提升人身保險產品的透明度,減少人身險產品銷售過程中各種高收益誘導等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李文中也表示,產品開發設計一般是在總公司或者省級分公司完成,更低層次的分支機構一般缺少這方面的人才與能力,對產品的理解也容易與開發設計的真實構想產生偏離。因此,限制省級分公司以外的分支機構修改信息披露信息可以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性與準確性,減少對消費者的誤導,加強對消費者的保護。
此外,對于查詢、轉保、停售等環節信息披露,《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也提出了明確要求。包括:建立可有效使用的保單查詢通道,提供便捷的保單查詢服務、向投保人公布轉保要求,禁止誘導轉保等不利于客戶利益行為的發生;及時披露停售產品名稱、停止銷售的時間等相關停售信息。。
投資理財型產品演示利率全面下調
不同于《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所有人身險產品提出統一規定和要求,《長期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規則(征求意見稿)》則是針對普通型、分紅型、萬能型、投資連結型產品的信息披露要求作出了詳細的規定。
對于普通型長期人身險產品,保險公司未來將需要披露包含產品基本特征、猶豫期及退保以及利益演示的產品說明書。
對于偏重投資理財的投連險、萬能險、分紅險等產品,目前行業內執行的是原保監會下發的《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采用“高、中、低”三檔進行利益演示。此次的征求意見稿,擬對于投連險、萬能險、分紅險等產品的利益演示計劃進行調整修改。
針對萬能險和分紅險,將只進行兩檔利益演示。其中,萬能險的假設結算利率分別不得高于最低保證利率和4%,分紅險利益演示的利差水平分別不得高于0、4.5%減去產品預定利率,另外,分紅險還需要公布分紅期間的紅利實現率。
李文中認為,當前市場利率持續下行,全面下調萬能險、分紅險的演示利率是市場利率運行結果的客觀要求,能夠使演示結果更接近真實情況,避免展示造成對消費者的誤導。
某壽險公司資深銷售人員也表示,行業應該有這樣的規范,某些保險公司主險的實際收益率只有0.8%,卻拿著6%的演示收益欺騙消費者。也說明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監管部門的擔憂越來越多了。
對于投連險的收益演示則從“高、中、低”,改為“樂觀、中性、悲觀”,三檔假設投資回報率分別不得高于6%、3.5%和-1%,也就是說,投連險要有負收益情況的演示。
為何要修改投連險假設投資回報率?楊澤云表示,投連險是盈利還是虧損,保險公司無法事先保證。但在實際銷售過程中,一般在銷售時所演示的“高、中、低”檔收益都是以正的收益為假設來演示的,甚至更多以高檔收益率給客戶演示。這就使得消費者容易產生錯覺:投資后可以獲得高等收益的回報。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各公司投連險產品條款和說明書發現,目前各家產品在進行利益演示時,對于投資收益高的情況,年利率會預期為7%甚至更高,投資收益低的情況多預期為1%,幾乎沒有產品會演示負收益情況。
“本次征求意見稿下調了演示利率,可以降低消費者的收益預期。演示負收益,更讓消費者要有虧損的預期和準備,降低預期、減少糾紛。”楊澤云肯定道。
李文中也表示,由于投連險的投資風險完全由消費者承擔,有可能為負,要求展示負收益也是更接近真實情況,有利于加強對消費者的風險提示和教育,讓他們能夠更理性地進行投連險購買決策,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者對投資類保險產品的評價和購買意愿。但是,這會讓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更真實,減少不必要的糾紛,有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