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胡永新)2月17日,在銀保監會第280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農業再保險(以下簡稱“中國農業再保險”)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郭莉介紹,截止到2月16日,公司為226萬次的農戶提供超過950億元的農業風險保障,支持農業保險行業承保了6.4億畝耕地,12.6億頭畜禽,2.9億畝森林。
郭莉表示,當前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中國農業再保險積極發揮農業再保險分散農業大災風險的作用,筑牢防風險底線,全力支持春耕備耕。一是聚焦農業再保險主責主業,主動適應農業風險保障需求,在春耕開始前已提前安排好2022年風險保障,與全部農業保險承保機構簽署風險分擔協議,對春季生產投保農險的農戶一次性承擔其全部農險損失的20%,全力支持承保機構為春季農業生產提供更多的承保能力,預計提供風險保障達到1萬億元以上。在此基礎上,中國農業再保險堅持保本微利的原則,支持承保機構農險服務網絡建設和科技賦能提升,把農業保險“最后一公里”解決好,強化農業再保險保障,發揮再保險“穩定器”作用。
二是以更大的統籌層次分散大災風險。我國幅員遼闊,季風氣候為主,自然災害多發頻發,加之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推進,市場價格風險日益凸顯,農業保險大災特征明顯。特別是“春雨貴如油”,今年春季部分地區可能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局部可能發生春旱。中國農業再保險將緊盯農業保險大災風險,通過再保險的調控功能,完善大災風險保障,優化風險分散機制,擴大保險保障能力,農業再保險對于有效應對春耕恰逢旱季的風險,增強農業保險和農業生產的穩定性具有積極意義。
三是以更強的數據共享助推農險高質量發展。把握數字化發展新機遇,落實農業保險政策要求,以公司“約定分保業務信息系統”為起點,建設全國農業保險數據信息系統,探索推進農業保險數據治理,加強信息共享,支持有關方面和農業保險承保機構及時掌握春耕春種情況,全面助力提升春耕備耕服務效能。
四是以更優的業務模式支持產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