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起航時。
隨著2022年上市險企首月保費的出爐,新一年的人身險發展有了經營樣本。
數據顯示,2022年1月,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2072億元、985.74億元、558.84億元、358.68億元和466.1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34%、-0.63%、-1.13%、3.57%、30.16%。
另外,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平安養老2022年首月保費收入分別為84.61億元、24.09億元、27.16億元,同比變化分別為-6.56%、31.42%、-22.93%。
“五降三升”,是上市險企人身險子公司開局的現實,其中人保壽險、平安健康變黑馬。其他險企2022年的新年開門展業暫時難紅。一起看看壽險面對的真實情況。
01
“五降三升”
公開數據顯示,如果按照上市險企整體來說,2022年1月份,五大A股上市險企保費收入出現“四升一降”的局面,與2021年的情況類似。
具體來看,中國平安(601318)保費收入1364.86億元,同比增長1.21%;中國人壽保費收入2072億元,同比下降5.34%;中國人保(601319)保費收入1155.12億元,同比增長17.89%;中國太保保費收入768.95億元,同比增長2.29%;新華保險保費收入358.68億元,同比增長3.57%。
單從壽險板塊來看,作為各家上市險企主攻的一個“賽場”,同時作為五家上市險企“同臺競技”的板塊,更具代表意義。
上市險企人身險子公司首月保費收入情況
(單位:億元)
根據2022年首月的成績,五家上市險企的壽險板塊呈現出不一樣的發展趨勢。中國人壽在首月的保費規模最大,達到2072億元,從增速看,繼2021年的13.13%正增長后,卻在2022年迎來了負增長。
“平安系”則是兩極分化。平安人壽2022年首月的保費收入雖然同比下降0.63%,但相較2021年的-5.16%有了改善,下滑速度大幅減緩;平安養老從2021年的77%降至-22.93%,增速出現近100個百分點的跨度;平安健康2022年首月保費雖然是正增長,但相較2021年的43.76%有一定下滑。
中國人保旗下,人保壽險的2022年首月成績,可以算是五家壽險公司中最亮眼的。466.19億元的首月保費,30.16%的同比增速,令人保壽險2022年首月保費增速一騎絕塵。而人保健康的保費出現了同比下滑6.56%。
再看新華保險與太保壽險,兩家險企的2022年首月保費增速相較2021年來看,趨勢一致。但新華保險在2022年首月仍守住了正增長,實現同比增速3.57%,而太保壽險則出現了保費負增長。
02
“開門紅”乏力
上市險企壽險板塊2022年首月保費的大部分“啞火”,是否預示著今年發展的艱難性?這或許可以從促成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進一步挖掘。
近年來,隨著監管的加強,以及對特定時期的銷售指導,監管重點“監測”下的“開門紅”銷售也在慢慢變得“淡定”,不再急于求成。這也是造成2022年壽險業“開門紅”推遲的重要原因之一。“開門紅”推遲,使得各家險企“造勢”的時間縮短,因此表現在保費方面或許出現一定的下滑。
不過,單從中國人壽來看,在2019-2021年連續三年的首月保費出現大幅增長,基數較大,但是面對代理人渠道的變化,業務收縮也在意料之中。
有部分非銀研報此前就預測,2022年的“開門紅”會承壓。例如,銀河證券相關報告認為,壽險改善仍需時日。在分析原因時,該報告指出是因為隨著代理人渠道轉型,人海戰術改為精準營銷,代理人數量或會繼續下降。國信非銀團隊曾在展望2022年時就表示,大型壽險企業的新單銷售在上半年繼續維持下滑態勢,二季度后有望達到中速增長,并重拾增長態勢。
03
人保壽險的開局
面對行業的整體走向,或許有人會問,為何在同樣的發展背景下,人保壽險在2022年的表現這么突出?而分析背后的原因,或許離不開人保這兩年的改變。
據悉,自2020年開始,人保進入了領導班子更替期,從集團到子公司都進行了大換血。那時,人保發出了“要重回行業C位”的口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人保集團及旗下各子公司都開始行動起來。
對于壽險,人保集團董事長羅熹曾坦言,個險方面,人保壽險的基礎還是比較薄弱的,個險團隊還需要加強建設。為此,人保壽險從戰略層面定下了“大個險”戰略,并聚焦“磐石計劃”,持續推動其落地。
在2021年,羅熹又提出了新人保的概念,并且按照此前定的2025年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壽險板塊要繼續走三高的模式,即高端的人才、高端的產品、高端的客戶,要通過社會的保險、企業的保險來拓展壽險的高端客戶。
而且,在“卓越保險戰略”下,人保壽險的管理班子發生了一些變化。有基層工作經驗的王文擔起了“臨時負責人”的角色。同時,2021年底,人保壽險還引進了曾經在平安人壽有著一線工作經驗的市場化管理人才,可以說,在人才招攬方面,人保下了一番功夫。
回到2022年1月的成績單,從數據可以看出人保壽險仍然存在不小的韌勁。
長線首年保費同比增長50.6%,期交續期同比增長11.9%,這樣的增長也拉動了人保壽險2022年首月保費的快速增長。
不過,在人保壽險大步前進的同時,人保健康卻出現了“后退”。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明顯,新單保費的下降,長險首年保費同比下滑34.6%。
難于開拓新單,是所有險企共同面臨的問題,疊加政策因素、市場變化,讓新單開拓增加了不少變數。
長按關注,精彩呈現
長按關注,隨時溝通
投稿有酬·爆料必謝
344236809@qq.com
一周回顧
UBI車險新思考:監管人士建議大灣區先行先試,中小險企優先!
時隔29年漁業保險變革里程碑:專業互助保險社破冰!漁業承保有多難?
2021車險“冰與火”:承保轉虧!三巨頭有喜有憂,中小險企只有哭泣!
獨家周評 | 人身險“信披”要更透明:專業壁壘不是保險的護城河!
商業健康險下半場③:惠民保如何“好事做到底”?“政企民”苦練平衡術!
科技“賽道”的保險角逐:頭部險企開啟“科技子公司”模式?
人身險信披要全透明,萬能險演示利率設限4%!理財險吸金再降溫?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A智慧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