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鄧雄鷹
近日,中國太保集團科技戰略布局的重要一子——太保科技正式成立。在保險業數字化時代來臨的背景下,科技成為保險業變革和爭奪的重要戰場。
2月28日上午,中國太保集團副總裁俞斌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詳細披露太保科技的定位、籌備以及布局情況。俞斌表示,中國太保成立太保科技的初心,是進一步優化科技治理架構,通過市場化機制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加快科技賦能與數字化轉型步伐。
定位服務型子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太保科技注冊資本7億元,總部位于上海黃浦區。2020年7月,作為中國太保轉型2.0中數字太保建設的關鍵路徑,太保第九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決定成立太保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月21日,太保科技獲得中國銀保監會批復。
太保科技也是《保險集團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出臺后,第一批獲批的主要為保險集團提供信息技術服務的科技子公司。
俞斌認為,當下保險科技正處于數字化向智能化、生態化演進的過程中,科技對于保險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是太保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但從過往情況來看,產出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太保科技成立的初衷就是承接太保科技板塊的基礎設施、公共技術平臺和公共業務平臺建設,為太保各板塊業務的創新發展進一步提供助力。
他表示,太保科技作為集團的戰略新主體,立足于服務型子公司定位,主要面向集團內部提供信息技術服務。“太保科技將持續發力大健康、大數據、大區域等重點領域,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推動業務與科技深度融合,加大前沿技術研究和科技工程化項目落地。”俞斌說。
據介紹,從集團科技戰略整體布局來說,目前中國太保科技條線已形成由集團營運管理委員會統領,“管、研、用”分離的科技治理架構。其中,集團營運管理委員會為集團主要科技決策機構;集團科技管理部和集團信息安全部承擔集團“管”的角色,主要從戰略規劃、技術標準、執行監督、價值評估等方面進行科技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科技公司主要承擔科技基礎設施平臺、公共技術平臺和公共業務平臺“研”的角色,為管理者和賦能者賦能;已前置的子公司IT團隊承擔專屬業務應用“研”的角色,提升響應和賦能業務一線的效率;集團數智研究院主要負責前沿技術研究,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進行創新孵化,以及為集團科技條線提供專家資源支持;集團公司管理部門、子公司的業務部門和分支機構用戶承擔“用”的角色,負責從業務專家和最終用戶的角度與研發部門緊密協作,共同打造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數字化產品。
俞斌介紹,從太保科技的角度來看,初期主攻方向是集團科技基礎設施平臺、四大中臺和共享應用平臺建設,通過集約化運作和市場化科技服務關系的建立,降本增效,實現更高效率、更好質量和更優服務的科技交付,為管理者賦能,為賦能者賦能。隨著自身科技專業能力的提升、自主研發能力的增強,太保科技將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以提供解決方案的方式,加大前沿技術研究和科技工程化項目落地,推動業務與科技深度融合,為業務賦能。未來,基于自身積累的科技能力,太保科技再考慮搭建保險應用生態平臺,拓展科技生態,探索“金科+金服”雙模式。
組織架構“6+1”模式
太保科技從2020年10月開始籌備,經過一年多時間,目前已在多個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俞斌介紹,組織架構方面,公司采取“6+1”模式,前臺設有數據服務、人工智能、互聯網運營、應用開發和云服務等六大事業群,中后臺設有一個支持中心,包含市場及生態合作部、行政人事部和技術財務部三個部門,前中后臺分工明確,高效協同。同時,公司已完成在上海、成都、武漢三大研發中心以及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的布局。
人員方面,公司現有在崗員工1717人,其中技術人員占比93.4%,90后員工占比82.2%,名院校畢業員工比例達38.5%。此外,公司已組建了一支260人的大數據和AI團隊。
俞斌介紹,太保科技主營業務是為中國太保內部提供信息技術服務,目前已能提供軟件開發交付、云服務、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應用、互聯網運營、產品工具平臺、技術解決方案、其他技術服務八大類科技服務,推出了“數智工場”、“業務經營”、“研發辦公”三大系列共十一個保險科技產品矩陣,形成to C、to G、to T的業務場景全覆蓋。同時,籌備期中,太保科技已完成與集團、各專業類保險公司科技服務水平協議的編制、優化和簽署,初步形成市場化的服務模式和服務關系,這也倒逼太保科技提供更高效率的軟件交付、更高質量的科技產品和更優質的科技服務。
俞斌說,公司從2020年10月開始籌備,目前已在若干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例如,首次實現全司業務全域數據入湖;推進關鍵技術領域自主可控和自主研發,整體自研比例超過85%;完成全部應用向羅涇數據中心搬遷,實現億級用戶秒級響應,全量數據實時計算;IFRS 17 IT配套項目實施進度業內領先。
俞斌表示,站在中國太保新30年發展的起點上,中國太保集團明確將數字化轉型升級作為重要的戰略目標。未來3~5年,科技板塊將圍繞公司“十四五”時期發展的主要目標,持續發力大健康、大數據、大區域等重點領域。2022年,公司將啟動第一輪信息技術規劃,進一步優化創新機制,挖掘數據資產價值,構筑科技應用生態鏈,提升數字化經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