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靈活就業市場規模的進一步壯大,靈活就業群體的保障問題也越來越被重視,面對靈活就業保障在單日用工、當日結算與保險辦理方面的痛點,一直是靈工經濟保障的短板。今年全國兩會開幕前期,全國人大代表李豐近期就表示,面對靈工就業這種新的就業形式,要規范靈活就業模式,關鍵是完善權益保障機制。
靈活就業保障此前多聚焦與養老、社保等方面,對在職期間的職業傷害,短工保障,缺乏系統的保障與相應產品。不過,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面對市場龐大的需求,一些數字化解決方案也在不斷迭代。
據了解,此前由微信支付、騰訊微保開發的“微工卡+靈工日結保險”數字化解決方案,是將移動產品能力與保險應用結合的一站式保障方案,目前已經陸續投入市場使用。在微信上使用微工卡打卡上工,單日投保,單日結算,可以有效為勞務公司和服務商提供完善的靈活就業人群單日保障,有效解決過去對單日職業風險保護的遺漏,提升靈活就業效率,降低雙方風險。
保障靈活就業群體權益,讓靈活就業更穩妥
近年來,隨著社會與經濟發展趨勢和疫情的影響,個人就業觀念發生了改變,靈活就業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就業選擇。據統計,目前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達兩億人,服務業零售售貨員、家政、維修、運輸業快遞分揀員、網約車駕駛員、制造業工人等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
但隨著靈活就業群體的不斷增長,靈活就業群體的保障問題也進一步凸顯。因為就業時間不固定,不簽署勞動合同,也不繳納社保,導致此前許多靈工權益遭到損害,一方面市場缺乏定制化產品,另一方面一些雇主和勞務機構也對靈工的職業風險,存在僥幸心理,在此背景下,一些靈工工種實際常年處于“無保障”狀態。
加大對靈活就業群體的保障力度,已成了社會各界的共識。2021年7月16日,人社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針對所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享受勞動保障等公共服務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提出了多項解決措施。
與此同時,2021年10月,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豐富人身保險產品供給的指導意見》,也強調了保險行業,應多領域豐富人身保險產品供給。加大普惠保險發展力度,服務養老保險體系建設,滿足人民健康保障需求,加大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各種靈活就業人員等特定人群保障力度。
為解決靈活就業人員日結工作中發生職業傷害保障問題,微信支付與騰訊微保聯合推出的“微工卡+靈工日結保險”數字化解決方案,主要希望解決靈活就業群體在發生職業傷害后的保障問題。
不久前,來自安徽的快遞分揀工余先生,在工作的時候因包裹從傳送帶上掉下來砸到腳趾導致受傷,因為其工作的勞務公司采用了“微工卡+靈工日結保險”的方案,這次傷害理賠在2個工作日就全部到賬了。該勞務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之前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申請理賠,以為理賠流程會很繁瑣,沒想到理賠過程非常順利,賠償金額到賬也很快”。
據介紹,“微工卡+靈工日結保險”方案創新推出靈工行業按人按天、真實且精準的保險出單模式,勞務公司可通過合作服務商的小程序,創建工作項目并生成投保二維碼。符合工作行業要求的員工,在上班前只需掃碼通過實名認證,并通過微工卡打卡到崗,即可完成日結保險的記名投保,并生成一張為期24小時的保單,夜班群體也可以有效被保障。該保險方案由平安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承保,單筆保費在0.3-2元之間,最高可保80萬,保單生效后可以直接撥打保司客服電話申請理賠。
圖為服務商有諾科技使用微工卡功能,實現了線上一站式解決打卡上工、投保等問題
靈活就業成多行業就業常態,微保攜手微信支付持續創新保障方案
隨著經濟發展和就業文化的變現,我國企業用工模式多樣化發展,就業形態日益靈活。面對蓬勃發展的靈活就業市場,2020年以來,國家各部委相繼發布靈活就業相關指導文件及政策,旨在鼓勵和推動靈活就業發展并更廣泛應用,其中重點體現在靈活就業數字化和靈活就業保障。
銀保監會也倡導鼓勵支持保險機構積極發揮商業保險補充作用,與基本社會保障制度加強銜接,充分考慮各種靈活就業人員工作特點,加快開發適合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和各類意外傷害保險產品,提供多元化定制服務。
面對政府對靈活就業行業保障的相關指導文件和政策,微保作為騰訊官方保險平臺,一直致力于踐行騰訊“用戶為本,科技向善”的使命愿景,積極響應國家及地方政府政策號召,助力靈活就業市場合規發展,攜手微信支付,為靈活就業群體提供一份靠譜保障。
未來,微保還將持續關注靈活就業行業的保障空白,攜手微信等合作伙伴推出更多靈活就業群體保障方案和數字化解決方案,保障靈活就業群體的各項合法權益,助力靈活就業行業合規健康發展,做行業需要的“數字化助手”,為靈活就業群體提供安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