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元旦,平安在上海、蘇州試點上市“平安管家”居家養老服務。兩個月的探索之后,3月1日,“平安管家”又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全國20個城市上市開售,這標志著平安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正式開啟了全國布局之路。就此行業重大事件,記者對平安“居家養老”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專訪,聚焦居家養老這一社會民生話題,深度解讀平安的戰略布局。
1
-Insurance Today-
時代賦予使命,平安拓土前行
作為中國壽險行業的實踐者,平安積極響應號召,推出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為老人打造一站式居家養老方案。平安居家養老戰略布局的背景、舉措、價值是什么?產品與服務體系又是怎樣搭建的?各大險企紛紛布局養老產業的背景下,平安的優勢又在哪里?
談及居家養老行業趨勢與公司戰略,該負責人表示:
我國自千禧年起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20多年過去了,老年人口規模越發龐大,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據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6億,占總人口的18.7%。65歲及以上人口超1.9億,占總人口的13.5%,正向14%的深度老齡化區間急速邁進。
面對老齡化,國際社會都在進行積極的探索,以美國和日本較有代表性。美國是典型的市場養老模式,借助發達的REITs體系,幫助養老機構實現市場化運作;日本則是典型的國家養老模式,以居家養老為主,通過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實施,為老年人醫療、介護費用提供制度保障。
我國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其中,居家養老保障產業具有“需求顯著、模式可行、各界看好、政策倡導”的特征,將會是下一個朝陽產業。
對于居家養老的探索,平安如何打造居家養老新模式?該負責人表示:
“我國養老市場呈9073格局,即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居家養老更符合國民安土重遷的心理訴求。而目前布局養老產業的險企多聚焦中端養老社區。據公開數據顯示,已有10家保險機構投資了47個養老社區項目,床位數超過8.4萬個。”
正是在此背景下,平安傾聽更多消費者訴求,通過整合公司金融、醫療與科技領域的優勢資源,在中端社區養老的產業外,為更龐大的群體開疆擴土,發揮自有醫療生態協同優勢,在養老業務中主要布局“保險+居家養老”。加速整合“醫”“食”“住”“行”“財”“康”“養”“樂”“護”“安”等10 大養老服務產業,搭建覆蓋客戶全生命周期的平安居家養老一站式服務平臺,旨在打造中國居家養老第一品牌,通過線上+線下終身專屬管家+科技服務,讓客戶享受高質量居家養老生活。
對于消費者的養老需求而言,企業有意愿,同時具備實現意愿的能力,是一件好事,但并非全部,因為最終的說服力,還是要看整體養老服務體系是否行之有效、是否真正能解決用戶所面臨的問題,最終達成幫助國民舒心、放心的養老。
據介紹,平安居家養老戰略布局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聚焦客戶實際需求,通過各領域足量服務加持,不僅致力于使長輩居家養老有保障,而且拓展更多渠道,幫助長輩實現精神追求,從而真正收獲“老有所養、老有所獲、老有所得、老有所樂”。龐大老年群體養老質量的提高,無疑將為社會活力的整體提升注入動能。
另一方面,平安對居家養老領域的深耕,無疑將引發多領域正面效應,既可以對行業自身帶來極大的賦能,提高服務用戶的效率,塑造自身品牌口碑,強化保險行業的社會影響力。又能通過整合社會多方資源,激活各類涉及居家養老服務相關產業的發展,為跨行業合作的市場融合發展奠定基礎,促進養老產業走向成熟,從而真正解決國民養老問題。
2
-Insurance Today-
集大成者,“平安管家”力樹居家養老新標桿
理念與戰略之下,業務層面如何構建一攬子居家養老服務方案,讓消費者舒心、放心?作為項目落地實操親歷者,該負責人深有感觸。
居家養老的產業空間雖大,但挑戰同樣不小,“到底行不行?”是市場和用戶的疑問。
平安居家養老有著豐富的全場景資源,覆蓋10大場景,實現650項定制服務,能夠為用戶帶來更豐富的養老服務體系。在日常照料、就醫資源以及精神生活等方面,給予客戶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務方案。
何為一站式?
在日常照料方面,可以通過適老環境改造,從硬裝、輔具改造到軟裝配置一應俱全,讓居家環境也能向專業養老機構靠攏。同時輔以智能守護服務,與近百項設備互聯,全天候為老人監測環境、行為、體征等29項風險,如遇緊急情況,三級救助會及時介入并同步家屬。并且還有起居家政服務,營養管理、餐食配送等需求高頻的服務,從基礎上保障用戶日常養老剛需,打造省心體驗。
在就醫資源方面,解決用戶看病難的問題,既有全天候在線的全科醫生急速問診,一對一定制專屬管理方案,滿足用戶短平快的就醫需求,又有全球頂級醫療資源,國內名醫專家會診等尖端服務,滿足用戶的深度就醫需求。范圍涵蓋咨詢問診、就醫協助、慢病管理以及醫護上門等全方位、多層次的醫療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居家養老服務不僅節省了老人獲得醫療服務的時間,還節省了子女陪診的時間,進一步為用戶健康提供保障。
而在精神生活領域,提供超過150項文娛專屬社交,涵蓋從健身、旅游到老年大學、興趣活動等支持。且除了娛樂活動,還有長者們熱衷的養生養神、中醫調理等康養服務,讓老年人居家養老不再固步自封,而是能擁有更多走出去的契機,坐擁金色晚年。此外,還有針對失能失智等棘手問題的支持,讓養老難題都能盡可能的在這套服務里得到解決,以行動實現“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管家專心”。
另一方面,平安從客戶訴求出發,堅持完善養老保障產品供給。研發了豐富的產品線以適配居家養老服務,無論是頤享系列、御享財富系列、盛世福系列等長險產品,還是海外醫療等短險,或是側重年齡寬松、到期返還、利率高穩等不同優勢的產品,對于用戶的不同偏好均提供了廣泛的空間,以供選擇。此舉足以洞見在老年群體的保障供給上,平安充分貫徹了對用戶全方位守護和多需求滿足的承諾。
未來,平安還將持續致力于為用戶打造全場景、全方位、全天候的保障,也堅信平安的居家養老服務能通過“專心”給用戶帶來真正“舒心、放心”,既讓每一位老人獲得快樂,也讓這份能量帶動更多領域的正向發展。
同樣,看向未來,行業百舸爭流,平安何以揚帆?
談及國內養老賽道現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22家險企布局養老市場,15家企業有實體養老項目,涵蓋自建自營、PPP、戰略合作、投資并購獲得的項目,共105個。
回望往昔來路,十余年的時代變遷,市場是殘酷的,適者生存在所難免。汲取歷史經驗,企業們的養老探索之路上,亦已百花齊放,百舸爭流。隨著險資布局養老市場的商業模式逐步成熟、市場教育的逐步完善,無疑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險企入局養老市場,為我國養老事業發展添磚加瓦。
而展望多元市場,地產、科技互聯網企業也都紛紛布局康養社區和居家養老。但大部分或是扮演O2O中介服務,撮合專業護工與養老客戶;或是主攻智能家居,通過物聯網等設備實現長者呼叫、定位、預警等功能。一言蔽之,多為單點突破,欠缺完整布局。
各大險企紛紛布局養老產業的背景下,平安的優勢又在哪里?據介紹,全面布局最頂部及最多數的差異化市場定位,和“金融+醫療+康養”獨特模式與資源整合能力,將是平安實現差異化優勢的籌碼。
以資源整合來看,鮮少能有與平安較腕者。經年累月之下,平安早已擁有深厚的30年醫療健康經驗,積累了全球最大五大醫療庫,涵蓋3萬種以上疾病,在健康問題上具有高效解決的實力。同時還整合了全球頂尖的健康醫療資源,既有覆蓋99%全國百強醫院、1.6萬名國內三級醫院名醫、全美前10醫療機構等優質圈層的優勢,又擁有全球第一醫療科技專利傍身。此外,居家養老行業供應商眾多,服務較零散。平安通過6大保證體系,確保服務質量,代表老人監督服務過程,防止客戶因健康誤導亂就醫、亂花錢,節省醫療和養老服務費用,保障客戶權益。
而市場定位方面,主流康養社區保費門檻頗高,且地理位置多為非核心地段,或存在資源匱乏、配套不足等短板,為希望享有品質生活的養老客戶所顧忌。而居家養老不僅可以避免以上問題,符合國民傳統訴求,且目前賽道競跑者寥寥,平安將在康養社區布局中積累的模式和經驗復制到居家養老中,致力于打造更優的服務體驗,可謂破冰先行。
后記
未來已來,何以為長者共筑金色晚年
從引領傳統保險,破局綜合金融,到創立“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模式,一路踏實走來的平安,正以實際行動,在“主導中國康養行業標準”的征途中,鑄就嶄新的里程碑。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無論什么行業,只有順應客戶和市場的呼聲,才能得以生存并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今日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