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觀 |聚焦保險創新
代理人大量流失的背后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結果,人口紅利已然消失,如何加強代理人的專業素質及產能是行業需要面對的新難題。
近日,銀保監會下發了《關于2021年底保險公司銷售從業人員執業登記情況的通報》,通報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保險公司在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執業登記的銷售人員為641.9萬人,較2019年年底高峰時期的973萬人銳降331.1萬人,降幅達34%。
對于保險銷售人員快速下滑的原因,我們認為大概有三點:首先險企根據監管要求主動清虛;其次疫情影響,行業保費規模的下滑、對自保件等亂象的嚴監管,使得保險銷售人員生存壓力增大;最后網絡保險等保險科技加持,以及低傭金的普惠保險發展,進一步擠壓了保險銷售人員的生存空間。
那么在保險代理人大量流失的情況下,是否能在保險銷售全流程創新或者渠道創新方面有所突破呢?我們保觀直播針對這一問題連線了金惠家科技有限公司新媒體營銷總監方瑞和金惠家保險營銷總監倪熒,兩位老師在直播中為我們解答了許多關于保險新渠道方面的問題,同時對于渠道的發展也提出了一些非常具體的意見,本文的主要內容也來自該場直播。
新渠道與新流程:場景、需求要抓牢
代理人一直都是保險行業一個十分重要且繞不開的話題,此次保險代理人數量嚴重“縮水”也可以說是在意料之中,有不少業內人士還表示代理人數量或許并未見底。顯然傳統的“人海戰術”已經不再適用,各大保險公司、經代公司面對代理人大量脫落的情況也并不急于增員,各險企的應對策略基本都是優增代理人,通過互聯網、類似抖音、視頻號、快手等新渠道等提高代理人的效率或提升品牌本身的影響力。那么在代理人大量流失的情況下,保險銷售全流程創新或者渠道創新具體應該怎么做?我們以金惠家為例具體分析說明。
新渠道
市場發展迅速,各險企也都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一邊打破傳統的營銷方式一邊不斷拓展新的銷售渠道,以金惠家為例,這家互聯網保險服務提供商,致力于通過科技賦能保險從業人員及機構和客戶。它與各大企業一樣,在目前代理人變遷相對較為嚴重且對代理人的素質、學歷、專業技能等方面有著更高要求的大環境下,也在不斷尋找新的渠道。
除了傳統的保險團隊長、保險工作室等現有渠道,金惠家目前的重點主要是突破線上及線下和保險有強關聯的場景平臺和渠道。比如目前正在進行深度合作的婦幼社群、燃氣繳費、線下收費、幼教、家教等一些線下平臺及一些線上的互聯網平臺。倪老師表示,在場景當中銷售保險具備著一個天然的優勢,在場景中,客戶的需求性更強,感知度更高,所以相比于單純地為了銷售保險而賣保險的效果要好很多,客戶的抵觸性也不會那么強,所以金惠家致力于在場景平臺中切入與場景交易有所關聯的險種。
以正在開發的婦幼社群平臺為例,金惠家把客戶群體聚焦在剛生完孩子的寶媽身上,一般來說,初為人母,風險意識會增強很多,所以金惠家會進行社群運營,發布與客戶切實相關的內容,包括少兒互助金、生育津貼、小朋友的保險知識科普等,同時會對客戶提出的疑問及時進行解答,在抓住客戶的心理后進行保險轉化,在客戶了解小朋友的保險的同時,金惠家會借此深入了解客戶家庭的情況,同時引導客戶注意家庭對于經濟支柱保險的重要性,通過理念普及與保險知識講解,從孩子開拓到家庭,從而實現場景險的拓展。
除了場景險,產品定制也是許多險企選擇創新的方式之一。比如金惠家利用自身的科研開發優勢去賦能產品渠道,會與保險公司共同在線上定制一些場景化的保險產品,為場景渠道構建一整套保險交易的工具或接口,賦能險企在場景內實現場景用戶的變現或增值。比如金惠家正在合作的生鮮平臺,該生鮮企業會有一些食品安全責任險等保險需求,基于此金惠家聯系保險公司定制一款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并站在客戶的角度,根據客戶的需求,對保險產品進行仔細挑選及推薦,除了基礎的保障還會實現進階類的保障,以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
新流程
除了渠道方面的創新,目前數字化轉型也助力各企業在銷售流程上進行了一定的突破。以金惠家為例,其針對一些不具備保險銷售能力的場景平臺,增加了電網銷的模式,將場景流量平臺得到的資源,通過全國范圍內上百個客服團隊、20多家分支機構進行包括投保咨詢、核保、理賠、跟進等服務轉化,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業務增長,提升客戶服務體驗的同時提升轉化率。
來源:金惠家官網
以金惠家開發的家庭客戶為例,方老師表示獲客是保險銷售最重要的環節,所以針對家庭客戶,第一步的關鍵就是找到在家庭里面“最能買保險”的成員,并找到該成員的需求。比如給孩子買保險的寶媽對于健康、教育、保障以及教育金的需求是最迫切的。第二步就需要通過聊天工具進行溝通,用專業的能力及良好的服務態度逐漸獲取客戶的信任,比如社群前期提供一些與保險有關或者無關的“陪聊”服務、客戶咨詢、投保等。最后通過客戶需求的保險切入到養老、重疾、老年人的意外等整個家庭保險。
渠道及流程的創新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保險銷售整體的發展,那么對于代理人來說,是否也能獲得一定賦能呢?
細化深度需求,實現代理人賦能
代理人大量流失,新單價值也被其“拖累”,那么現有的代理人應該如何自處?又有什么工具能夠滿足代理人的深度需求并為其實現賦能呢?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保險中介平臺都能助力于代理人的提升與成長,我們以金惠家的金惠智保系統具體來看,從產品端來說,平臺提供種類豐富的保險產品,幾乎覆蓋了所有客戶的保險需求,且目前上線的人身險產品大概是130多款;從展業工具上,全流程線上化的操作讓業務更加簡便,且提供的后臺管理平臺還可以幫助代理人發展自己的團隊,并且整體的財務狀況還能夠實時對接到團隊長和代理人,實現智能分傭;從服務支持上來看,除了投保、核保、團隊支持,平臺還會給代理人通過屬地就近原則、業績產出情況、分級資源傾斜等進行客戶分配。
值得一提的是,對代理人在服務上的支持是金惠智保區別于其它平臺最大的賦能的方式。倪老師表示,目前市場上的平臺其實有一定的類似性,但大多數平臺是直接分配給代理人一批名單,讓代理人逐個跟進,這種轉化率其實是相對較低的。但金惠智保提供的名單質量相對來說要高很多,因為名單上的客戶是有經過初步交涉,并且客戶對平臺有一定的初步信任的,這樣的名單轉給代理人跟進其轉化率是相對較高的。
且目前金惠家的業務員里也有一部分是從保險公司的代理人轉型過來的,方老師表示,金惠家的科技賦能給業務員提供了一些便捷化出單的方式,且相比于保險公司豐富度不足的產品,平臺上的產品對接了更多的保險公司并做了精選,保險產品的性價比也更高,當業務員在為客戶做方案配置時,產品相對比較豐富,能夠滿足每一個客戶自身的需求,這些都給到業務員一定的好處和利益。
來源:金惠家官網
同時區別于市場上其它的保險經濟公司,金惠家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的場景獲客引流,都是有客戶團隊進行銷售轉化的,也可以說是對銷售流程進行了切分。尤其是在長險方面,由于其保費金額相對較高,很多客戶是需要業務員上門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的,但是一般的團隊都是遠程通過線上聊天工具及電話進行溝通,而金惠家能將有上門需求的客戶推給同城市或臨近城市有經驗的代理去進行溝通,雖然目前該需求量占比較少,但也是金惠家區別于其它平臺給到代理人的一個賦能的方式。
對于未來保險銷售渠道接下來的發展,方老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方老師表示保險銷售未來會基于線上發展,對于獲客這一難題,場景創新或許是值得考慮的一種新的方式,通過特定的場景線上獲客,并線下轉換的模型,最終可以整合成一個新的渠道。比如說燃氣繳費、貨運平臺、農副平臺等都是一種場景,且所需的險種都相對剛需,會比較好切入,同時后期的服務環節及流程也會更加簡短;其次在長險方面,可以考慮更加貼近家庭保險,比如婦幼、幼教、家教等場景,也都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
總的來說,代理人大量流失的背后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結果,人口紅利已然消失,如何加強代理人的專業素質及產能是行業需要面對的新難題。或許金惠家全流程及渠道的創新給整個保險行業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對于更多險企的有效應對策略,我們拭目以待。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保觀最新行業報告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保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