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貓好規劃(ID:damaoplan)
大廠28歲員工猝死,留下無法獨自面對巨額房貸的孕妻這件事,讓不少人心有戚戚焉。
但互聯網就是這樣,沒有記憶。
普通社會新聞的熱度,不過三天,就過去了。
當時引發的震撼,估計不出一周,也就過去了。
只有少數人,會想要做點啥。
這里頭受觸動比較大的,是一部分中年男人。
年齡、社會經歷,會讓他們比較有危機感。
單位里的年輕人一茬接一茬的出現,體力比你好,學歷比你高,人家進公司的起點是你奮斗八年后的結果。
越是大廠,越如此。
高薪的工作從來不缺少競爭者。
而現實是,過了35歲,不管男女,找工作就變難了。
一旦被替代,再想找到同等待遇的工作,難度很大。
貓妹的一個朋友,從大廠去了創業公司后,連續跳槽,一個公司不行了就換下一家,無所謂,反正一次比一次薪水高。
但是,最近的一跳,他自降薪水去了“國字頭”。
因為年齡和薪酬原因,從離職到入職,中間GAP了好幾個月。
這次教訓,讓他知道自己“無縫切換”的可能越來越小。
估計后面,他不再敢“輕舉妄動”了。
貓妹身邊的不少中年男人,作為家里的一家之主、頂梁柱,都已經開始算計家里的貸款還剩多少、存款有多少,養老的錢也開始默默地攢起來了。
但更多的有危機感的,還是女人。
女人一般都比較謹慎,喜歡囤積,厭惡風險。
老話兒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
雖然現在的女人早就不是當年男人的附屬物了,而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半邊天”。
但是現在同舟共濟、相互支撐的模式下,少了另一半,這個家也很難靠一個人獨自支撐啊。
上有老人,下有孩子,自己的收入水平短時間內不能跳漲。
假如頂梁柱發生不幸,自己管得了日常用度,卻無力還貸怎么辦?
就是賣了房子還了貸款,一家人住哪兒?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吃穿用度都要錢,萬一老人再有個病,拿啥治病?
未來孩子怎么供,讀書費用怎么解決?
……
想想就心慌。
但光有焦慮沒啥用。
得行動。
沒錢就努力賺。
不能開源那就節流,少花錢、多儲蓄。
有錢就努力攢,不折騰,遠離早些年像P2P這種能讓你血本無歸的產品。
如果還有缺口呢?不妨用保險補。
定期壽險,是“猝死焦慮”最好的“解藥”。
定期壽險簡單來說,就是人死了,給家人留一筆錢。
對死法的要求最“寬松”。
不管是意外事故、還是疾病導致的,都可以,基本上只要不是因為主觀惡意(比如拘捕、實施犯罪時死亡等)造成的死亡,都可以。
而且定期壽險因為只有在限定的時間內死亡才賠錢,所以買起來也便宜,不需要花很多錢,就能用杠桿撬動巨額保障。
因為在60歲內死亡,在這個人均壽命越來越長的時代,是小概率事件。
但別忘了,對集體來說是小概率,但落在任何人的頭上,都是難以承受之重。
所以,越是概率小,但是損失慘重的事件,我們用保險來轉嫁經濟風險,越劃算。
那么問題來了。
如果一家的夫妻倆,都認同通過買定期壽險來轉移風險,或者丈夫認同,都沒問題。
但是怕就怕妻子想給丈夫投保,丈夫卻誓死不從。
像貓妹就遇到過,一個貓友買了二套房讓孩子上學,清空家里的存款不說,又背上300多萬的房貸。
她怕這時候遇到變故,自己那點工資能搞定家庭溫飽就不錯了,根本沒錢還貸。
于是想給丈夫投保一份定期壽險。
但是丈夫覺得自己活得好好的,沒必要買。
“你是不是盼我死啊!”
“你是想害了然后我拿錢嗎?”
雖然丈夫是拿玩笑的語氣說的,但她也不敢再多言語了。
她來求助貓妹,貓妹只能說這事兒無解。
真的是隊友不接受,貓妹也毫無辦法,她只能接受現實。
因為,牛不喝水不能強按頭啊,定期壽險不能“代勞”。
定期壽險這種明確指向保障死亡風險的產品,最避諱的就是道德風險。
用定期壽險來“殺妻騙保”的那些家伙,雖然只是極少數,但買單的是全體。
所以,定期壽險合規的打開方式只有兩種:
一種,丈夫自己買,全程自己操作。
另一種,妻子做投保人,但是丈夫要配合做驗證,比如在線簽字、人臉識別等環節,他都要親自出場。
如果本人不同意,不配合,那么這個保險沒法買。
最近因為某些問題,據說不少人鬧掰了互刪微信,甚至還有夫妻鬧離婚的。
三觀很重要。
其實三觀不合,確實很難一起湊合多久。
買保險這事兒也是一樣的,真挺考驗人心的。
一起生活,彼此扶持,相濡以沫,最需要“責任”二字。
大家慢慢品吧。
撰文| 貓妹
頭圖|Ritomm
排版|小嗨兔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大貓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