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李秀梅)3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今日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發布報告《草木百年新雨露——保險創新融資動向、2021回顧與2022展望》(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保險創新融資總額達到306億元,同比增長59.8%,創下歷史新高,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保險創新市場。
具體來說,《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保險創新融資總額達到306億元,同比增長59.8%,創下歷史新高,同時融資事件為103件,同比增長17%。分析表明,保險創新領域融資的單筆平均額度在增長,說明資金正向發展成熟的企業聚集。
其中,2021年中國融資總計41.6億元,仍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保險創新市場,且是擁有旺盛生命力、發展最為蓬勃的市場,呈現出規范與創新并行的局面。我國保險科技與創新的活躍,除了基于中國是世界第二大保險市場,以及中國經濟向數字化轉型下保險業的信息化升級等背景,政策引導也是保險科技與創新實現飛躍和引領的重要因素。
《報告》指出,分業態看,綜合營銷服務、技術與解決方案、細分市場保險服務中的健康養老領域是國內融資的三大熱門。其中,綜合營銷服務起步較早,已有企業步入成熟階段。技術與解決方案類保險創新企業受疫情和政策引導下的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提速影響,融資額快速增長,去年達到22.2億元。
《報告》認為,在數字化的發展浪潮之下,保險的產品和服務形式將發生巨大變化,在銷售模式探索、風險精準防范、生態服務創新等維度迎來新的數字化應用,從而進一步改善客戶的服務體驗。在銷售模式方面,保險代理人的銷售理念、銷售行為方式有望在虛實融合的下一代互聯網環境中迎來新突破。保險行業或能打破代理人傳統上下層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結構,形成平臺化的數字化組織方式;在風險精準防范方面,在虛實融合的環境下,保險服務過程的數據能夠被有效積累,從而保證風險要素的可回溯識別,精準防范可能出現的風險。在生態服務創新方面,保險業與其他行業的關聯性有望進一步增強。
此外,《報告》指明,網絡安全保險市場空間巨大,中國網絡安全保險尚處于初期探索階段。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測算,2021年我國網絡安全險保費規模在7080萬元,較上一年增長3.2倍以上,展現出高速的增長態勢和巨大的發展空間。不過,目前保險公司網絡安全險產品以面向大型企業以定制化為主,未來針對中小企業的網絡安全問題,將重點發展普惠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