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人身險業的發展趨勢,中國人壽表示,2022年,盡管持續面臨錯綜復雜的形勢,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我國人身險業仍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長期發展形勢依然向好。
截至3月15日,5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已經悉數發布2022年1-2月原保險保費數據。
以集團為主體的上市保險公司中,中國平安(601318)原保險保費收入1831.53億元,同比增長1.22%;中國人保(601319)原保險保費收入1592.46億元,同比增長17.04%;中國太保原保險保費收入1048.42億元,同比增長5.94%。
以壽險為主體的上市保險公司中,中國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2412億元,同比下降5.03%;新華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463.84億元,同比增長5.2%。
人身險短期面臨增長疲軟
2022年1-2月,中國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2412億元,同比下降5.03%;平安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1287.88億元,同比下降1.61%;太保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738.88億元,同比增長2.3%;新華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463.84億元,同比增長5.2%;人保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533.84億元,同比增長26.45%。
同期,人保財險原保險保費收入917.58億元,同比增長13.65%;平安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475.31億元,同比增長10.97%;太保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309.54億元,同比增長15.7%。
對于人身險業的發展趨勢,中國人壽表示,2022年,盡管持續面臨錯綜復雜的形勢,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我國人身險業仍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長期發展形勢依然向好。2022年1-2月,中國人壽緊緊圍繞“穩增長、穩地位,控成本、控風險,著力提高黨建引領能力、價值創造能力、協同發展能力、數字化運營能力、產品服務創新能力”工作思路,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公司發展保持平穩。
奧緯咨詢發布的中國人身險行業報告指出,盡管行業短期面臨增長疲軟,但當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000-10000美元后,人身險保費規模年增長率預計將高達13%,并在2030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人身險市場。到2040年前后,我國的人身險滲透率有望達到11%-13%的穩定水平,在2050年預計可實現45萬億元的保費規模。
奧緯咨詢董事合伙人錢行表示:“近10倍的預期增量意味著,當前我國居民仍存在巨大的保障缺口,醫療險、養老年金、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的保障缺口尤為明顯,這些需求將成為中國人身險市場未來規模增長的重要引擎。”
“保險公司需要堅定信心,堅決推行有益行業長遠發展的舉措,并不斷投入資源和努力,釋放潛在市場價值。市場需要對行業應對短期挑戰、經歷成長陣痛的轉型期給予耐心。總之,我們對中國人身險市場的光明未來充滿信心。”錢行稱。
對于當前人身險業面臨的挑戰,平安人壽黨委書記楊錚認為,壽險業增長承壓只是表象,根因在于全行業尚未把高質量發展與業務經營真正融合。因此,要對照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從不適應人身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思維定式、路徑依賴中解放出來,從思想意識上、發展理念上、業務模式上主動破局。“人身險業的調整絕不僅是業務規模增速的調整,更是行業發展方式的深刻調整;不僅是經營舉措的升級調整,更要求思想認識上的深刻調整。”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認為,當前保險行業仍處在向高質量轉型過程中必經的陣痛期,仍然看好保險行業長期滿足客戶健康管理和養老需求的發展前景,維持行業“增持”。上市保險公司在行業向高質量轉型過程中先試先行,積極布局健康管理服務和養老產業,最有可能率先走出瓶頸帶領行業進入下一輪快速發展期。但當前大健康、大養老產業仍在布局中,同時負債端面臨人力規模下滑但人均產能提升不及預期等問題,導致基本面持續在底部徘徊,預計還需給予上市保險公司轉型時間。短期市場風險偏好降低,有利于低估值、高股息的保險板塊;同時在“穩增長”預期下,有利于改善市場對保險資產端潛在風險的悲觀預期。
與其他行業關聯性增強
放眼全年,數字化轉型將成為上市保險公司的重點任務。
例如,2022年2月,中國人保召開人保科技干部會議,對外宣布人保科技公司正式成立;太保科技宣布正式成立,由中國太保100%持股,注冊資本7億元;太平科技發布增資信息,擬增資3.55億元,由太平財險認購1.35億元,浙江金融控股認購2億元、浙江興科科技發展投資認購0.2億元。增資完成后,太平科技注冊資本金增至8.55億元,無新增股東。
不僅如此,2022年以來,我國金融監管部門已經先后發布《銀行保險機構信息科技外包風險監管辦法》《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文件,明確了保險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和任務,為保險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政策基礎。
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保險科技“十四五”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在科技投入方面,發展規劃提出推動行業實現信息技術投入占比超過1%、信息科技人員占比超過5%的目標;在服務能力方面,提出推動行業實現業務線上化率超過90%、線上化產品比例超過50%、線上化客戶比例超過60%、承保自動化率超過70%、核保自動化率超過80%、理賠自動化率超過40%的目標;在創新應用方面,提出推動行業專利申請數量累計超過2萬個的目標。
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發布報告《草木百年新雨露——保險創新融資動向、2021回顧與2022展望》顯示,保險行業已經并將持續具備與互聯網行業周期性波動相似的發展特征,在超高速率、超低時延、超大連接的5G網絡技術的支撐下,XR有望帶動虛實融合的互聯網新業態發展,用戶行為及市場需求將呈現階段性發展特征,從而推動保險行業關注并探索符合監管要求和市場需求的新數字化發展方向。
在數字化的發展浪潮之下,保險的產品和服務形式將發生巨大變化,在銷售模式探索、風險精準防范、生態服務創新等維度迎來新的數字化應用,從而進一步改善客戶的服務體驗。
在銷售模式方面,保險代理人的銷售理念、銷售行為方式有望在虛實融合的下一代互聯網環境中迎來新突破。保險行業或能打破代理人傳統上下層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結構,形成平臺化的數字化組織方式,由此代理人粗放發展的形式將得到改變,“以客戶為中心”的保險銷售或能真正實現。
風險精準防范方面,在虛實融合的環境下,保險服務過程的數據能夠被有效積累,從而保證風險要素的可回溯識別,精準防范可能出現的風險。此外,在虛實融合的環境中,客戶能夠獲得更直接、更直觀的服務體驗,從而保險公司能夠通過有效的風險預測和干預手段,降低出險概率和賠付成本。
生態服務創新方面,保險業與其他行業的關聯性有望進一步增強。保險價值鏈上的健康、養老、車后服務、數字生活等生態能夠通過虛實融合方式與保險服務無縫銜接,即時加入到客戶的保險咨詢、方案建議、出險理賠等需求中。
(作者:李致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