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保險消費逐漸深入人心,一些機構或者個人卻以牟利為目的動起了“歪腦筋”,打起了“代理退?!钡闹饕?。值此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即將來臨,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下“代理退?!钡奶茁泛臀:?。
“代理退保”時有發生
一些不法機構或者個人通常慫恿誘導消費者委托其“代理退?!辈⒁浴俺兄Z全額退?!睘檎T餌,最終收取保險消費者高額手續費或進行詐騙,以此謀取高額利益。
案例
據澎湃新聞報道,2020年10月,廣東省開平市人民法院判決,周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交易信息500余條,自稱保險公司的售后服務人員,向客戶歪曲解釋保單,并私自操作客戶手機,屏蔽保險公司的客服熱線,誘導消費者辦理減保、退保,其行為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其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代理退?!毙问接心男?/strong>
01
冒充監管部門或保險機構人員,或以“與監管部門有合作”、“有內部資源”等名義獲取消費者信任,進行虛假宣傳。
02
謊稱消費者所購買的保險產品涉及欺詐行為,已有多名消費者投訴,如繼續持有保單將遭受經濟損失,誘使消費者退保,接著誘導消費者退舊投新,買所謂“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03
謊稱可以協助消費者“全額退保”,誘使投保人簽署包含不平等條款的代理服務協議,繳納高額定金或簽訂高額欠款協議,騙取其身份證證、銀行卡、保單、電話號碼等個人敏感信息從事違法h活動。
04
以幫消費者“全權代理”為名,禁止消費者與監管部門、保險機構之間的正常溝通,切斷消費者依法合規維權渠道,騙取消費者必須支付高額費用,實為牟利。
05
拉群洗腦,并售賣退保牟利教程,教唆消費者非正常退保,通過收費培訓費方式騙取錢財。
06
沒有統一客服,去辦公室地點要預約,溝通通常單線聯系,不能主動聯系上。
“代理退?!睍心男┪:?/strong>
1
失去正常保險保障風險
保險合同一旦終止,意味消費者將失去保險保障,如果想再次投保,由于年齡、健康狀況的變化,可能面臨重新計算等待期、保費上漲甚至被拒保的風險,相關收益相比從前也將降低。
2
遭受資金損失或詐騙風險
“代理退?!背讼蛳M者收取高額手續費外,往往還誘導消費者購買所謂“高收益”理財產品或其他保險產品以賺取利益,消費者可能面臨被詐騙風險。采用騷擾、恐嚇、威脅等極端手段騷擾消費者。
3
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簽訂“代理退保協議”時,會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保險合同、銀行卡、聯系方式等涉及消費者隱私的重要信息,而這些信息或被不法團伙或個人用于信用卡套現、小額貸款等,消費者或蒙受各種未知的損失。
如何防止被“代理退?!保?/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