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潘婷 每經編輯 廖丹
3月23日,眾安保險(06060.HK)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去年總保費203.7億元,同比增長21.9%,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472%;歸母凈利潤11.6億元,同比增長110.3%;實現了成立以來的首次承保盈利,綜合成本率下降至99.6%。
眾安保險還在年報中披露了虛擬銀行ZA Bank(即眾安銀行)去年的業績,作為中國香港首家正式開業的虛擬銀行,眾安銀行用戶數量去年底突破50萬,存款余額達70億港元,貸款余額同比增長約4倍至約26億港元。
保險板塊實現凈利潤17.86億元,同比增長79.9%
2021年年報顯示,眾安保險總保費連續4年增長,去年突破200億元至203.7億元。為超過5億用戶提供保險服務,全年理賠客戶數1.3億。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眾安保險實現了首次承保盈利,綜合成本率降至99.6%,較上年同期的約102.5%改善了約2.9個百分點。其中,賠付率為約57.6%,同比上升約3.5個百分點,費用率為約42.0%,同比下降6.4個百分點。
2021年實現了承保盈利約人民幣0.75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承保虧損約人民幣4.08億元,扭虧為盈。
歸母凈利潤方面,眾安保險2021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人民幣11.65億元,同比增長110.3%,主要歸因于承保業務扭虧為盈以及投資收益大幅增長。不過,除保險板塊以外,銀行、科技板塊還處于虧損狀態。
具體來看,保險板塊受益于堅持“有質量地可持續增長”戰略,實現的承保業務盈利以及表現穩健的投資收益,保險板塊實現凈利潤約人民幣17.86億元,同比增長約79.9%。
2021年科技板塊其他收入為約人民幣5.31億元,其中科技輸出收入為5.20億元,同比增長約42.5%,同時,科技分部凈虧損約人民幣3.85億元,凈虧損率進一步收窄。
銀行板塊方面,眾安銀行處于業務高速發展期,著重于新客的拓展、科技研發的投入和新產品的推出,凈虧損主要源于是相關支出。
自營渠道貢獻保費規模達36億元,同比增長66.4%
記者注意到,眾安保險的保費主要來自健康、數字生活、消費金融以及汽車,去年總保費占比分別為38%、36%、22%、5%。
具體來看,2021年健康生態實現總保費76.8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4%,健康生態的個險付費用戶為1821萬人,較去年增加30.0%。在業務經營指標層面,2021年健康生態綜合賠付率為51.3%,同比增長9.6個百分點。
眾安保險稱,一方面在2021年進一步秉持健康普惠的理念推出了更多高性價比、低賠付門檻的產品;另一方面,將原有產品進行保障升級,并加入更多增值服務,讓保險真正體現保障的價值。
2021年數字生活生態總保費增長15.8%至72.92億元,其中包括寵物險、碎屏險、無憂保在內的創新業務占比同比從2020年16%提升至約19%,合計同比增長約29%。2021年數字生活生態的賠付率為約67.6%,同比上升約5.6個百分點,主要是自2021年5月起主要電商渠道淘寶和天貓提出的退運險價格下降,以降低商家的整體成本,提升用戶體驗。同時,渠道費率為約32.1%,同比下降約0.5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眾安保險為短視頻、直播平臺等新型電商平臺用戶提供了超12億保單。電商類業務占整體數字生活生態保費比例為57.4%,來自新型電商的退貨運費險保費貢獻也大幅提升,占整體退運險保費比例超過20%。
2021年消費金融生態賠付率較2020年63.3%大幅下降17.3個百分點至46.0%。渠道費率為19.7%,相比2020年的10.4%上升9.3個百分點,主要是增加了營銷獲客費用。
2021年汽車生態實現總保費人民幣9.46億元,同比下降28.8%。
報告期內,眾安還加大了自有品牌和自營渠道的建設。去年自營渠道貢獻保費規模達36億元,同比增長66.4%,占公司總體保費比例提高到18%。同時,通過生態間的交叉滲透,自營渠道的加復購率達到約33%,用戶人均收入貢獻達到506元,為用戶提供更全方位的保障。
搜索
復制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7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