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年報觀察①丨友邦:NBV增長曲線V形反轉,內地市場貢獻突出
年報觀察②|平安:人均產能升22%,多指標佐證基本面回升
編者按
進入3月,上市公司財報季再度來臨,身處社會、經濟、行業變局之中的各家保險公司,將陸續向投資者奉上2021年的成績單。值此機會,保契將以資本市場折射出的企業投資價值維度,報以盡可能客觀的視角來掃描這些成績單,為投資者最大化還原保險巨頭們經營的真實面貌。
3月23日,眾安在線(06060.HK)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眾安去年總保費達到203.7億元,同比增長21.9%。在科技的驅動下,公司降本增效,綜合成本率逐年下降至99.6%,實現了成立以來的首次承保盈利。經過短短8年時間的快速擴張,眾安已經成長為國內保費規模前10的財險公司之一。
2021年,眾安實現歸母凈利潤11.6億元,同比增長達110.3%。在投資成效方面,去年眾安保險投資收益為20.08億元,同比增長66%;總投資收益率和凈投資收益率分別為約6.8%及約2.4%。
保費和利潤雙增的同時,眾安股價卻處于低迷態勢。截至3月24日收盤,眾安在線報收27.75港元/股,總市值為407.87億港元,較最初上市時的超千億市值腰斬三分之二;與2021年3月24日的44.6港元/股的最高價相比,重挫近38%。
眾安在線的業務板塊可分為保險、科技、銀行和其他。其中除保險板塊盈利外,各板塊仍為虧損狀態。具體來看,保險板塊實現凈利潤約17.86億元,同比增長約79.9%;科技板塊凈虧損約3.85億元;眾安銀行凈虧損4.64億元;其他板塊(眾安人壽、保險經紀及生命科技等)凈虧損2.17億元。
盡管科技板塊虧損,2021年眾安實現科技輸出收入達5.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5%,共服務保險產業鏈客戶109家,較去年同期新增34家,其科技業務累計服務近600家境內外客戶。
在業績發布會上,眾安管理層表示:2022年雖然宏觀和行業面臨一些壓力,公司仍然穩健經營,追求有質量的增長,在關注承保業務質量的基礎上,追求保費增長高于行業水平,同時穩扎穩打,圍繞著用戶做深眾安的服務,推出創新的產品滿足用戶的需求。
01
健康與數字生活生態穩步增長
保險板塊中,健康生態和數字生活生態一直是驅動眾安保費增長的兩大引擎,占據了總保費的近四分之三。2021年,眾安健康生態總保費約76.86億元,數字生活生態總保費約72.92億元,兩大板塊的同比增幅均為16%。
伴隨著健康險的發展,用戶的需求已經從原來單純的保障升級到深層次的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圍繞著用戶需求的提升,作為百萬醫療險鼻祖的"尊享e生"系列持續迭代升級,眾安在產品中融入了不出險也能享受到的癌癥篩查、互聯網醫療、健康管理等全方位的增值服務。
與此同時,健康險在產品形態上也有了更多創新,基于大數據驅動的風險定價,眾安陸續推出了針對乙肝、糖尿病等慢病人群以及老年人、女性人群的專屬醫療計劃,推進保險普惠去服務更多細分人群。在眾安健康險累積推出42個慢病產品中,有為癲癇人群定制的“癲癇?!?、為老人定制推出的“腦無憂認知癥防護險”及針對乙肝人群專屬的百萬醫療險,“乙肝保”理賠服務已超1.4萬肝病人群。
眾安管理層認為,長期來看國內商業健康險市場空間依然很有潛力。從醫療衛生費用的支付結構來看,中國的個人支出比例仍然是比較高(中國個人支出占30%,美國個人支出占10%),而商業健康險支出的比例仍然比較低的(中國商業保險支出比例3%,美國31%),在十四五規劃和健康中國2030年的中長期規劃中,商業健康險會在醫療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如果說健康生態是為了擴大各個年齡、慢病的客群,數字生活生態下,網感在線的眾安則抓住了新消費浪潮,精準吸引80、90后,培養其成為品牌的忠實消費者。利用連接場景的能力,眾安借助科技賦能,不斷挖掘電商、航旅、數字生活等領域新型場景,以各類創新類產品填補該類客戶的多樣化保障需求。
面對以"內容+私域"為核心的直播電商2.0時代,眾安及時推出了直播及短視頻電商退貨運費險。去年來自新型電商的退貨運費險保費占整體退運險業務已超過20%,為平臺用戶提供了超12億保單。整體來看,電商類業務占整體數字生活生態保費比例為57.4%,服務涵蓋了天貓、淘寶、小紅書、抖音、快手、蜜芽、微店等在內的各類電商渠道。
同時,隨著寵物擬人化趨勢及年輕用戶對于寵物付費意愿的提升,寵物經濟迎來了蓬勃增長的機會。依托寵物O2O生態的布局,寵物險年化保費突破了1億元,同比增長2.5倍以上,市占率為國內行業頭部。截至2021年12月31日,眾安的寵物保險已經服務超過100萬寵物主。
眾安管理層在2021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寵物險的本質還是服務,眾安的寵物險是市面上的為數不多的寵物疾病和意外都能賠付的產品,推出至今已經迭代了多個版本,是個盈利的產品,但體量較小。寵物生態的打造對眾安來說還是個投入期,未來寵物險的空間非常大,眾安也在拓展一些新的機會,也會繼續在寵物生態建設中投入更多的資源,融入更多的服務。
不過為了追逐年輕人的喜好,眾安也曾遭遇過滑鐵盧。不少90后、95后把保衛發際線當做他們的“頭”等大事,嗅到了商機的眾安,在3月初曾針對脫發風險推出了“防脫?!?。誰知這款“禿頭險”從上線到下架僅一周,而背后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02
消費金融保費翻倍 僅車險保費下降
2021年全年眾安消費金融生態保費達到人民幣44.47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105.7%。為把控風險,眾安積極與再保公司合作,全年消費金融生態的分出保費比例達到16.0%,較2020年的7.9%進一步提升。截至去年末,眾安在消費金融生態所承保的在貸余額人民幣194億元,相比2020年末的161億元增長21.0%,遠低于同期保費收入的增速。
據了解,消費生態繼續聚焦小額、分散、短期的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聯合持牌金融機構,以行業領先的技術、風控等能力根據底層資產的個體風險來確定保費費率,并通過信用保證保險承擔底層資產的風險。
2016年12月,因僑興債務違約問題引發的連鎖反應蔓延到了多家金融機構。彼時螞蟻金服旗下招財寶平臺涉及違規銷售僑興私募債,而眾安保險在其中為個人貸提供違約賠付。盡管最終該事件以浙商保險先行賠付了結,眾安從2016年中起不再在招財寶提供信用保證保險,但由此暴露的風險問題也讓眾安受到拷問:眾安是否有足夠能力來識別消費金融的風險?
對于有著互聯網思維的眾安來說,發現問題自然就要解決問題。受益于不斷迭代的定價模型和審慎的風控策略,近年來眾安底層資產質量持續顯著優化,2021年賠付率較2020年的63.3%大幅下降17.3個百分點至46.0%。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消費金融生態的渠道費率為19.7%,相比2020年的10.4%上升9.3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增加了營銷獲客費用。眾安消費金融生態的目標客戶主要為年輕且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人群。此外,眾安利用自身產品組合的優勢,對此部分客群進行了交叉銷售,以滿足用戶多層次的保障需求。
在保險板塊的所有生態中,只有汽車生態的保費收入大幅下降。受車險綜改影響,眾安的汽車生態2021年的保費收入為9.46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5%,保費收入同比下降29%。與此同時,車險賠付率則由55.7%上升至68.0%。眾安表示,秉承車險綜合改革讓利消費者原則,件均保費有所下降。
2015年5月,眾安獲批經營車險業務。為了彌補車險需要的線下運營能力,眾安和平安聯合共保推出“保骉車險”品牌,由眾安負責前端的產品研發和市場渠道獲客,平安負責后端的服務即線下理賠。這也意味著數據共享、風險共擔、系統互通,眾安與平安產險按照50%和50%的比例分攤車險業務相關保費、賠付及其他成本。
車險業務上線后,卻一直處于相對邊緣的位置。眾安雖是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本質上也仍是一家財險公司。然而,公司并未像其他財險公司大力發展車險業務,而是傾斜其資源,將適合互聯網場景的非車業務作為立命之本。去年,公司非車業務保費占其總保費的95%,貢獻了持續不斷的增長源動力。可以說,眾安每一步都踩得很準。
03
全平臺粉絲過千萬 從網紅產品到網紅公司
在人人都羨慕網紅有流量的時代,眾安自然也加強了其自有品牌和自營渠道的建設。去年眾安自營渠道貢獻保費規模達36億元,同比增長66.4%,占總體保費比例提高到18%。一開始,很多人只是奔著網紅產品“尊享e生”而來,后來卻無意中被這家“寶藏”公司的其他產品“種草”了。
2021年眾安整體的自營渠道的加復購率達到約33%,百萬醫療險系列在自營渠道的續保率為約82%;同時,自營渠道用戶的人均總保費達到人民幣506元,較2020年的421元上升20.2%;也正是得益于公司的自營渠道保費貢獻以及續保保費比例進一步提升,健康生態渠道費率為18.3%,較去年同比下降8.6個百分點。
依托APP、小程序、企業微信公眾號、企業微信、移動官網、短視頻號等多達30種多載體矩陣,眾安建立了功能、內容的服務體系,并對潛在客群可進行多場景多維度的觸達。此外,通過持續挖掘和擁抱短視頻、直播等主要流量場景的紅利,眾安在抖音、快手等主流短視頻網站的粉絲數在行業企業號中均排名第一,全網粉絲數更是突破1400萬。
為彰顯眾安的特色與差異化,其營銷重點也從流量投放升級為用戶心智占領。在小紅書和知乎等平臺上,眾多網友在討論眾安的隔離險怎么買最劃算;而在寵物醫院或某小區居民建立的貓狗寵物群中,關于眾安寵物保險的討論和自身理賠過程的經驗講述也比比皆是。
在品牌建設策略中,眾安在線首席執行官姜興介紹,眾安在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春節等重要時間點,均快速推出了精準觸達消費者的品牌活動,包括代言人、跨界聯名等,讓知名度進一步打開,為下一步的轉化和留存打下基礎。長期而言,公司希望持續增加自有平臺的保費貢獻,提升用戶的長期價值,從而進一步改善承保盈利能力。
資料顯示,眾安曾簽約短道速滑運動員武大靖為溫暖速遞官,著名演員張國立為國民體驗官;并獨家冠名國內首檔奧運脫口秀節目。而去年眾安以唱RAP的方式來公布2020年年報,更是被業內戲稱為“最會唱Rap的保險公司”。很明顯,這些新潮的品牌推廣方式都是為了吸引當下逐步越來越有保險意識的年輕人,成功占領他們的心智,則拿下了互聯網保險的優質消費者。
在科技加持下,眾安利用自主研發的營銷工具,打通公域私域全鏈路,對營銷全流程進行實時監測和優化。同時,生態間的交叉滲透,也能為客戶生活帶去便捷、經濟的全方位保障。眾安在自營渠道上豐富了產品矩陣,圍繞著四大生態的保險保障產品,延伸了醫療健康、家庭、寵物等服務,更好地為用戶展現出保險的價值和溫度。
盡管年報業績持續向好,但在股價跌跌不休、投訴量居高不下、高管動蕩等質疑聲量中,眾安還能否心無旁騖地追求其一直強調的“做有溫度的保險”?保險有沒有溫度,或許去年眾安77億張保單的投保人及理賠過的1.29億客戶更有發言權。如何用真正貼近實際生活的產品打動消費者,則是整個保險業都需要持續探索的長期命題。
< END >
BaoQi
投稿郵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權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公眾號轉載文本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保契。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