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廖丹
保費數據是保險股估值最重要指標之一,是保險股股價走勢領先指標。近期,9家上市險企(含上市公司旗下保險公司,下同)2022年1~2月合計實現保費收入8060.98億元,同比微增3.11%,1月該數據為同比增長2.02%。
從具體公司看,1~2月,國華人壽實現保費119.57億元,同比增長56.20%,排名總榜第一;中國人保(601319)實現保費1592.46億元,同比增長17.04%%,保費增速排名第二:中國太平、中國人壽保費負增長。其中,中國人壽實現保費2412億元,同比下降5.04%;中國太平實現保費478.20億元,同比下降3.34%。
二級市場上,2月保險股市值整體企穩,九大公司市值較1月末增加483.08億元,截至2月末,保險股合計市值為2.44萬億元。具體而言,僅3家上市險企市值下降,其中,中國太平市值下降15.94%,眾安在線市值下降3.76%,中國再保險市值下降1.32%。其他險企2月市值小幅上升。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壽險轉型仍在磨底階段,負債端拐點未至,但行業估值和機構持倉均處于歷史底部,安全邊際高。
人身險保費同比增3.4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月,11家人身險公司合計實現保費收入1175.38億元,同比增長3.48%;受“開門紅”保費大增影響,2月保費環比下降76.60%,2022年1月份,11家人身險公司合計實現保費收入5022.41億元。
具體來看,11家人身險公司2月保費增長分化。國華人壽、人保健康險、太平養老險保費分別上升48.37%、39.40%、30.32%。平安養老險、平安壽險、中國人壽2月保費分別下降21.68%、4.70%、3.13%,在該榜單中位列后三位。
從幾家大型壽險公司數據看,中國人壽與平安壽險保費收入同比承壓,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保費收入實現同比兩位數高增長,人保壽險、太平人壽2月保費同比個位數增長。整體來看,上市險企2月單月保費同比增長,光大證券(601788)分析認為,主要得益于銀保渠道躉交業務的增長以及各大險企渠道改革推向縱深。浙商證券指出,人保的高增長仍然主要來自于躉交業務,在期交新單上,人保2月累計同比下降10.2%,壓力不減。
多家券商分析人士預計,2021年以來壽險業人力規模延續下降態勢,隊伍人力欠缺,疊加近期疫情反復抑制保險需求,上市險企新單及新業務價值增長仍將承壓。
從環比數據來看,11家人身險公司2月保費全部環比負增長。從具體公司來看,人保壽險、中國人壽、太平人壽2月保費較1月均環比下降八成以上,分別下降85.49%、83.59%、80.73%。
財險保費同比增12.61%
納入榜單的6家財險公司包括平安財險、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太平財險、眾安在線、大地保險。1~2月,6家財險公司合計實現保費收入1863.19億元,同比增長12.61%,上市財險公司合計保費保持兩位數正增長。
具體而言,1~2月,太保財險、人保財險、平安財險老三家”分別實現保費收入309.54億元、917.58億元、475.31億元,同比增長15.66%、13.65%、10.97%,在該榜單中排名前三位,龍頭公司競爭優勢明顯。大地保險、眾安在線實現保費收入81.43億元、33.5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56%、8.34%。此外,太平財險實現保費收入45.81億元,同比增速由負轉正為1.11%,1月份太平財險保費同比下降5.21%。
2月,6家財險公司合計實現保費收入618.44億元,同比增長14.79%;受“開門紅”保費大增影響,2月保費環比下降50.32%,2022年1月份,6家財險公司合計實現保費收入1244.75億元。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上市財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高增長,主要得益于車險保費收入增速超預期。
從具體公司看,除大地保險外,上市財險公司2月份保費全部同比正增長。2月,太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財險、人保財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99.43億元、147.44億元、16.56億元、313.2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53%、17.64%、14.59%、13.39%。此外,眾安在線實現保費收入13.46億元,同比增長2.83%,僅大地保險同比下降0.7%,2月保費為28.29億元。
(實習生宋欽章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