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中國銀行(601988)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銀保信”)發布2021年保險服務質量指數。這是繼中國銀保信發布2021年上半年保險服務質量指數后,第一次公開發布完整年度的保險服務質量指數。中國太保旗下中國太保壽險以94.74分在79家參評人身險公司(含7家專業健康險公司)中再次拔得頭籌,該得分也是本次發布的保險服務質量指數中的最高分。
2021年度保險服務質量指數從消費者視角出發,在服務便捷性、服務獲得感、服務認可度、服務持續改善性等4個維度下設置理賠服務時效、獲賠率、繼續率、退保率、持續改善度等7個定量指標,引導行業增強服務能力、提升服務質量。此次,中國太保壽險在服務質量指數方面拿出的高分答卷,可視為其落實“長航行動”、實現“打造服務體驗最佳的壽險公司,做壽險行業的長期主義者”發展愿景的具體表現。
堅守保險初心,優化保障服務質量
作為保險產品和服務的重要供給者,中國太保壽險始終堅守初心,以人為本,為消費者做好長遠的謀劃和提供務實的保障,作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堅實后盾。
2021年5月中國太保壽險首發《太保服務藍皮書》,從“身邊服務、終身服務、精致服務”三個方面亮出服務承諾,明確服務標準,為客戶提供高標準透明化的保單全旅程服務。
隨后,中國太保壽險推出高管垂范、管理者先行、全員投入的四級服務官制度。各級服務官在強化客戶視角、創新產品服務供給、消除服務體驗痛點和流程堵點、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方面,切實承擔起領導責任和組織推動責任。就在剛剛結束的“2022年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中,服務官們親自出鏡拍攝視頻,普及金融保險知識、解答保險消費熱點問題;親自辦理本機構消費者投訴案件,及時解決客戶合理訴求,推進投訴處理工作機制持續完善;親自拜訪客戶,傾聽客戶對公司產品服務的意見建議,發現體驗痛點、推動優化改善、提升服務質量。
堅持創新驅動,提升智慧服務水平
數字科技正日益融入包括保險消費在內的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新冠疫情更是加劇了人們行為模式的改變。中國太保壽險瞄準“后疫情”時代客戶痛點需求,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賦能保險銷售、服務和管理,升級智能核保、智能理賠、智能客服等營運服務全流程,為客戶帶來更便捷、更有溫度的智慧服務。
升級智能化承保服務,打造獨立共享的智能雙錄系統,通過流程優化及AI加持,滿足多場景雙錄需求,提升客戶投保體驗。推行電子保單定制化,客戶可通過上傳照片、編寫寄語、錄制音/視頻等進行電子保單個性化自主設計,讓一份保單承載更多溫度。定制化電子保單上線近兩個月服務客戶達16萬人次。創新理賠服務模式,在傳統理賠基礎上,中國太保壽險持續完善”醫療+互聯+商保”的理賠服務模式,借助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打造入院有“預付”,出院有“直付”,院后有“閃賠”的全鏈路“慧賠”體系。以“閃賠”為例,客戶申請理賠并授權,公司通過醫療數據交互的方式,實時獲取客戶診療類及結算費用類數據,全程免實物資料,實現快速理算并實時支付。目前公司已累計對接醫院2000余家,小額理賠申請支付時效約0.2天。
匹配多元需求,深化保險+服務生態打造
匹配保險消費需求的全面升級,中國太保壽險構建了以“財富”、“健康”、“養老”為支點的產品+服務“金三角”,在充分發揮主業產品價值的同時豐富財富管理、健康醫療及養老服務生態圈,打造差異化保險解決方案,陪伴客戶從容應對人生挑戰。
如在健康醫療方面,與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細胞凍存”服務;迭代優化“太保藍本”,發布2021年“太保藍本”慶典版,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截至2021年末,“太保藍本”累計覆蓋客戶超1800萬人,服務人次超15萬;推動從預防到康復的全鏈條“健享家”服務,滿足不同層級客戶的健康管理需求。在養老方面,“太保家園”正按照“南北呼應、東西并進、全國連鎖、全齡覆蓋”的發展思路持續推進養老社區建設,目前已在10個城市落地11個項目,為長者提供舒適、宜居的高品質養老綜合解決方案。成都、大理社區已在去年10月正式開業,迎來首批入住客戶。
此外,面對老齡化趨勢,中國太保壽險聚焦“銀發一族”,堅持傳統服務升級與智能服務創新并行,不斷推出適老化服務舉措,提升老年客戶的獲得感和滿足感。在門店打造“銀發e空間”,推出老年人綠色通道、愛心服務專窗和專座等特色適老服務。線上在官微端、APP端推出老年“關愛版”,簡化操作流程,以“易讀、易懂”的服務界面,幫助老年人快速獲得相應服務。同時,95500客服熱線通過系統識別老年客戶來電,提供老年人專屬菜單,首位播報“人工服務”入口,快速為老年人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