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寶,一名致力于保護韭菜的保險博主
上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了一個核保寬松的重疾險,哦不,準確來說是兩個。
一個是針對肺結節、甲癌、抑郁等問題的,核保寬松,另一個是針對乳腺結節3級的,有機會標準體投保。
其中我提到,保險能不能賠其實跟我們在哪買的沒關系,線上線下都一樣,只是銷售渠道的差異而已。
能否順利理賠的關鍵,不在品牌,不在價格,也不在哪里買的,而是在于有沒有做好健康告知。
打個不太文雅的比方,做好了,理賠順暢得像拉稀,做不好,理賠麻煩得像便秘
可是,過去看病的記錄這么零散,不記得自己有沒有觸碰健康問卷的看病記錄,怎么辦呢?
以前只能讓你回家多翻翻病歷,現在呢,有個官方做的寶藏APP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
名叫「國家醫保服務平臺」,功能強大,墻裂安利
2、
關于這個APP,大家到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就行了。
注冊起來非常方便,可以直接關聯支付寶賬號登錄,不用接驗證碼和設置賬密。
大致看了下,有三大功能蠻實用的。
一是消費記錄查詢。
剛剛提到,在投保過健康告知的時候,如果記不清自己過往的就醫記錄,可以通過這個APP查詢醫保賬戶的消費記錄來回想。
路徑很清晰,就在「首頁-消費記錄」。
可以查詢到跟醫保卡相關的消費記錄,包括藥店和醫院。
另外,不僅可以看最近的記錄,歷年的記錄也都能查到,可以說非常方便了。
不過目前并不是全國所有城市都支持,暫時列了以下開通的地區——
比較奇怪的是,上面明明有上海,但我卻查不到。
而我在北京和深圳的朋友就能輕易查到,暈…
二是直接調用電子醫保憑證。
去過醫院的都知道,要想在看病的時候使用醫保結算,必須要有醫保卡或相關憑證。
現在很多地方都開始推行電子醫保憑證,比如上海,不帶醫保卡去醫院也沒事,調出二維碼給掃描即可。
這個國家醫保服務平臺,便有這功能。
三是在線辦理醫保異地就醫備案。
這個我在之前文章有提到過,有些朋友的醫保是在老家交的,但由于或這或那的原因長期在其他城市生活。
比如隨子女到大城市長期生活的父母,醫保在老家交,但這并不意味著回老家了才會生病。
日常難免有頭疼腦熱的時候需要看病,怎么操作才方便報銷呢?
這種情況如果想使用老家交的醫保直接報銷,就得事先做好醫保異地就醫備案。
同樣的,通過這個APP按步驟辦理即可。
記住了,以下四種情況都可以辦理——
【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在異地居住生活的退休人員,并把戶口遷到了異地。
例如回原籍居住的退休知青,或投靠子女落戶的退休職工。
【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在異地居住生活的人員,但未遷戶口。
例如到大城市隨子女居住的老年人、外出務工農民、外地就業創業人員。
【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異地長期派駐、出差。
【異地轉診人員】——在本地就醫,經醫院判定需要轉院到異地醫院治療,并開具了轉診手續。
3、
說到這個醫保卡就醫記錄的問題,針對剛關注的朋友做個延伸科普。
一是健康問卷怎么過的問題。
奉行一個原則即可,問到的如實回答,沒問到的不用管。
記住,一切以醫院或體檢機構的記錄為準,包括私立的 。
舉個栗子,健康問卷問是否患有心臟疾病?
我們不要憑借自己的主觀想法回答,比如自己偶爾會感到胸悶氣短,這種不算有心臟疾病。
一切都要根據醫院或體檢機構的報告來,醫生說有才算有。
醫生沒說,或者壓根沒做過相關檢查,投保的時候就可以當做沒有這個異常。
另外,大陸的健康告知都是有限告知,比如健康問卷問了癌癥、心臟病、高血壓,但沒有問痔瘡。
那么即便小明有痔瘡,投保時沒告知,也不影響他后續的理賠
二是千萬不要外借醫保卡。
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醫保卡個人賬戶余額都比較多,但由于規定限制只有看病的時候才能用 。
感覺放賬戶上很可惜,有的人就會把它拿給體弱多病的父母或親朋使用。
殊不知,這對買保險來說是犯了大忌。
因為使用醫保卡會留下看病及買藥的記錄,而根據相關規定,醫保卡僅限個人使用。
如此一來,相關的記錄就都被扣到了我們自己頭上。
這就導致,保險公司在將來理賠調查的時候,查到了這些看病買藥的記錄,以為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比如查到降壓藥的頻繁購買記錄,我們會被保險公司當做高血壓患者。
而這些購藥記錄如果發生在投保之前,就跟健康告知相悖,以至于影響日后理賠…
所以外借醫保卡無疑是給自己挖坑,沒外借的千萬別外借,已經外借的則要想辦法亡羊補牢。
健康告知無小事,拿捏不準的建議還是找顧問協助
總之,大數據時代每個人都是透明的,注意保護自己的記錄和信譽
本文版權屬于《荔枝保》微信公眾號(lgbaoxian),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及二次修改。
轉載或合作請聯系dukept@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小寶精選劃算保險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荔枝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