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研究中心與淡馬錫聯合發布了《亞洲氣候風險定價(Pricing Climate Risks in Asia)》報告(下稱“報告”)。報告由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孫天印牽頭,帶領研究團隊完成。
報告指出,過去四十年以來,全球氣候災害事件的數量不斷快速增長,由此引發的總體經濟損失也在加速擴大。相較于世界其他地區,亞洲國家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更加敏感,特別是靠近赤道的熱帶國家受到的影響更大。
報告同時指出,氣候相關風險分析的研究和實踐目前仍處于較早的發展階段,方法學和模型仍在持續更新發展的過程中,以實現更細致準確的評估分析。孫天印博士表示:“氣候變化本身以及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努力,關乎社會的方方面面。積極評估和預判由此帶來的影響,是企業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亞洲多數機構對氣候風險嚴重程度認知不足
瑞士再保險發布的氣候經濟指數預測,如果不采取氣候行動,到2048年,亞洲國家整體的GDP平均可能縮減26.5%。
然而,亞洲地區絕大多數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對氣候風險的嚴重程度仍認知不足,且缺乏管理氣候風險的能力。
報告將氣候風險劃分界定為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其中,物理風險是指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導致的更劇烈頻繁的氣候,或環境事件帶來實物及潛在經濟損失的風險。轉型風險主要包括致力于減緩氣候變化而引入的對部分行業、技術或產品的限制性政策或措施,技術進步導致的對傳統技術和產品的擠壓和替代效應,以及投資和消費者偏好的變化導致的市場變化的風險等。
同時,報告強調低碳轉型過程中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遇。開展氣候風險分析的作用除了有利于防范和規避風險外,還能幫助企業更好地識別和把握潛在市場機遇。
報告梳理了現有氣候風險分析框架與主流方法,概述了當前氣候風險定價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最新發展。
報告指出,目前被應用的大多數氣候風險評估方法主要基于情景分析和模擬的方法,也有部分是基于因子模型的方法。這些工具和方法為開展氣候風險分析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報告同時指出,氣候相關風險分析的研究和實踐目前仍處于較早的發展階段,方法學和模型仍在持續更新發展的過程中,以實現更細致準確的評估分析。
報告通過案例分析指出,早期采取積極風險管理的企業通過整體轉型計劃、轉變投資政策、積極主動披露信息、碳核算以及整合ESG體系,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趨勢的發展。
例如,研究表明在部分國家肉制品行業正面臨急迫的轉型風險,如不斷增長的碳成本、肉類替代品帶來的競爭壓力以及素食主義者的增加帶來的市場萎縮的影響。長期來看,多樣化蛋白質投資組合和增加替代性蛋白質業務的公司可以更好地抵御轉型風險,甚至提高盈利能力。
向碳中和轉型會為企業提供巨大機遇
報告總結了當前企業和金融機構在應對和管理氣候風險方面的做法。
企業方面,一是積極主動開展氣候風險分析,并對自身的氣候風險敞口進行評估,并通過開發和應用低碳技術替代傳統技術來降低風險敞口;
二是積極主動核算和披露碳排放信息,并采取綠色供應鏈管理等措施改善碳排放的水平;
三是積極主動將ESG評估納入進公司的管理體系,并持續改善自身ESG表現。
金融機構方面,一是將氣候風險納入機構整體的風險管理和業務的定價體系;二是積極調整高碳和低碳資產在投資業務中的占比;三是主動為高碳客戶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和創新轉型金融產品,幫助客戶企業實現轉型。
報告強調,積極參與信息披露計劃和管理氣候風險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和金融機構更好地規避氣候風險,也會對企業更好地抓住機遇,增強企業競爭優勢和提高投資者信心有很大幫助。
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以提升所需分析能力,收集可靠的數據,對氣候變化為企業帶來的真實影響建立可操作的基礎。
報告建議,對于企業而言,應按照標準方法,公開、透明、定期地向公眾、客戶、投資者和其他企業進行氣候風險相關的信息披露,并全面了解企業自身碳足跡情況,這是管理氣候相關風險,特別是轉型風險的關鍵先決條件。并在此基礎上制定轉型策略和實施的具體方案。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應該將氣候風險管理措施全面納入機構管理體系中,配置資源提升相關風險的分析能力;同時,應將氣候風險的定價納入到業務決策中,反映在資金成本中,并定期分析和監測金融機構氣候風險的敞口。
對于政府及監管者而言,可以借鑒已有的優秀方法和案例,因地制宜地選擇并推廣合適方法。風險意識較高和相關知識技能儲備較好的國家,應調動資源深入地開展或參與氣候風險分析和定價的前沿研究,進一步改進氣候定價的工具和方法。
孫天印博士表示:“氣候變化本身以及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努力,關乎社會的方方面面。積極評估和預判由此帶來的影響,是企業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氣候風險定價分析在全球范圍內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在亞洲很多國家,企業對氣候變化與自身業務緊密相關性的認識還比較有限,相關分析所需的知識儲備與技能還比較欠缺。氣候相關風險呈現非線性、空前性和不確定性等復雜特點,因此企業和金融機構無法依靠傳統的風險分析工具來評估氣候風險,必須采用針對這些風險類型開發的最新工具和方法。”
淡馬錫風險全球主管Robert Mainprize認為:“向碳中和世界的轉型會為企業提供巨大的機遇。作為一個資產持有者和代際投資者,淡馬錫的目標是提供長期風險調整后的可持續回報。這種回報的準確評估需要氣候相關風險建模的幫助。氣候風險分析可以幫助企業更早地識別和量化新興風險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