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銀保監局印發《2022年重慶銀行業保險業普惠金融工作要點》,制定16項工作任務加大縣域、小微、鄉村振興和“老幼學新”等薄弱領域普惠金融資源投入,優化小微金融、科創金融、三農金融、綠色金融供給,提升普惠金融可得性、適配性和精準性。
《要點》將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進一步提升普惠金融質量的突破口,以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縣域、小微、鄉村振興和“老幼學新”等重點和薄弱領域為目標,布置“開展小微信貸直達行動”“優化縣域金融資源供給”“加大脫貧地區資源傾斜”“強化新市民金融服務”四項任務。
據介紹,“穩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是當前普惠金融工作一個重要目標。為此,《要點》把個體工商戶和無需申領營業執照的個體經營者納入普惠小微信貸政策范圍,明確繼續做好延期還本政策接續,鼓勵推廣“隨借隨還”模式,落實續貸政策等各項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政策。在縣域信貸資源供給上,重點是要讓縣域資金更多用于本地。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通過“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加“防止返貧保險”的組合拳加強對脫貧戶和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對象的金融服務,因地制宜加大信貸投放幫助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針對新市民大多來自農村地區,在城市求學、生活、創業、就業等特點,結合三農、小微、學生金融服務與新市民金融服務的內在聯系,提出對新市民的金融服務要覆蓋全家人,覆蓋養老、托育等全周期。
《要點》針對金融服務產品和方式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匹配性不足等難點問題,布置了“推動重慶價值品牌提質擴面”,“開展金融支持保鏈接鏈強鏈行動”“創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創新示范區”“探索完善普惠保險規制體系”“探索銀保有機結合服務的新模式”等創新性工作,力求在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上取得突破。
據介紹,重慶銀保監局正在嘗試將金融服務視角由企業拓展到行業,到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將服務方式由信貸、保險拓展到銀保綜合服務,并期望能實現五方面目標:提升信貸保險對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和對外開放的支撐力,推出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支持工業、農業保鏈、補鏈、強鏈,探索支持農村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和鄉村建設的有效模式,推動保險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保障需求,通過銀保有機結合實現以風險分散促產業融資、以產業發展帶保險推廣的正向循環。
《要點》在普惠金融與綠色金融融合發展,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作出工作安排。布置“建設渝惠融數字普惠金融平臺”“完善綠色金融地方規制標準體系”“持續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等任務。依托“金渝網”銀政大數據互聯互通平臺,加快建設“渝惠融”數字普惠金融平臺,通過數據平臺實現信息直達、資金直達、政策直達,為大力發展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貸款提供數據保障。抓住綠色金融與普惠金融的內在聯系,完善綠色金融制度規制,將推進農業、小微企業綠色低碳轉型作為深化普惠金融發展的重要領域。此外,《要點》在深化政府與監管協同,推動信息共享,加強擔保體系、完善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等方面明確了工作措施。
重慶銀保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普惠金融是人民的金融,為人民服務一直在路上。重慶銀保監局將以“樹牢人民觀、體現人民性,站穩人民立場、服務人民向往”為普惠金融宗旨,堅持不懈、久久為功,以有效監管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尊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