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寶,一名致力于保護韭菜的保險博主
封閉在家兩個月多了,但最近心情不錯,因為這些天可轉債攤大餅的收益亮瞎我眼。
尤其是5月11號那天,從九點半開盤開始,條件單一個接一個地觸發。
因為設置了條件單觸發微信通知,所以一整天的都在被微信“騷擾”。
那感覺有點妙,又煩又期待,就像有個人時不時地用鈔票砸我一樣
有人說,我也想玩但感覺太復雜了。
確實,對于沒接觸過的人來說確實顯得很高深,但其實操作起來并不難,只要有一個師傅能教你抄兩次作業,很快就能上手。
有人問,轉債也不是剛出來的東西,為啥以前你不玩?
主要的原因是,懶
轉債主要是賺來回波動的錢,而我并沒那個時間精力盯盤,天天碼字寫文章呢。
直到后面有券商上了條件單系統,可以提前預設好買入賣出的條件,系統自動執行,省去了我很多精力。
簡單來說就是漲了自動賣,跌了自動買。
而且有的券商不僅有條件單,交易費率也低,跟轉債簡直就是天作之合。
這我才開始覺得,嗯,可以搞起了。
收益咋樣呢?
我算玩得晚了,錯過了21年年初的黃金坑,不過收益還是香,堪比港股打新
當然,歷史不代表未來,賺錢的同時也要做好挨打的準備。
很多人問能不能抄我作業。
很遺憾,我不像荔枝匯的班班有這么多人手,尤其是上手階段得手把手指導,相當耗精力。
所以暫時只能針對部分朋友開放我們【轉債飆車營】福利
之前在我這買過理財險或者準備要投保的,感興趣的話可以問問服務你的顧問。
不過最近漲得有點厲害,也麻煩呢,既快樂又痛苦。
快樂是因為在賺錢,痛苦是因為漲這么兇手上的債都在慢慢出貨,什么時候才能來個深坑加加倉
……
說到投資理財,大家別看我經常在文章里叭叭地說,其實日常生活中很少跟別人交流這方面內容,有的時候甚至還會刻意岔開這個話題。
比如別人問我買了XXX基金,現在咋辦,問我現在在投什么東西,有什么推薦?
你們以為的是我會侃侃而談然后給個建議,實際上大多時候我打個哈哈就繞過去了。
是不是有點奇怪?
其實原因歸結成兩個字就是:何苦…
一是因為每個人的投資經驗和理念都不一樣,我的邏輯不可能一下子就灌輸給別人。
別人聽是一回事,不聽并且還跟我杠又是一回事,爭得面紅耳赤的沒必要。
況且就算吵贏了,賺了錢不會給我分,虧了錢還算我頭上,我干嘛給自己挖坑
二是很多人對投資理財抱有的期望太高太高了,但我很懶,不想苦口婆心教育。
我說搞基金定投,人家嫌時間太久沒意思,我說可轉債攤大餅,人家嫌設置條件單太麻煩,我說港股打新,人家嫌香港賬戶太難辦…
得,你愛啥就買啥,炒虛擬幣都OK。
(最近爆的luan)
我的投資理念是,先確保自己能賺錢,再考慮怎么賺快錢。
就像要先學會走,再學習跑的道理一樣。
既然你嫌這嫌那,那就看你表演吧,反正市場會教育錯誤的人,同時也會獎勵正確的人。
不知道在看文章的你是不是也這樣,經常在網上跟志同道合的人暢聊投資,但生活中很少跟朋友交流這些東西。
自己賺到錢才是實實在在的,沒必要跟誰證明什么
……
最近愈發覺得,能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是個非常難得的品質。
這兩天有一個朋友吐槽,跟她合租的室友居然是一對情侶,真的接受不了。
我問為啥,吵到你了嗎?
她說沒有,但情侶怎么能跟別人合租呢。
要換做是她才不肯,至少要租一個四五十平的一居室或者是兩室一廳。
我說,人家就是想省錢嘛。
她說,省這點錢不如想想怎么賺錢。
聽了這話,一樣是打個哈哈就過去了,但我心里瞬間跟她疏遠了100米
沒跟她說我的想法,原因是普通朋友,求同存異,不能要求太高。
周末沒事跟大家吐吐槽。
一來開源和節流并沒什么沖突,一邊賺錢一邊省錢很正常也很合理。
二來我們作為旁觀者,其實不好隨意評判別人,更不好貶低別人的做法。
人家的錢,人家的生活,愛怎樣就怎樣,不犯法不妨礙咱就行。
我們并不知道別人的規劃和現狀,在上海這種地方,外環邊上一居室就要四五千一個月,兩室一廳更要五六千以上。
人家可能在一起攢錢準備買房呢,人家可能覺得每個月多吃點好吃的比住得寬敞更重要呢,人家可能家里有老人要贍養呢…
總之,誰都知道租個一居室肯定更舒服,但別人既然這么選了,就說明他們有自己的權衡。
不知道是年紀上來了還是咋了,對這種說話絕對,不會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的朋友,容忍度變得越來越低了。
而且也越來越“懶”了,懶得掰扯,你說啥就啥,但我可能會默默遠離
本文版權屬于《荔枝保》微信公眾號(lgbaoxian),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及二次修改。
轉載或合作請聯系dukept@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小寶精選劃算保險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荔枝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