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近半,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惠民保)產品也迎來了投保高潮期。自上?!皽麗{保”啟動新一輪投保以來,特別是進入6月份,廣州、天津、杭州、內蒙古、青島等地紛紛啟動惠民保參保工作。而“新市民參保”、“特藥擴容”、“CAR-T療法”等也成為了2022年惠民保的高頻詞。
據行業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隨著2022年惠民保在各地范圍的逐步擴大,截至今年4月中旬,全國已有22個省63個地區陸續推出94款惠民保產品,覆蓋人群超過2500萬,保費收入已達25億元。
對于惠民保的快速普及,行業已達成普遍共識。惠民保之所以能在國內遍地開花,不僅憑借其低保費、低門檻,同時還與各地政策強有力的支持密不可分。其最終目標是緩解人民群眾高額醫療費用負擔,并對基本醫保形成有力的補充。
盡管人們對于惠民保的熱度持續不減,但同時也看到,在惠民?;鸨谋澈?,保險公司還存在入不敷出、爭打價格戰等行業窘境。這些問題該如何突破?成為頂流后的惠民保,未來的路將怎么走?
01
2022惠民保三大亮點
近年來,上海滬惠保、北京普惠健康保、杭州市民保、武漢惠醫保等在全國多點開花,并以“惠民”定位,搭建起以基本醫保+惠民保+消費型商業醫療險+重疾險“四位一體”的多層次醫保產品體系,對于我國構建健康中國多層次健康保障體系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整體來看,2022年惠民保產品在低門檻、低保費、高保額的基礎上,還增加了更多保障內容和服務項目,“新市民參?!薄ⅰ疤匦帞U容”成為今年惠民保的高頻詞。
新市民成為惠民保重要參保人群。近日,“杭州市民保2022”首次開放新市民參保,凡是在杭州生活、有基本醫保的參保人群,就能和杭州醫保參保人一樣,享受最高320萬元保障。同時,只要在杭州繳納社保的參保人,無論目前是否居住在其他城市或者出國工作、求學、生活等,都屬于參保范圍。
此外,“滬惠保2022版”同樣將新市民納入參保人群,除了全體參加上海市基本醫保的在保人員、參加上海市市民社區醫療互助幫困計劃的人員外,在上海部分大型企業(試點物流配送、外賣快遞等保供平臺企業)工作并參加當地基本醫療保險的務工人群也可參保。
特效藥擴容為保障增籌碼。在目前推出的產品中,特藥保障幾乎成為惠民保標配的保障責任。以上?!皽荼?022版”為例,其在原有國內21種特藥保障的基礎上,增補更替已納入醫保目錄7種特藥,并擴展藥品至25種,適應癥由原來的17種擴充至23種,進一步滿足群眾急需的高額藥品保障。
(資料圖)
理賠數據顯示,“2021版滬惠?!鼻?0個月特定高額藥品責任賠付金額共5336萬元,占賠付總額6.13億元的8.7%。可見,理賠特藥責任已成為惠民保產品的剛需。
總體來看,在惠民保產品中提供特藥保障與擴容,既能切實分攤被保險人的經濟負擔,又能夠讓被保險人得到精準高效的品質治療與服務,對于被保險人的治療獲得感和保障獲得感都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CAR-T細胞療法成為今年惠民保一大亮點。2021年一款CAR-T細胞療法藥物一經推出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CAR-T療法,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是一種治療腫瘤的新型精準靶向療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幾十款惠民保和純商業保險已將CAR-T免疫細胞治療納入保障。
比如“滬惠保2022版”新增CAR-T治療藥品,提升創新藥物可及性,讓參保人能享受到前沿先進醫療技術,且0免賠額,最高賠付金額達50萬元。
此次,“杭州市民保2022”也將質子重離子療法、CAR-T療法這兩大癌癥尖端療法納入保障范圍,讓參保市民無需為抗癌治療高昂的費用擔心。
02
行業“內卷”窘境逐漸顯現
盡管當前惠民保產品大賣,但在惠民保覆蓋面持續提高、服務保障不斷升級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一方面,賠付金額大于保費收入。從各地惠民保發展情況來看,產品的共同特點是保費便宜,入保門檻較低。但隨之而來的是,有不少帶病人士和中老年群體也會投?;菝癖碓黾颖U?,這就有可能會出現超賠風險。從一些地區發布的理賠數據來看,很多地區的惠民保都在虧錢。
深圳市惠民保作為先行者,2015年至今,投保人數從400萬人增至700萬人,保費也從20元漲到39元。然而公開資料顯示,在過去的6年中,深圳市惠民保累計收取9億元保費,但賠償金額卻達到11.11億元,入不敷出。
數據還顯示,“滬惠保”2021年保費收入達8.5億元左右,但其10個月的賠付金額已超過6.13億元;廣州“穗歲康”惠民保產品,2021年參保人數約309萬人,保費收入5.94億元,近一年賠付金額達4.7億元。由此可見,多地惠民保產品都在賠錢。
另一方面,惠民保的定價競爭。在一番激烈搏殺后,已有不少企業因后續盈利困難而選擇了退出。事實上,不少惠民保產品的定價遠低于所需成本,大多都是在幾十元至上百元之間,最低甚至只需18元就能投保,超過百元的產品寥寥無幾。
從市場反映情況來看,一些保險公司在各方角逐中采取了超低定價手段,通過惠民保業務開拓新市場和吸引新客戶,再變相用低成本獲得新客。這其實是一種不良競爭的體現,擾亂了市場秩序。此外惠民保還面臨不保證續保、不同地區投保率不平衡等一系列問題。
因此,面對入不敷出和行業“內卷”現狀,想要繼續穩定發展,惠民保產品勢必會出現提高定價的情況。例如:“滬惠保2022版”的保費已由去年的115元/年上漲至129元/年,漲幅達12%。
03
保障“城墻”上的裂縫
惠民保作為低門檻高保障的產品,是相當一部分投保民眾的重要保障之一。但硬幣也有兩面性。在其具有普惠性的同時,保額低、保障不全面也是其自身存在的問題。
產品定位。保障不全面是當前惠民保產品普遍問題,有不少投保人反饋,惠民保一般只保住院醫療費和特藥,且普遍只能報銷50%至80%。而門診手術、特殊門診、質子重離子治療(除上海滬惠保)等類別,惠民保目前沒有保障;如癌癥放化療、尿毒癥透析這些常見的特殊門診,惠民保也暫不能報銷。
此外,雖然各地的惠民保都在與藥企配合擴容特藥保障,但當前種類也較為有限,一般只能報銷二十余種特藥,并沒有覆蓋所有高發重疾。以上海”滬惠?!睘槔蟾甙l癌癥所需特藥,目前只涵蓋了6種,例如甲狀腺癌、結直腸癌、宮頸癌、膀胱癌這些高發癌癥,沒有對應特藥可以報銷。
免賠金額高。一般的百萬醫療險,免賠額是1萬元,而惠民保的免賠額大多為2萬元,并要單獨計算每項保障。例如:醫保目錄內的住院醫療費,超過2萬元醫保報銷后的惠民保才可報銷,且醫保目錄外的費用還需重新扣除2萬元免賠額。
據統計,全國職工醫保次均住院費用為12657元,因此惠民保在超過免賠額2萬元可報銷的概率比較低。據市場反饋,投保客戶做完外科手術后,較為昂貴的手術耗材并不在理賠范圍之內,其花費因未達到賠付標準而最后得不到賠付。
04
如何確保可持續經營發展
實際上,惠民保作為構建多層次健康保障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其行穩致遠的關鍵是“劃清界限,明確責任”,不能將其定位成“第二醫保”。
對于惠民保如何持續“惠民”,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系副教授薛梅認為,首先,惠民保的定位應是”惠民”,可以在現在的基礎上提高城市范圍,從某一特定領域向外擴展,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城市,滿足保險經營上的大數法則,以便分散風險;其次,惠民保作為一種商業保險產品,其定價既需要技術支持,也需要數據支撐,降低價格,讓公眾投保更簡單方便;第三,保險公司要不斷提高服務、技術、合作水平,將保險中介、傭金、渠道等方面節省的費用用于疾病的防治,這也是惠民的一種體現。
惠民保作為醫療保險和商業保險之間的重要銜接,能夠改善一直以來商業保險公司缺少數據支撐的局面,也為產品設計和優化提供基礎支持。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表示,推動惠民保可持續發展,更好地發揮積極作用,還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重點要解決惠民保的逆向選擇問題、保險公司經營積極性問題、產品定位問題等。
可以肯定,惠民保無法取代常規商業醫療險。盡管惠民保遭遇發展瓶頸,但目前已陸續將CAR-T療法等超高價特藥納入保障范圍、擴大參保率和覆蓋面,對于暫時無法獲得百萬醫療或中高端醫療險的部分民眾來說,惠民保具有的低保費與高保障優勢,顯然能夠分擔部分家庭面臨重大疾病的資金壓力。
如何將惠民保中的“惠民性”進一步衍生出來?則需要社會各方繼續努力,并針對我國特殊的“家庭投保”需求制定相應的產品,降低逆選擇風險,優化理賠方式,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一站式結算服務,走向良性循環,賦能構筑醫療保障新生態。
本文版權屬于《NEW財金》微信公眾號(gh_8a11848263a3),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及二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