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在售,火熱搶購!
6月25日,大家保險迎來成立三周年,三年前,這個資產規模上萬億,但歷史包袱同樣沉重,一切都需要重新開始的險企在萬眾矚目中開拔起航,發展、瘦身、糾偏、重組、轉型……在監管和市場賦予的多重任務之下,大家保險集團廣募業界良才,重組管理團隊,在維持業務穩定的前提下,開始了謹慎的騰挪之術,逐步出清風險,并重新梳理戰略規劃。
(資料圖)
巧合的是,大家保險成立的三年,也恰恰是保險業加速轉型的三年,完成上述監管和市場任務的同時,大家保險身上又多了一項為行業轉型探路,為高質量發展時代的行業尋找新的立身之本、謀生之道的作用。
如今,三年時間過去,大家保險這艘萬億巨輪實現大船轉向,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01
大家保險這三年:管理重塑,業務轉型
作為高風險機構處置的產物,大家保險集團成立之時備受輿論關注,基本無保險能力的過去、處置風險的壓力、重新起航的難度讓業界的質疑遠遠大于肯定。
公司前身的短板是顯而易見的:保險主業根基不牢靠,產品形態和業務渠道單一;曾經嚴重依賴銀保渠道的投連險募集短期資金,用于長期性投資業務,資產錯配嚴重,業務模式嚴重偏離行業客觀規律;此外,還存在管理基礎異常薄弱,內控體系極不健全等致命問題。
對于大家保險集團領導班子而言,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這樣一個規模龐大,但薄弱的基礎上負重前行,重新創業。
成立首年,大家保險集團將任務鎖定為“破局”。一方面“破舊”,繼續推進資產瘦身,積極應對流動性風險;一方面“立新”,面對接管后原有人員的大量流失,面向業界廣募良才,業界一批業界知名保險老將及中青一代的經營管理人才先后加盟。先后加盟。與此同時,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補齊各種制度漏洞。
到第二年,在前期破局的基礎上,大家保險集團開始將精力更多的投向業務發展和轉型。在這一時期,大家保險集團在充分考慮行業現狀、公司實際的情況下,正式確定將養老作為核心重要戰略方向和突破口,按照"保險+養老+服務"的思路,全力打造"離孩子近、離醫院近、離熟悉生活圈近"的"城心養老"模式,積極探索社區嵌入式"居家養老",有序啟動"旅居養老"的新探索。
渠道改革在這一時期也深入推進,主力渠道銀保渠道開始加大業務轉型力度;在2020年12月23日,銀保監會印發《關于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后,大家人壽更是率先宣布將試水這一新模式,充分發揮此前沒有個人代理人渠道,輕裝上陣的優勢。
進入第三年,戰略明確、任務清晰的大家保險集團沿著既定路徑進一步夯實根基。尤其是在低迷的大環境下,原定的引戰計劃短時間難以達成,聚焦業務本身、持續增強實力,更加扎實基本功做好“基本面”,成為大家保險集團上下一致的看法。
大家保險集團成立三年來,通過“破局”“轉型”與“筑基”,基本實現了公司“三年打基礎、五年達轉型、十年顯成效”發展規劃中的重要一步,其前身那艘千瘡百孔的大船,在經過一系列的轉變之后,也終于從洶涌波濤中,駛回風平浪靜的海面,風險處置告一段落,一切都可以從新開始。
02
三年經營業績回到正軌:負債端個險、銀保轉型探索效果初顯、資產端開始企穩回升
明確戰略、扎實推進、持續創新,歷經三年改頭換面似的探索,今日的大家保險集團已經與前身公司截然不同。2021年,面對不確定性增強的外部發展環境,大家保險集團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負債端,大家人壽依托集團聚焦價值經營主線,大力發展價值業務增長,2021年新業務價值突破21億元,首度實現由負轉正。
作為大家人壽最主要業務來源的銀保渠道,轉型效果顯著,2019年末,銀保渠道價值類保費首次突破50億元;到2020年末達到200億元,一年翻兩番;到2021年,價值類保費收入更是達到233.3億元,排名躍居行業第二。
個險渠道轉型面臨重重壓力,為有所突破,大家人壽另辟“蹊徑”,于2021年4月,啟動了“星鏈計劃”,率先開展獨立代理人模式。同年8月,大家人壽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的首家專屬代理門店在深圳完成注冊,成為國內獨立代理人模式探索的標志性事件。
僅僅一年多時間的探索,大家人壽已率先在深圳、湖北、河南、江西、黑龍江5省市新注冊14家專屬代理門店,同時還于2022年5月推出行業首部《保險專屬代理店管理辦法》,對專屬代理人的準入、合規經營、退出等環節,進行了更加完善的規范授權。
獨立代理人模式助推下,大家人壽個險渠道加快破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大家人壽規模人力已經突破9000人,事務所624個,MDRT(百萬圓桌會議)會員173人,全年實現保費收入2.7億元。
另有數據顯示,大家人壽事務所合伙人的平均年收入達到25萬元,而2022年前5月,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人均月收入也達到了1.15萬元,人均月產能則達到5.15萬元,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財險方面,大家財險連續2年實現保費增速雙位數增長,2020年保費收入60億元,同比增長33.3%,2021年保費進一步得到提升,達70.2億元,同比增長17.8%,同時,綜合成本率顯著下滑,較2020年下降13.1個百分點。其中,非車險實現原保費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38.8%,業務結構優化明顯。
除了探索獨立個人代理人模式外,大家保險集團還將布局養老作為戰略重心,2021年,大家保險完成了“城心醫養”“居家安養”“旅居療養”等產品線布局。截至2021年末,大家保險城心產品線已在北京、天津、南昌落地5個項目,旅居療養產品線在北戴河、黃山、杭州、三亞布局4個社區,居家安養產品線在北京設立1個照護中心。
從經營效果來看,自2020年9月啟動以來,截至2021年6月底,“保險+養老”的生態鏈已經為公司累計實現規模保費25億元,積累中高凈值客戶4000余位。
資產端在大家保險集團成立后的三年時間內,也煥然一新。三年間,大家保險集團堅定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保險主業,投資收益穩健增長。
數據顯示,大家資管已經連續三年投資收益均超行業平均水平。截至2021年6月底,大家資管受托管理總資產規模8100多億元,列IPE2021全球資管行業500強全球榜單第169位,2021年全年,其第三方業務管理規模966億元,同比上升14%。
03
下注養老就是下注未來,大家加碼“保險+養老”,彼此賦能生態鏈雛形初顯
大家保險成立的2019年,恰是行業轉型提速的一年,人海戰術再難奏效、新業務價值下滑,頭部險企如臨大敵,深刻認識到業務轉型、隊伍轉型已經迫在眉睫。
打破過往,重新創業的大家保險在行業整體都在破舊立新的時刻,試圖準確地捕捉住屬于自己的機遇,“養老”和“獨代”成為大家保險身上最鮮明的兩大標簽,尤其是“養老”,成為大家保險集團最核心的戰略支撐點。
人口老齡化是百年之慮,以放眼百年視角來看,養老產業仍舊是一個朝陽產業,但某種角度上,養老社區卻不是個“好生意”,因為其投資回收期長達10-20年,投入高、回報慢,不是所有資本都有耐心。對于保險公司而言,這個問題卻迎刃而解,因為保險資金往往為長期資金,對短期回報率要求較低,其資金屬性與養老行業有著更高的匹配度,且與保險主業能夠形成更好的產業協同。
尤其是對于大家保險集團而言,其雄厚的資本實力,足以支撐其長期的養老服務資源布局;其在加拿大投資的23家養老社區,更是現成的優質旅居養老資源;對于其大力推進的獨代模式,以及在該模式下招募、培養的大量精英代理人而言,“保險+養老”的生態鏈也能有效促進增收。
彼時,伴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壽險轉型期的到來,推動“保險+養老”成為行業轉型重要趨勢,市場上已經出現兩種主流方式,頭部公司往往自建中高端養老社區,而中小公司則更傾向于輕資產的模式,引入第三方養老合作機構。
2020年,大家保險明確一條差異化路徑,以“一碗湯的距離”來重新定義養老,由城心養老切入,而后向旅居養老、居家養老等模式拓展,通過這種“輕重結合”的模式切入養老市場。
2021年底,大家保險推出專業養老品牌“大家的家”,以親情為內核,同時協調大家健投、大家置業、中國誠通、中國鐵建(601186)、國藥集團等內外部資源在醫療、運營、信息等方面構建核心競爭力。
優質的“養老服務”資源幫助獨立代理人更高效展業,賦能了大家保險的渠道發展。大家保險著力打造星鏈計劃、星河計劃,以組建績優隊伍為導向、打造保險事務所為核心、提升代理人收入為使命,推動獨立個人代理人模式探索不斷深入。
產品到位、硬件到位、人才就位,大家保險“保險保障+養老服務”的生態鏈已然初具雛形,且保險保障、養老服務彼此互相賦能,推動業務開啟正向循環,人均產能、保費規模、客戶數量不斷提升。
國內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下注養老賽道就是在下注未來,對于剛剛三周年的大家保險集團而言,如何在既有成績基礎上,繼續吸納培養績優獨立代理人,繼續培育高品質養老服務產品,繼續提升資負聯動和閉環管理效率,深化“保險+養老”的融合,無疑正是其下一步要走的路。
三年前,在行業整體轉型的關鍵時刻,大家保險集團背著歷史包袱重新上路。三年內,其篳路藍縷,不負眾望,實現了在維持公司穩定的前提下,處置風險、轉型業務、培育新模式新增長點的歷史重任,推動大家保險集團這艘大船成功調頭,與市場主流交匯貫通。
三年內,大家保險集團重拾保險初心、回歸保障本源,這期間,其累計服務保險客戶3939萬人次,累計承擔社會風險保額19000億元,為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傾盡全力;此外,其直接投資實體經濟項目達到49個,總投資額達到351.2億元,為服務實體經濟、保障民生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年,是一段時間的結束,更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在完成了破局、轉型、筑基三步走后,現在的大家保險集團已經無需惶惑,只需朝著既定方向更堅定的前行。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慧保天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