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都在尋求市場化發(fā)展,而地方有國資背景的險企表現更為迫切。
繼2021年11月做出市場化招聘總經理、副總經理等這些觸及公司經營核心的動作后,近日,北部灣財險的老總招聘工作交出答卷。
6月28日,北部灣財險發(fā)布公告稱,經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三十四次會議決議,并報銀保監(jiān)會任職資格核準,于2022年6月21日聘任王建偉為總經理,任期至2024年12月31日,同時免去王建偉臨時負責人職務。
(相關資料圖)
在此之前,北部灣財險新的高管團隊的雛形已定,多位“元老級”的副總相繼離場。隨著市場化競聘的高管團隊到位,北部灣財險又將如何通過二次發(fā)力,來收復業(yè)務失地、扭轉虧損加大局面,備受關注。
談及王建偉的此次任職,在2022年初時,其實就有預兆。
1月6日,北部灣財險發(fā)布公告稱,經第二屆董事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同意陳山辭去北部灣財險總經理、首席投資官職務,并指定擬任總經理王建偉為北部灣財險臨時負責人,待其正式取得監(jiān)管部門任職資格核準批復后正式聘任。
這份公告的發(fā)布,向市場宣告了在經過2個月的招聘后,北部灣財險找到了“合適的”市場化人才。而王建偉最新正式任職,意味著真正當家擔起了經營的重擔。
資料顯示,王建偉,1971年9月出生,曾先后擔任華安財險副總裁兼浙江分公司總經理、中民瀚丞保險經紀副總經理等職務。
在華安財險任職期間,王建偉曾擔任戰(zhàn)略規(guī)劃與品牌管理部(籌)總經理助理、戰(zhàn)略發(fā)展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山西分公司副經理(主持工作)、福建分公司總經理,副總裁任職期間在2012年12月到2017年二季度。在加入華安財險之前,他曾先后在湖南財經學院金融保險系、湖南大學金融學院任教。
從其工作經歷看,王建偉出身學院派,隨后經過保險公司的磨練,對財險市場發(fā)展規(guī)律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如今,轉入北部灣財險這家成立即將10周年的險企當家,無論是對王建偉還是對北部灣財險來講,都是新的開始。
其實,除王建偉外,北部灣財險在管理層方面,進行了更多高管的調整更替。
例如,2022年2月28日,經北部灣財險第二屆董事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同意王樹軍辭去常務副總裁(副總經理)職務; 同意農永堅辭去副總裁(副總經理)職務;同意韋軍輝辭去副總裁(副總經理)職務;同意朱漢寧辭去總裁助理(總經理助理)職務;同意李春萍辭去董事會秘書職務。
與此同時,同意聘任寧園園為北部灣財險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同意聘任蘇萬治為副總經理;同意聘任農永堅為總經理助理;同意聘任宋佳佳為合規(guī)負責人;同意聘任楊敏為審計責任人。
以上人員中,有的屬于新進人員,有的則是職位發(fā)生了改變。例如,楊敏為新晉升人員,此前任北部灣財險稽核審計部員工、稽核審計部副總經理、第二屆監(jiān)事會職工監(jiān)事、臨時審計責任人等職務;而農永堅則是從副總裁職位變?yōu)榭偨浝碇恚K萬治職位沒有發(fā)生變化。包括陳山在內離開的高管多為在公司初創(chuàng)期的“元老”。
談及這場人事的變革,其實早已在謀劃中。據悉,自2020年開始,來自北部灣財險股東方“要堅持市場化原則,推進機構人事改革”的建議一直在持續(xù)。
2021年7月,廣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煉在到北部灣財險調研時,又一次就北部灣財險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其中就包含“加快推進機構人事改革,堅持市場化原則,以更大力度推進總部去‘機關化’和分支機構改革各項工作,建立健全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落實經營層契約化管理制度,大力挖掘、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著力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等要求。
2021年時,北部灣財險也進行了董事會的換屆。當年5月,黃英釗被免去董事長職位后,時任總經理陳山代行董事長職權近4個月,直到2021年9月,秦敏成為北部灣財險的新一任董事長。
而借此次市場化變革之際,北部灣財險的董事會成員也有了更大的變化。例如,寧園園、王孔莉、莫子華、蘇宏偉、林琳、蘇華興、何軍容、張小峰、陳輝、盧家球、薛有冰均是經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任職資格仍待監(jiān)管核準。上一屆留任的包括陳俊愷、羅長蘭、邵法煥。
北部灣財險革新顯得徹底而迫切,一方面是順應高質量發(fā)展的趨勢,另一方面也來自于自身經營的現狀。
據悉,自2013年北部灣財險成立以來,其保費規(guī)模增長迅猛。自2016年以來,北部灣財險已經走上扭虧為盈的道路。但在2021年,北部灣財險又陷入了虧損之地。
2022年第一季度,其保險業(yè)務收入為8.37億元,凈利潤為-0.95億元。而且,從綜合成本率看,2022年第一季度為113.02%。從風險綜合評級看,北部灣財險從2021年第三季度的A類降為2021年第四季度的B類。
從償付能力來看,北部灣財險的核心償付能力與綜合償付能力在一季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不過是以犧牲實際資本和最低資本為代價所換取的。對于兩種資本減少,北部灣財險解釋,由于第一季度經營呈虧損狀態(tài)、新舊規(guī)則更新等原因。
為了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北部灣財險還列出了三個方面的改進措施:
○ 積極進行業(yè)務結構調整,加強承保管控力度,提高理賠服務質量,壓縮各項費用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 加大應收保費清收力度,減少應收保費對公司實際資本占用。
○ 積極推動通過發(fā)行資本補充債等多種方式增加公司實際資本。
不過,要說到具體的業(yè)務層面,或許是留給當前管理層的重要課題。
從業(yè)務結構看,如其他身處瓶頸期的財險公司一樣,北部灣財險的車險業(yè)務依舊占大頭,且承保利潤不容樂觀,這或許也是公司盈利難上臺階的重要原因。隨著市場化人才的到位,如何利用好“市場化”機制改變這一狀態(tài),其實是一項不小的挑戰(zhàn)。
北部灣財險曾表示,未來五年將構建立足廣西,輻射華南、西南、中南的服務更優(yōu)、實力更強的機構服務網絡。業(yè)務層面,也要堅持效益導向,強化創(chuàng)新意識,加快向專業(yè)化、精細化、集約化轉型,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fā)展道路。
目前,北部灣財險四川分公司正在籌建中。既要實現機構擴容,又要實現業(yè)務增量,這對資本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資本金的籌集方面,北部灣財險一度遇到難題。
據悉,2021年11月,中恒集團(600252)曾發(fā)布公告稱,擬利用自有資金認購北部灣財險即將發(fā)行的“2021年第一期資本補充債券”,認購金額不超過1億元,投資期限不低于五年。與此同時,中恒集團還擬參與北部灣財險的增資擴股計劃,以不超過4.5億元的出資金額認購北部灣財險不超過3億股的股份,增資成功后,中恒集團將持有北部灣財險股權占比16.66%。
然而,這份“認購”卻遭到上交所問詢,也導致了這場認購“流產”。對于北部灣財險而言,亦失去了一次增資“補血”的機會。
事實上,北部灣財險曾在成立短短一年時間內有過一次大手筆增資,即由2013年時的6億元增至2014年的15億元,在接下來的八年多時間里一直沒有完成增資計劃。在直接增資遲遲未果之下,北部灣財險正在謀劃下一步的發(fā)債增資。
北部灣在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就提出,公司預計于2022年第二季度對外發(fā)行用于提升償付能力的資本補充債5.5億元。
新的管理層,一方面需要考驗償付能力問題,做好發(fā)債增資準備,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斷優(yōu)化業(yè)務結構,把控各種風險敞口,擴大規(guī)模改善盈利,在第三屆董事會期滿時交出一份好的答卷,壓力與挑戰(zhàn)并不小。
長按關注,精彩呈現
長按關注,隨時溝通
投稿有酬·爆料必謝
344236809@qq.com
一周回顧
國任財險再補血30億!新3年換人換打法,直指“創(chuàng)新型+科技型”!
漠視條款費率亂象?地方監(jiān)管局再亮劍,責令7家財險限期整頓!
“中國保險這十年”② | 評論:轉巨石于萬仞,乘輕舟于萬重!
大家保險三周歲"慶生"!透過700億保費,看獨代星鏈與養(yǎng)老生態(tài)鏈!
信泰人壽變局:譚寧角色轉換!“從總經理到董事長”挑戰(zhàn)有多少?
國壽壽險如何打造更有“人情味”健康險新品?“惠享福”告訴你!
“中國保險這十年”①| 金融改革亮十年成績單,保險業(yè)拿下多少分?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A智慧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