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見證了成長,帶走了青春和年華。隨之而來的,是身體日漸衰老,記憶也在悄悄流逝。其實,偷走記憶的不一定是歲月,也可能是疾病,比如——阿爾茨海默病。
一句“老伴兒”讓賈奶奶潸然淚下,她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再聽到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賈爺爺叫她。賈爺爺抬起布滿皺紋的手,輕輕撫摸賈奶奶的臉,像是為她拭去了淚,倆人笑了,他們的女兒也笑了。
當初,女兒將父親送到養老社區,僅僅抱著千分之一的希望,覺得父親在專業機構也許能得到更好的照顧。如今,父親的情況真的有所改善,甚至久違地親昵呼喚母親,這讓她倍感驚喜。
(資料圖片)
“老伴兒!”面對醫生的詢問,賈爺爺的手微微抬起指著身邊的妻子。
這句不太清晰的話,驚呆了女兒。在她的印象中,父親自氣象局退休后,賦閑在家。他開始健忘,漸漸變得不愛說話,雖然還記得自己和母親,但因病痛早已說不出完整的長句。
每每提到那段時間,她總心有遺憾,覺得沒有照顧好父親。在患病后,賈爺爺脾氣也變得不好,拒絕吃飯,拒絕洗澡,拒絕照護。
對此,女兒束手無策。偶然的機遇下,她了解到現在有專門的認知癥友好社區,經過一番考察后,她決定將父親送到一所距家僅15分鐘車程的養老社區。
之所以選擇這家,女兒直言,是看中了他們的專業性。
據她了解,這里融合了RC(加拿大規模最大的連鎖養老集團之一Retirement Concepts)成熟的護理服務體系及全球最新醫護研究成果,不僅在團隊建設上引入北美HCA(健康照護師)培養體系,還針對認知癥照護,應用了國際前沿技術,創新研發認知功能篩查、輕度認知障礙干預及公眾觀念革新等服務。
如此的超強配置,再加上位處城市中心、醫療資源可靠、離家近等優勢,讓女兒下了決心。
就這樣,賈爺爺住進了養老社區,入住的前幾天,他非常抵觸,不肯進食。女兒和母親看著干著急,卻毫無辦法。
護理團隊在認真觀察和記錄后,發現賈爺爺有假牙和牙齒松動的問題,咀嚼食物非常不便,但又無法表達。對此,護理團隊提出了糊狀飲食、加餐補充、心理引導的方案。女兒半信半疑,然而實踐一段時間后,她發現父親不僅不排斥護理團隊了,還每一餐都吃得很干凈。
面對賈爺爺洗澡的老大難問題,護理團隊認真分析了原因,并梳理生活習慣,列出了配合情緒、提前保暖、洗澡洗發步驟等諸多細則。
女兒在看到護理方案后,不由感嘆道:“辭職在家照顧我爸半年多,我都沒發現他下午2點情緒最好。而且洗澡還要提前泡腳,上下身分開洗,這個我真的沒想到,他們太專業了。”
針對賈爺爺夜間反復起床的問題,護理團隊提出由專業人員坐床邊陪同的方案,讓賈爺爺拉著手入睡,以增加他的安全感。后期,護理團隊發現,賈爺爺喜歡小嬰兒,便特制了一個睡眠玩偶,現如今,賈爺爺已經可以在玩偶的陪伴下安然入睡了。
解決了舊問題,護理團隊又開始攻克新難題——阿爾茨海默病的攻擊行為。
這個問題,在女兒看來是個大難關,照她的話講:“不知道什么時候,我爸的情緒就起來了,很多時候我們都非常無奈。”
面對大難關,護理團隊經過細心分析,拿出了一份《賈爺爺認知癥照護服務細則方案》,其中清晰地標注著,賈爺爺亂扔東西是因為右腿膝關節常年疼痛,不愿意站立和行走,久而久之情緒堆積,就出現了攻擊行為。
找到原因后,護理團隊“對癥下藥”,給出了詳細的解決方案,細化到站立幾秒需要攙扶、站在什么方位最舒適、如何轉移注意力等。
有了細致到位的照護,賈爺爺半年時間胖了不少,腿上也有了力氣,平日還會在護理團隊的陪同下多走兩圈。
女兒和老伴兒也經常會來陪賈爺爺,她們發現父親臉上笑容多了,不再發脾氣,還能說些短句表達情緒,對此她們倍感欣喜。
提起這家社區的名字,女兒感到由衷的欣慰,大家的家·北京友誼城心社區。
在這家社區里,像賈爺爺這樣的長者還有很多,他們在經過照護服務后,各項情況都有好轉。而這樣的服務,不僅讓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生活得更舒適,更有尊嚴,也解決了每一個患者家庭的難題。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家的家是大家保險專業養老品牌,除了認知癥照護服務外,大家保險已于近日正式發布了康養服務體系,包含“醫療、康復、護理、康樂、旅行、安居、膳食、療愈”八大服務,并著重打造“醫康護”三大服務能力護城河。
“大家的家”或許代表了很多中國養老企業的前行方向,希望通過自身的專業和探索,讓中國民眾享受到尊嚴、品質、有意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