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寶,一名致力于保護韭菜的保險博主
(資料圖片)
前段時間回了趟廣州,聽老媽說自己的退休生活基本不用愁了,有退休金,有增額終身壽,還有以前買的分紅險也能領錢…
我一聽來勁了,倒不是惦記她的錢,而是印象中老媽確實有份分紅險,但具體是啥一直沒仔細看過。
畢竟這產品已經交完了,退保不劃算。
在家閑著也是閑著,翻出來分析一波,正好也可以借這個機會講講怎么看保單,怎么計算手上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
產品叫「福X金尊兩全保險分紅型」。
很多人說:我一看到保險就頭大。
可以理解,厚厚的一本合同,里面成千上萬個字,七繞八繞的根本無從下手。
逐字逐句地看換誰都難頂,但作為專業人士悄悄說,我們其實是有竅門的
要想看懂一份保單,首先看保單首頁。
除了看投被保人信息之外,主要是確定保單的保障期限(持有期限),繳費期和每年的保費。
畢竟像這類產品,我們是把它當理財產品來算收益率的。
要是連投入了多少本金都不知道的話,還算個錘錘
涉及一些個人信息沒展示全,
總投入是:1萬*5年=5萬元。
其次,看條款中的保險責任,主要是看這個保單怎么領錢。
以我媽這份保單為例,主要有三筆錢可以領,分別是「生存保險金、滿期保險金和身故保險金」。
其中重點在于前兩項,這是活著的時候可以領的。
而身故保險金則是在保障期內去世了,才能領的,不管它。
按照合同的約定,生存保險金是每兩年領取一次,每次領基本保額的10%。
那基本保額是多少呢?
條款上面有寫,保單載明的,也就是保單首頁展示的金額15990元。
每兩年領10%,就是每兩年領15990*10%=1599元,直到75歲截止。
生存金搞明白,再看滿期保險金就簡單了。
75歲的時候保單over可以領滿期保單金 = 所交總保費=1萬*5年=5萬(不計利息)
如此一來,整個產品的現金流情況基本清晰。
唯一不確定的是,最后一年期滿的時候是
只領 滿期保險金,
還是領 滿期保險金+當年的生存保險金。
懶得跟業務員打交道,估計他早就記不得了,兩種情況都算算吧——
現金流一填,IRR公式一套,結果就出來了,分別是1.64%和1.71%。
是的,你沒看錯,這就是這份保單按照復利計算的年化收益率
當然,這個產品還有分紅權益,APP查了下歷史記錄,從2011年到2022年的都能看到。
因為2022年之后的分紅情況還不確定,所以只能根據前幾年的情況算個平均值(775)來進行假設。
疊加上分紅后算出來的年化收益率是這樣——
看著還馬馬虎虎,不過要實現它的概率比較低,因為現在已經進入利率下行的通道。
保險公司為了保證自己的收益,即便業績好,也不會大方地把盈利都拿出來分。
他只要維持市場的中等水平,面兒上能過去即可。
這也是我不建議大家選擇分紅型的原因,畢竟分多分少,全由保險公司自己說了算。
什么‘可分配盈余的70%’,文字游戲罷了。
(回顧戳《分紅險的坑》)
所以算下來,這基本就是一個持有期為35年,收益在1.64%~3.22%的保本理財。
作為大公司的產品來說,說不上很爛,但作為一個10多年前的老理財險居然還打不過被降息過預定利率的晚輩,實在不應該
……
都說現在的產品好,現在的產品簡單,收益還好,到底是為啥呢?
以目前最推薦的金滿意足和頤悅無憂為例——
同樣的,每年交1萬,交5年,總共交5萬。
持有滿6、7年,過了保單增值期后,隨時可以通過減保取現的方式,部分或全部領取現金價值里的錢。
比如持有滿10年,頤悅無憂的賬戶現金價值為65233元,可以領3000元,可以領8000元,還可以一次性取光,悉聽尊便~
因為不存在不確定的“分紅”,所以要算IRR和對應單利的話就簡單了。
以持有10年為例,IRR是3.37%,轉換成單利是3.92%,吊打國債和大額存單。
不過癮?
兩個產品都能持有一輩子,用同樣的方法,把后續情況也算出來展示下:
注意,這都是只要持有夠對應時間就能100%達到的,保本保息~
不像我老媽買的分紅險,后續分紅不確定。
所以這也是近些年分紅險沒落的原因,有保本保息收益更高的,誰買那不確定的?
喜歡這類保本保息產品,接受6年持有期的,可以讓顧問老師手把手規劃預約顧問
……
另外,也有些讀者像我一樣,發現父母曾經買過‘垃圾’保險,咋辦呢?
這就得一事一議了,像我老媽這份還是保留會比較合適。
因為保費已經交完了,處于領取年金的階段,現在退保,現金價值很低,不如放著慢慢領。
而有的保單可能才剛交一兩年,未來還有很長的繳費期,經計算確定后續收益非常差的話,則可考慮及時止損。
這就好比找對象,剛談戀愛沒多久就發現對方明顯是個坑貨,趁早分了換一個。
但要是已經領證甚至有孩子了,只要沒有什么原則性問題,就算不太優秀,一般也會選擇繼續把日子過下去
OK,想確定自己有沒有必要跟老保單“分手”的,戳預約顧問
本文版權屬于《荔枝保》微信公眾號(lgbaoxian),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及二次修改。
轉載或合作請聯系dukept@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小寶精選劃算保險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荔枝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