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隨著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深入,在給人們帶來更多便利的同時,也讓部分老年人被“數字鴻溝”擋在門外。為滿足社區老年群體金融需求,提高的防騙意識和能力。9月8日上午,由國華人壽公益基金會、國華人壽上海分公司、浦發銀行楓涇支行、新民晚報及楓香居委會聯合舉辦的“春燕行動之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在楓涇鎮楓香居委會老年活動室舉行。
早上8點半,居住在周邊的居民早早來到活動現場。針對老年群體金融知識少,金融安全意識薄弱等問題。來自浦發銀行楓涇支行的徐行長用生動的反詐事例向大家普及新型金融詐騙等居民關心的熱點信息,并詳細講解了各類金融安全知識?!罢娴牟荒茇澬”阋?,天下哪里會掉下餡餅,只會掉進騙子的陷阱里?!爆F場聽了講座后的居民劉阿姨感慨的說道。
“和我們人一樣,人民幣也有‘身份證’。原來人民幣上后3位數字可以起那么重要的作用?!本用裢趵喜f。老年群體在日常生活中偏愛使用現金支付,真假識別能力較弱。通過識別真假幣現場教學讓廣大老年朋友掌握相關識假小技巧,避免在購物買菜的時候收到假幣,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與此同時,為了給老年群體提供安全舒適的金融服務,浦發銀行楓涇支行為老年朋友篩選了合適自己的理財咨詢服務。
此外,在活動現場楓香居委會不僅提供了量血壓等便民服務,還邀請社區民警開展以防電信詐騙為主題的宣傳。通過發放宣傳單的形式,向居民詳細介紹了典型詐騙的常用手段以及如何防范電信詐騙。結合身邊的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為大家分析了不法分子各種行騙的手段和途徑。提醒廣大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凡是接到快遞理賠類短信或電話、陌生人要求轉賬、中獎等短信電話,要做到“不輕信、不轉賬”,謹防上當受騙。
楓香居民區黨支部書記金頌軍表示,通過此次活動,有效增強了居民群眾識騙防騙觀念,全面提升了居民群眾的知法、守法意識,切實筑牢轄區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