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利率整體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低利率已成為市場的常態。
相對于單一資產所面臨的高波動,多元資產配置不僅能夠分散風險,同時也能夠爭取實現收益來源的多元化和靈活性,這也與養老金追求長期穩健增值的特性是相吻合的。
多元配置是養老投資獲取較好投資回報的重要驅動力,他認為相對成熟的養老金,需要從全球視角出發去投資,將全球各類的資產都納入考慮范圍內,通過投資于一籃子相關性較低的資產,以構建一個多元、分散化的組合,這不僅能夠有效的分散風險,同時還能夠爭取實現收益來源的多樣化。
某種程度而言,低利率所對應的是人口老齡化,尤其是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這會給養老金投資帶來巨大的挑戰,其中最大的難點之一就是平衡投資組合的現金流,需要管理人在盡量做好中長期投資收益時,還要考慮短期的現金流的壓力,因為需要面臨逐漸加大的養老金償付壓力,這無疑增加了投資組合的管理難度。
對于如何破解當前國內養老金投資面臨的挑戰,首先需要擴大養老金的規模,同時在結構上也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推動第二、第三支柱的建設,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養老保障體系。總體上看,當下國內的養老金的體系,仍然是以第一支柱為主,但是在養老金需求逐漸增加的背景下,未來的供給將會面臨比較大的壓力,因此需要進一步增加第二、第三支柱所占的份額。
參考海外成熟市場的經驗,完善的制度在養老金體系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稅收優惠政策,極大的推動了第二三支柱的發展。當前,在大力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稅收優惠制度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無論是力度還是覆蓋范圍,都需要進一步的擴大,而且也需要視情況做具體的調整,才能更快的推動第三支柱的發展。
同時,考慮到當前我國養老金行業的發展階段,以及養老規劃的長期屬性,養老金投資產品的種類,比如持有期、業績考核等都需要不斷完善,尤其要用長期視角去設定業績考核指標。據他觀察,如果業績設定周期過短,會導致基金經理投資行為變化,使其過度的專注于短期業績,更容易出現追漲殺跌,不利于長期投資目標的實現。
同時,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對于投資的收益和風險有著不同的偏好。年輕人有著更高的抗風險能力,能承受更高的波動;臨近退休的人,更注重資產的安全性,適合較為穩健的投資產品。
從生命周期的的角度出發,根據不同人群的特性,豐富和完善養老產品的設計,比如增加風險投資的種類,這能夠提供更加有競爭力的長期收入。在海外市場,高風險資產在養老組合中的比例相當高,在某些場景下,甚至可能超過一半,這與養老金投資的長期屬性是相匹配。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金證研。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