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觀 |聚焦保險創新
(資料圖)
Signify Health是一家醫療保健平臺,利用先進的分析和技術和全國醫療保健提供商網絡,創建一種基于價值的支付模式,這種模式以醫療保健行業內兩個細分領域為基礎,一個是個別護理,另一個是家庭健康評估(IHE),這兩個領域也構成了健康險發展的新方向。
美國健康險市場競購從不停歇。八月下旬,據彭博社報道,亞馬遜、聯合健康以及CVS都在競購家庭健康服務供應商Signify Health。
就在前不久,亞馬遜剛下場收購了經營線下醫療診所并提供遠程醫療服務的巨頭One Medical,被解讀為在醫療保健領域的重要布局。這一次,亞馬遜在間隔如此短的時間內再出手。
據彭博社報道,聯合健康對Signify的最高出價超過每股30美元,而亞馬遜的出價緊隨其后。
受此影響,8月22日,也就是消息宣布的當天,Signify Health股價在盤前交易中飆升36.8%至29美元,公司市值達到68億美元。
最終,醫藥巨頭和健康保險公司CVS Health贏得了這場競購戰。9月5日,CVS Health和 Signify Health已達成最終協議,根據協議,CVS Health將以每股30.50美元的現金收購 Signify Health,總交易價值約為80億美元。
獲得三家巨頭拋來的橄欖枝,Signify Health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據悉,Signify Health重點關注居家醫療保健,但并不是典型的服務提供商,而是通過為保險公司提供居家評估和聯邦醫保捆綁支付這兩塊核心業務,致力于提升居家護理的效率,其客戶包括健康保險公司、政府和私人雇主、醫院運營商和醫生團體。
01
另辟蹊徑:Signify Health推動健康險兩大創新
兩大核心業務:捆綁付費模式和家庭健康評估
Signify Health是一家醫療保健平臺,利用先進的分析和技術和全國醫療保健提供商網絡,創建一種基于價值的支付模式,這種模式以醫療保健行業內兩個快速增長的細分領域為基礎,一個是個別護理,另一個是家庭健康評估(IHE)。這兩個領域也構成了Signify Health的兩個核心業務。
基于個別護理的付費模式對于患者在某一護理期間所接受的所有或大部分服務,如外科手術、特殊情況或住院的其他原因,進行捆綁付費。
與這一業務對應的是,Signify Health參與了CMS的一種創新支付模式,運營著一個捆綁支付模式BPCI-A,為Medicare按服務付費(Medicare FFS)計劃提供服務。
具體來看,Signify直接與CMS簽訂合同,并負責與醫療保健提供者合作開發和監控BPCI-A護理方案,通過這些合作伙伴,Signify協助遵守CMS規則和計劃要求,并提供一套分析、技術和急性后管理服務。
Signify在招股書中表示,顯示,作為BPCI-A的最大召集人,按所管理的事件數量計算,Signify參與BPCI-A超過6年,在護理行業享有領先地位,根據發布招股書時的估計,該公司已將在BPCI下管理的護理次數從2014年的約2.4次增加到2019年的約21.5萬次。
2019年,其捆綁支付平臺管理了61億美元規模的BPCI-A項目。雖然某些BPCI-A項目下的捆綁支付計劃于2019年最后一個季度啟動,但是與其供應商合作伙伴的歷史表現相比,急診室出院的次數增加了15%,再入院率降低了約10%。此外,其移動供應商網絡在2019年進入了超100萬個家庭,評估了Medicare Advantage和其他管理式醫療計劃的這些用戶。
Signify的另一塊業務是IHE。IHE是由臨床醫生在家中進行的健康評估,目的在于支持支付者參與Medicare Advantage和其他政府管理的管理式醫療計劃。
通過CMS,Medicare基于Medicare FFS計劃的歷史支出,根據受益人的Medicare風險調整因子(Medicare RAF)進行調整,每月向每個受益人支付私人健康計劃費用。基于這一點,Signify提供給健康計劃客戶的IHE服務可用于支持RAF分數,從而支持CMS的付款調整。
其招股書中的數據顯示,Signify為50大Medicare Advantage計劃中的26個提供服務,每年開展的IHE數量從 2015年的約39萬次增加到2019年的近110萬次,復合年增長率為28.9%。
在這一細分業務領域,2019年,Signify的頂級健康計劃客戶貢獻了超過90%的年收入。該公司也在通過更多合作,增強其家庭和社區服務部門的能力。例如,該公司與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家大型健康保險公司合作開發了IHE+ 解決方案,隨后將其納入為所有客戶提供的更廣泛產品中。此外,該公司還與一些大型健康計劃合作,擴展IHE 產品,服務于他們的 Medicaid 人群。
根據其兩大核心業務,Signify 開發了兩類解決方案,一類是家庭和社區服務,包含診斷和預防服務、IHE、社會護理協調;另一類是捆綁護理服務,包括BPCI-A、雇主、健康險公司、責任醫療組織ACO、轉移到家服務、TPA以及復雜護理管理。截至2020年9月30日,Signify 的數據框架包括大約3500萬會員的數據。該公司的兩個部門都由一個高級分析團隊提供支持,負責構建決策支持算法和預測建模,對客戶進行內部和外部的全面監控和報告。
為了完成上述業務,Signify Health建立了一個包含三類醫療保健供應商的全國性網絡,涵蓋數千名高技能的醫療專業人員。
第一類是由近9000家認證提供者組成的靈活移動網絡,主要部署在個人家中和急性后設施中,收集關鍵患者數據、評估個人健康狀況并通過IHE協調護理;
第二類是一個全國性的醫院和醫生網絡,其中包括3,500個基于價值的提供商站點,這些站點參與了由聯邦醫療保險計劃、健康計劃、雇主和其他付款人運營的支付計劃;
第三類是一個由200個社區組織和200名臨床和社會護理協調員組成的網絡。
初創公司的范本,多年發展后終盈利
2018至2021年,Signify Health的總收入分別為3.379億美元、5.018億美元、6.106億美元以及7.734億美元,分別增長了48.5%、21.68%以及26.7%,整體而言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Signify Health的收入構成包括三項。第一,行政服務費和參與BPCI-A支付模式產生的部分節省,對應的是Signify的第一類業務,即基于個別護理的付費模式。第二部分是開展IHE和虛擬IHE后從健康保險公司獲得的費用;第三部分是從健康險公司、衛生系統、政府機構和生物制藥公司獲得的各種服務費用,包括責任護理組織的急性后護理管理、SDOH管理、復雜的護理管理和護理人員支持服務。
費用方面,整體而言呈現出上漲趨勢,但是上漲服務在2020和2021年有所下降。2019年的費用為5.106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了47.91%。后兩年的增長率分別為16.14%和23.1%,大大放緩。
2019年,Signify Health凈虧損2850萬美元,比 2018年的凈虧損2890萬美元下降了1.38%。而后,凈虧損大幅下降,2020年僅為1450萬美元,而在2021年,該公司實現了扭虧為盈,凈利潤為990萬美元。
02
對保險公司的優勢
從Signify的業務來看,基本上離不開美國的聯邦醫保產品。實際上,其兩大核心業務也為參與聯邦醫保業務的健康險公司帶來了一定的優勢,某種程度上指向了美國政府業務聯邦醫保的未來發展,同時也為更廣泛的商業健康險市場帶來了發展思路。
第一點,Signify的居家評估業務,細化了健康計劃的護理環節,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在美國健康險市場中,居家護理已經發展完備,不僅CMS有一套針對聯邦醫保對居家護理付費的詳細框架,同時市場上的參與者也是積極開展業務。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居家健康中,大部分參與者往往聚焦于提供護理服務,例如,聯邦醫保承保的范圍就包括了專業護理服務;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和語言病理學服務;家庭健康輔助服務;醫療社會服務;以及醫療用品。
考慮到美國居家護理市場的最大支付方是Medicare和Medicaid,私人健康險報銷的部分很少,因此,大多數居家護理機構提供的服務也局限在政府業務的范圍內,即所謂的各種護理服務。保險公司作為支付方,可采購的護理服務供應商很多,但由于都是各種護理服務,因此很難有差異化,保險公司想要的價值也并不能得到全部滿足。
相比之下,Signify提供的是家庭健康評估服務,即Signify網絡內的醫師、執業護士和醫師助理來到患者家中,評估和捕獲醫療、行為和社會護理需求,平均時間比典型的初級保健預約長2.5倍。也就是說,臨床醫生在來到患者家中時,除了評估患者的身心健康,更會通過了解會員的家庭環境以及阻礙用戶獲得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SDOH),例如多久去一次藥房,如果找到初級保健供應商,并將這些數據發送給會員的健康險公司,從而解決護理差距。
Signify將醫療以及醫療之外的各類護理需求整合成一塊完整的服務,專門像保險公司提供,而不是像有些健康險公司那樣,考慮到了這些因素,但是把這些包含在健康險計劃中,很有可能出現遺漏和疏忽的情況。因此,Signify的這塊服務非常差異性,是現在健康險公司需要的。
第二點,該公司支持的捆綁支付模式,是CMS創新中心推行的一種基于價值的支付模式,是最新的報銷模式,也代表了健康險公司的參與需求。
自從提倡價值醫療以來,CMS推行了多種新型支付模式,包括通過醫療保險共享節省項目(The Shared Savings Program)引入的責任醫療組織ACO和Pioneer ACO模型以及Signify業務涉及的捆綁支付BPCI-A。
由于推出的時間較早,前一種創新支付模型被討論眾多,且這一領域已經聚集了諸多初創公司,致力于為健康險公司提供技術和護理。例如,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提倡價值護理的初級保健醫生平臺Aledade完成了1.23億美元E輪融資,估值達到31億美元,在低迷的保險科技融資市場上,證明了價值護理的價值。
相對而言,捆綁支付BPCI-A的推出時間相對較短,開展這類業務的公司相對較少,而在CMS政策以及控費降本的驅動下,保險公司有足夠動力參與這一支付模型,因而在當前需求相對旺盛的市場上,Signify成為保險公司的剛需。我們認為,這也是聯合健康、CVS以及亞馬遜都想要并購Signify的原因。
目前,Signify的競購戰已經落下帷幕,聯合健康、亞馬遜以及CVS對Signify的追捧凸顯了健康險市場對以Signify為代表的精細化、創新支付模型的需求和認可。
除了美國聯邦醫保,Signify代表的這種趨勢必定會逐步拓展到商業健康險市場,在這一點上,無論是美國商業健康險高度發達的市場,還是其他以政府醫保為主的國家,都是一樣的。健康險市場未來的發展,需要的是創新的支付模型和精細化發展。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保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