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觀 |聚焦保險創新
壽險長護險責任轉換未來發展如何,不妨先看看美國的先行經驗。
10月25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決定自2023年1月1日起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經營普通型人壽保險的人身保險公司均可參與。
(相關資料圖)
《征求意見稿》及其配發的《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規則》對疾病范圍、責任轉換辦法等一系列事宜做了大致的規定。
針對這一通知,行業內的一個觀點是:利用人壽保險的存量準備金開展轉換業務,不僅可以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的長期護理保障需求,也是有效增加商業長期護理保險供給的路徑。
目前,這一壽險與長護險責任轉換處于監管發布試點、尚未正式開始實施操作的階段,一切都不甚明朗。我們將從美國的經驗,去看看這類壽險與其他險種責任轉換的整體情況以及發展現狀,具體的產品形態,以期為國內的具體實施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01
從長期護理保險到混合保險
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長護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和國內一樣,美國市場上的長護險發展也經歷了跌宕起伏,最終形成了當前的格局。
長期護理保險的崛起與崩潰
總的來看,美國的長護險市場大致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繁榮和隨之而來的崩潰。
美國私人保險公司在1970年代開始提供長期保險,此后到2000年左右,長護險的銷售額一直穩步上升。2002年,長護險市場達到鼎盛時期,數據顯示,在一年內,大約有75萬人在成功購買了長期護理保險。
在這之后,盡管60至69歲這一主要購買人群在美國人口中的比例迅速擴大,從2010年的9.5%增加到2018年的11.4%,但是長護險的銷售額急劇下降,到2018年,投保長護險的消費者人數已經暴跌至5.7萬,所售出的獨立長護險保單數量僅為約6萬份,較2002年的鼎盛時期相比,收縮了十倍以上,較2017年下降了13%。
長護險投保人數趨勢 來源:LIMRA
對于這種下降,美國線上媒體The American Prospect的Alexander Sammon表示,造成這種趨勢的一部分原因是保險業的嚴重定價錯誤,嚴重低估了此類計劃的成本。低價的保費,加上巨額的賠付,因此保險公司不得不采取提高保費、提高拒保率、甚至是退出市場的舉措。
一方面,保險公司通過提高拒保率,控制保單銷售的規模。根據美國長期護理保險協會的估計,在申請長護險保單的70歲以上人群中,有44%到51.5%的人被拒絕。在60至65歲之間中,有三分之一被拒絕。甚至在50多歲的群體中,也有21%的人會被拒絕承保。
同時,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退出長護險市場。數據顯示,2000年,有100多家保險公司提供長護險保單,而到了2020年,則只有約12家供應商。
大量公司退出市場、保險費率飆升、拒保率高、索賠金額不斷上升,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長護險作為一種單獨的產品,再也難以為繼下去。
衍生出的多樣保險產品
長護險從巔峰到破滅,倒逼市場進行產品創新,將長護險與其他險種組合在一起,產生了所謂的混合保險產品。在此背景下,保險公司將長護險責任附加在壽險或者其他產品上面,由此推出了一些新型的混合型壽險產品,其中一種典型的產品為關聯福利人壽保險(Linked benefit life insurance),這類產品可能將長期護理或慢病或重疾等作為附加險,涵蓋在壽險保單中。
這類產品有幾個特點。
第一,相同的承保范圍,關聯福利人壽保險的保費更高。
第二,福利不同,當受保人需要護理時,承保范圍和不承保范圍取決于保單合同。
第三,未來的賠付方式不同,帶有混合責任額保單中,有些是補償型,有些是報銷型。
第四,享受附加險的條件不同,有些公司的要求是必須患有慢病,有些則是規定不能完成至少兩項日常活動即可。
美國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通常情況下,長期護理福利金額約為保費的五倍。例如,對于一個健康的55歲男性,明尼蘇達州保險機構Newman Long Term Care的報價是,如果一次性支付10萬美元的保費,可以獲得價值近52.3萬美元的長期護理福利,死亡撫恤金為17.4萬美元。
Newman Long Term Care的資源 來源:網絡
長期護理附加險
長期護理附加險,即以附加險的形式,將長護險作為可選的保障添加在壽險保單中。這是人壽保險單上的一項生活福利,可讓投保人每月獲得保單的部分死亡撫恤金,來支付長期護理費用。
要行使此附加險提供的福利,醫療專業人員需要證明投保人因為被診斷出疾病或遭遇事故,不能進行至少兩項日常生活活動,或者由于認知障礙(例如阿爾茨海默氏癥),需要大量監督來保障他們的健康和安全。日常活動一般包括洗澡、自制、穿衣、進食、移動和上廁所。這類保單可涵蓋一個或多個需要長期護理的事件,最高上限為全部壽險保單額度。
與獨立的長期護理保單的要求類似,長期護理附加險可能有90天的等待期才能支付福利。受保人通過長期護理附加條款收到的款項會從保單的身故賠償金中扣除,因此,保單受益人在受保人去世時收到的賠款金額會減少。如果受保人的人壽保單具有現金價值,激活長期護理附加險可能會降低保單的現金價值。
一般來說,能夠將長護險添加為附加險種的壽險產品包括終身壽險、萬能壽險、指數型萬能壽險或可變萬能壽險。一些提供的公司包括AXA Equitable、Guardian、John Hancock、林肯金融、Nationwide和State Farm。
壽險與長護險責任的轉換,實際上代表了混合保險的一種。美國市場還根據類似的轉換邏輯,推出了壽險與重疾、年金與長期護理福利的轉換。
慢病或重疾附加險
和上面的形式一樣,慢病或重疾附加險則是將這兩類疾病作為附加險,添加到壽險保單中。如果受保人患有保單中規定的慢病或重大疾病時,則可以從壽險的死亡撫恤金中提取資金來支付護理費用。
當投保人被診斷患有重大疾病或遭受重大傷害時,重大疾病附加險將向投保人支付大部分死亡撫恤金,這種福利通常以一次性付款的形式支付。相比較而言,如果保單持有人長時間喪失行為能力或殘疾,附加險將支付定期福利。這種類型的附加條款通常在被保險人無法進行日常生活六種活動中的至少兩種時觸發,包括吃飯、洗澡、如廁、穿衣、轉移和自我控制。
這些產品的出現,再次刺激了已經崩潰的長護險市場。雖然獨立長護險保單的銷售額持續下降,但消費者仍然對為年金或終身壽險增加長期護理福利的混合保險產品更感興趣。
LIMRA的數據顯示,保險公司在2017年銷售了約26萬份混合保單。美國長期護理保險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購買的長期護理保險中,有84%是關聯福利保險,只有16%是獨立的長期護理保險。而到了2020年,美國約有750萬的人群擁有某種形式的長護險產品。
來源:美國長期護理保險協會
02
典型供應商及其所提供的產品
目前美國市場上,多家保險公司都提供上述所說的混合保險產品,其中在這方面比較有優勢的公司包括林肯人壽保險公司、OneAmerica以及Nationwide。
林肯人壽與長期護理附加險MoneyGuard
林肯人壽保險公司是美國第五大壽險公司,為Lincoln National Corporation旗下子公司,擁有100多年的歷史。該公司提供保險、退休計劃、高管獎金計劃以及退休和投資服務。尤為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在長期護理保險行業擁有少見的核心優勢,幾乎是這個行業里最主要的保險公司。
林肯人壽保險公司的一款代表性產品是MoneyGuard,這是一款帶有長期護理附加險的萬能壽險保單,保費是有保障的,而且保單的受益人可以獲得死亡撫恤金。與傳統的長期護理保險不同,只要投保人按計劃支付保費,不貸款或提款,保單成本就不會增加。
該產品的福利包括以下三點:
1)保單為符合條件的長期護理費用提供收入免稅補償,因此投保人獲得的價值超過保費。一旦符合條件,該保單就沒有免賠額或等待期。
2)保單為指定的受益人提供免所得稅的死亡撫恤金,但是死亡撫恤金將因任何貸款、提款和支付的撫恤金而減少。
3)投保人可以選擇實現長期護理福利最大化,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投保人完成支付全部保費,將可獲得已繳保費70%的返還。投保人也可以選擇實現保費返還最大化,在這種情況下,投保人按照計劃支付完所有保費后,六年后可獲得100%的保費返還,具體時間表如下:
第一年:70%
第二年:75%
第三年:80%
第四年:86%
第五年:94%
第六年及以上:100%
從以上可以看出,該產品與獨立的長期護理保單不同,沒有免賠額或等待期。如果額度因長期護理費用而用盡,則保單會提供幾千美元的小額死亡撫恤金,可以幫助支付喪葬費用。
如果投保人決定不保留該保單,且購買了價值保障附加險,可在六年后獲得100%的保費返還。投保人也可以購買額外的保險防止通貨膨脹。這些都成為該產品的亮點。
OneAmerica與Asset-Care
除了林肯人壽,OneAmerica也提供帶有長期護理福利的保險產品。OneAmerica Financial Partners是一家美國金融服務共同控股機構,該公司通過其運營子公司,提供個人人壽保險、殘疾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和年金。
OneAmerica的一款產品為Asset-Care,該保單也是帶有長護險責任的一款壽險產品。壽險部分,保費不會增加,投保人所享受的福利也不會改變,且保單還可以享受遞延稅率等優惠。
如果受保人要享受長護險福利,需滿足以下條件:
1)慢性病患者;
2)無法完成洗澡、自制、穿衣、進食、移動和上廁所這六項日常活動中的兩項,或者患有如阿爾茨海默病之類的認知障礙;
3)選擇的是有執照的衛生保健從業人員規定的護理計劃所提供的合格長期護理服務,范圍包括在家中接受護理、使用成人日托設施或留在療養院或使用輔助生活設施,其他護理護理還包括合格的臨終關懷、暫托護理、護理人員培訓和支持設備。
在這種情況下,受保人可以選擇特定月數的護理或延長的、有保證的終生護理,且這些護理費用是免稅的。如果受保人不使用長期護理福利或僅使用其中的一部分,指定的受益人將獲得死亡賠付金,這些也是免稅的。
該保單為一起購買保單的已婚夫婦提供折扣,并在未使用長期護理福利的情況下,在最后一個人去世時向繼承人支付死亡撫恤金。此外,在兩名被保險人不是夫妻,而是合作伙伴或者兄弟姐妹的情況下,該保單也支持兩名投保人共同投保。
該保單還提供了一個可選的持續福利附加條款,為受保人提供終生長期護理福利。投保人可以靈活支付保費,例如支付單期保費、10至20年的保費或終身保費,投保人也可以利用401(k)或IRA中的資金支付保費。
Midland National Life的產品
Midland National Life公司銷售的人壽保險產品,該產品允許投保人每月提取2%的死亡撫恤金,用于支付家庭保健、輔助生活或長期護理費用。
保險公司會將這筆福利直接支付給投保人,因此他們可以雇用任何想提供護理的人,包括親屬。報銷不需要提交收據,死亡撫恤金也可以在生前獲得,幫助支付絕癥或危重疾病,如心臟病發作或癌癥。
03
長護險在國內外:前路漫漫,未來可期
美國市場上壽險、年金等產品與長護險產品的融合已經發展到相對比較成熟的階段,從上述也可以看出美國市場和中國市場在將長護險責任加入其它產品的兩大不同點。第一點是產品的推出緣由不同,第二點則是產品的發展階段不同。
從第一點來看,美國市場推出長護險+其它產品的契機是在長護險下滑后采取的一個舉措,在1970至2000期間長護險市場經歷繁榮市場崩潰之后,保險公司從自身承保利益出發,推出混合型產品,避免了巨額賠付、高拒保率以及保費上漲導致消費者的逆選擇,由此帶動長護險的一個升級換代。
對于推出長護險+其他產品來說,上述的這種情況為保險公司對產品和服務的設計、具體的實施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從而有利于后續的實施過程。
相比較而言,國內更多的是想要通過市場份額較大的壽險產品拉動長護險產品的銷售,同時促進市場上提供長護險、參與長護險相關服務的主體。這一點是在本身市場發展不足的情況下,推動市場發展的一個舉措。由此造成的結果是,保險公司可能在產品的設計和服務環節,會有諸多摩擦,最終的結果怎樣,是高度不確定的。
第二點,在產品形態方面,目前美國市場已經衍生出了多種混合產品,例如壽險+長期護理附加險、壽險+慢病或重疾附加險等等。
國內目前試點的是壽險與長護險的責任轉換,考慮的是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護理需求。未來,在市場進一步成熟的基礎上,也有可能推出其他包含混合責任的產品,例如美國市場上的壽險+重疾保險等等,發展的思路仍然很多。
總結來看,目前國內開展壽險與長護險責任試點是增加商業長護險供給、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保障和護理需求的一次嘗試,這在人口日益老齡化的背景下,不失為一劑藥方。至于說開展試點是在長護險產品銷售不理想的情況下,利用壽險與長護險責任的轉換實現銷售幫帶,則未免有些樂觀了,一方面,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況且,在目前的市場上,我們也很難認為國內壽險的銷售狀況是令人滿意的。未來長護險的發展如何,或者更廣泛地來說,國內能否衍生出多種多樣的混合型保險產品,則仍然需要經過市場的大浪淘沙,最終留下的,可能就是我們需要的。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保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