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觀 |聚焦保險創新
11月5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正式開幕。此次進博會共有14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284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參加企業展,其中包括多家世界級的醫藥企業帶來了多款首發首展先進藥械新品參與本次展覽。
藥械技術的不斷突破是全人類的福音。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藥械技術的不斷提升正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支撐,只有藥械技術不斷提高,臨床診療水平才能不斷提高,繼而才能提升患者生命質量。
【資料圖】
同時,搭載進博會的平臺,前沿先進藥械技術亮相,如何讓其能夠為更多患者所用,提高優質資源利用率是整個行業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事實上,頂層設計也早已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指出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并鼓勵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創新與發展 ,強調“逐步將醫療新技術、新藥品、新器械應用納入商業健康保險保障范圍”。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公司正在全力探索醫-藥-險產業融合新模式,有部分創新型醫療健康服務平臺通過賦能醫療和保險行業,助力商業健康險革新升級,慢慢走出了屬于自己的新道路。
千億藥械市場:高速增長下,支付問題成痛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疾病預防到治療的整個周期中,醫療器械是影響最終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
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有多大?中物聯醫療器械供應鏈分會等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總收入約7518億元,同比增長20.5%,而同期中國藥品銷售總額僅增長了2%。我國醫療器械的發展周期要晚于藥品行業:2020年中國藥品/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1:0.35,而全球市場的這一比例為1:0.72,這也意味著國內的醫療器械市場還有更大的上漲空間。
近年來醫療器械的創新在加速,不僅有《深圳市促進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各地政策的支持,還有人才、資金流入這個行業。在需求端,消費者對醫療品質的要求提高了,有意愿為不斷迭代的藥械買單。
雖然創新藥械被廣泛看好,也在不斷取得一些突破,但落實到實踐中,支付問題成了創新藥械的一大痛點。
目前,醫保正在盡量為創新藥械留出更多開拓市場的空間。今年7月,北京市醫保局宣布創新醫療(002173)器械不按DRG支付,實行單獨支付;9月,國家醫保局也表態不對創新醫療器械實行集采。雖然醫保對創新藥械的“豁免”有助于更大限度地釋放其商業價值,但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對于很多患者來說,創新藥械價格高,經濟負擔重,而且缺少可以獲得創新藥械的渠道。
使用創新藥械的治療成本有多高?以心血管疾病領域的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為例,TAVR瓣膜的均價在20萬元以上,加上手術費,整體費用高達30萬左右,基本都需要患者自費。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我國人均衛生費用支出僅為5112.34元,一般家庭顯然很難承擔如此高昂的醫療費用。
商業健康險探索藥械保障
多方入局,先進藥械也能普及!
相對而言,商業健康險的保障范圍、保障程度調整更靈活。面對這些很現實的問題,不少保司開始嘗試將更多先進的藥品器械、治療手段納入產品的保障責任中,以此來擴大先進藥械覆蓋人群,并借此在產品同質化背景下,提高產品競爭力。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質子重離子技術頻繁在醫療險附加責任中出現。作為國際公認的放療尖端技術,它的出現讓癌癥患者看到了康復的希望,但其高昂的治療費用讓大量患者望而卻步。在這樣的背景下,保險公司通過附加責任的方式將質子重離子治療技術納入到產品保障責任,讓更多用戶可以以較低的費用獲得該項保障,提高了該技術的覆蓋率,為投保客戶帶來保障福音。
除此之外,保司在很多健康險產品上還提供了特定高額藥品費用保險金的附加責任,用戶可以通過投保相應責任,來獲得特藥賠付保額。
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由于醫藥與保險兩個行業壁壘都較高,雙方在彼此領域的認知深度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保司和藥械公司之間合作還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特別是在產品責任的定制和費用厘定上,雙方之間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溝通、合作成本還相對較高。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一些第三方創新型醫療健康服務平臺也參與其中,為推動藥械保障的有效落地發揮了重要的支持甚至是牽頭的作用。
在促進保險與醫療行業合作方面,創新型醫療健康服務平臺主要有三大價值。一是他們既懂保險又懂醫療,能夠鏈接、整合兩個行業的各種資源,并為各方提供價值測算、風險分析等必要的支持;二是對市場需求的風向有感知,扮演產品開發中非常重要的“向導”作用;三是在經營方面,能夠通過各種運營手段挖掘精準客戶,并為他們提供周到的全周期服務。
鎂信健康就是其中的代表公司之一。此前,鎂信健康曾與美敦力、中再壽險聯合太平養老及富德生命人壽發布胰島素泵商業健康險創新項目,該項目直接惠及22歲及以下罹患1型糖尿病的患兒和40歲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創新型醫療健康服務平臺,鎂信健康充分發揮自身在醫療、保險雙平臺積淀的經驗優勢為美敦力旗下的胰島素泵開發更多提高可及性的突破性方案,從而使更多的患者能夠受益于這款簡單、便捷有效的降糖神器。
此外,鎂信健康攜手多家保險公司與國內兩大生產CAR-T療法藥物的藥企通力協作,先后將CAR-T療法納入多個惠民保、個人商業健康險等創新型商業健康險項目,為市場解決了創新療法的可及性問題,為廣大患者減輕用藥負擔。
在這一次的進博會上,鎂信健康將與雅培、直觀復星等先進藥企進行簽約,圍繞前沿創新藥械多層次保障體系建設開展多元化合作探索,給用戶帶來更多更全面的保障。
健康險與醫藥行業牽手
打通“關節”需要有能力的牽頭人
商業健康險與藥械保障的結合會進一步深化,這是兩個行業共同的發展需求。
從商業健康險的角度來看,雖然過去幾年健康險保持了較高速增長,但今年明顯感覺到一些“吃力”。加上醫保集采等來自行業外部的壓力,商業健康險必須探索更廣泛的保障范圍,解決患者未被滿足的真實需求,做好醫保的補充。醫療器械,尤其是還沒有被集采、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創新藥械是商保不能忽視的機會。
從醫療器械市場方面來說,這一行業還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居民消費支出的增長以及醫療基礎設施的改善,醫療器械的使用率會繼續提高,而且,技術更新帶來的產品迭代、前沿領域的產品創新會帶來新增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商保的不斷完善有助于解決創新藥械普及中面臨的支付難題。
醫療器械類保險產品的發展一定會遇到很多專業性問題,尤其在探索的初期,對市場需求的測算、產品設計與定價、風控等都沒有太多可以直接借鑒的經驗,直接影響了保司、醫藥企業參與這一市場的行動。
此外,不少保司、從業者現在還只是把藥械類保險看做宣傳噱頭、業務沖單的手段。但消費者對高效醫療器械以及降低藥械自費負擔的需求是真實的,現階段的產品形態及配套服務還沒有充分滿足這些需求,而且還有很多患者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藥械。
我們現在遇到的很多健康險發展的阻礙其實可以歸納為一個問題:產品從開發到投入市場運營的整個流程中,缺少可以統籌整個盤子、減少“摩擦”的牽頭方。所以,針對上述問題,除了需要保司和藥企努力外,鎂信健康這類第三方管理公司的參與也很重要,他們通過深入了解、統籌各方訴求,同時發揮自身的技術、經營等優勢,從全局角度出發,打通醫、藥、險融合中的一些關鍵節點,從而在提高各參與企業競爭力的同時,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優質的保障,提高優質醫療的可及性。
作為多層次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險關聯的服務和參與方眾多。在社會全面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健康險行業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與其他相關方通力合作,共同提高保障的程度和效率,我們也期待看到保司、醫藥企業以及第三方管理公司可以一起努力,為行業當下遇到的一些問題提供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也填補一些市場空白,把握住行業的增量。
未來,我們也希望行業能夠涌現出更多像鎂信健康這類優秀的創新型醫療健康服務平臺,能夠洞察市場需求,為藥企的市場拓展提供新思路、新辦法,同時也能夠鏈接到保險公司,為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制給出新方案,為我國建設多層次健康保障體系添磚加瓦。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保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