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寶,一名不只懂保險的理財博主
最近美聯儲瘋狂加息,導致了兩個情況,一是美國國債收益率一路走高,目前已經達到4.167%。
這是什么水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簡單在APP上點了下,已經達到近5年都沒出現過的高位。
而美國國債一直被資本市場視為無風險債券,10年期國債又是美債所有期限中最活躍的,所以也被大家當做無風險收益率。
它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
這么說有點裝X,用大白話講,比它風險高的,收益要比它高才合理。
所以,它這么一漲,就導致很多資本瘋狂跑去美國買美債。
畢竟買別的資產都要承受風險,買美債約等于無風險,現在收益這么高,小學生都知道怎么選
就好比國內定存利率是3%,美元定存是4%+,如果有的選,你選哪個?
像一些沒有外匯管制的國家,資本紛紛賣掉自己本國貨幣兌換成美元去投資。
美元在市場上變得緊俏,匯率便一路走高。
而各國的經濟也被美聯儲此舉搞得雞飛狗跳,一地雞毛。
另外,因為美債收益率走高,導致各種風險投資,如股市、樓市,都被錘了又錘。
所以市場為什么關注美聯儲加不加息?
就是因為介個。
我說得可能比較簡單,但大體邏輯基本就是如此。
……
對于沒有外匯管制的地方來說,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影響自然大,畢竟資本是沒有感情的。
獨立的貨幣政策、匯率穩定、資本自由流動,三者只能棄一保二。
很明顯我們選擇了放棄自由流動,但也因此幫我們擋住了外面的滔天巨浪。
最近關注了下境外的一些存款情況,驚呆我了
1星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居然高達15%。
當然,這是有推廣屬性的,可能是銀行為了招攬客戶貼息做的短期活動。
但是,長期的呢?
一年期的存款給階梯利率,最高能到4.8%
這就像早前京東金融APP里的那些靠檔計息存款一樣,比如富X利,收益甚至比它更高…
這種產品,一般要持有香港賬戶才能買,那跟普通老百姓(603883)有關系嗎?
一般是沒有的,因為現在很難辦香港賬戶。
但耐不住銀行操作騷啊
有幾個讀者朋友表示,最近收到了某銀行的營銷短信,說美元存款產品,年利率可以給4.2%。
換言之,你不需要搞啥香港賬戶了。
可以直接把人民幣換成美元,然后存到這個銀行,一年的利息可達4.2%。
對比大陸的人民幣一年期定存,1.75%,高了不知道多少。
有的人耐不住誘惑,找客戶經理辦理去了。
有的人比較聰明,感覺事情不對,哪有這種好事砸到自己,得先問問小寶
我的意見是,這事兒別想了,沒譜!
倒不是說不安全,都是大型銀行發行的產品,安全性沒問題。
主要的問題在于,一年4.2%的利息,真有賺頭嗎?
如果你本身就持有美元,同時短期內這筆錢也不會考慮匯進來。
可以,這利率不錯,有賺。
但如果你本身不持有美元,這筆存款到期后就退出換回RMB,有風險。
因為換回來的時候,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可能早就變了。
現在是美元強勢,美元值錢,萬一一年后美元走弱,人民幣走強,美元相對人民幣貶值。
那綜合的收益可能就沒有4.2%了。
比如一年后利息賺了4.2%,但同時一年后美元貶值了4%,再算上銀行的匯率差和各種手續費,可能還倒虧一點
歷史上也不是沒出現過這種情況,比如2017年和2020年,人民幣比較強勢,相比美元升值了10%左右。
萬一未來一年有這種情況出現,豈不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所以,現階段雖然我手上還有些港幣,可以隨時換成美元存定期,但思來想去還是沒整。
因為我這些錢始終要回歸大陸,買內地的資產。
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別說一年后,明天會有什么大事爆出來我都不覺得奇怪
……
理財還是不能只盯著某一個地方看,得綜合考量。
就像我們買車,有0首付+免息分期的,但車價一分不優惠。
而如果是全款購買,則會優惠幾個W。
掰掰手指就知道,這幾個W便是分期要額外承擔的成本。
哪種方式更劃算,結合自己的現金流和綜合成本考慮~
不過有一說一,我還是建議高凈值家庭多考慮考慮全球資產配置。
未來美元相對人民幣貶值一些的時候,可以考慮配置一些美元資產,對沖本國的匯率風險。
沒有你們想象中復雜,說白了就是美元強勢的時候用美元換人民幣花。
人民幣強勢的時候就用人民幣消費,美元茍著不動。
不管怎樣,你都開心~
ps.最近發現了一個好東東,等未來美元走弱點的時候再給大家介紹,我先賣個關子
本文版權屬于《荔枝保》微信公眾號(lgbaoxian),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及二次修改。
轉載或合作請聯系dukept@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小寶精選保險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荔枝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