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陽光保險(06963.HK)于12月9日正式登陸港交所。作為第79家成立的保險企業,陽光保險成為了除眾安這家純互聯網保險公司之外,自中國平安(601318)2004年上市后18年以來唯一上市的民營保險公司。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低迷的投資者情緒和交投環境,不可避免對陽光保險產生一定影響;但過去一個多月內H股和A股保險板塊均有一定修復,這對板塊內新股表現將有一定程度提振作用,看好陽光后市發展。
那么陽光自身究竟具備何種價值,能夠在較為低迷的環境中依舊被堅定地看好呢?
踐行“價值發展”理念 多項核心指標靚眼
公開數據顯示,自2019至2021年,陽光保險的保險業務實現連續增長:保費收入方面,陽光保險近三年總保費收入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7.6%,2022年上半年總保費收入達629.52億元;利潤方面,陽光保險近三年歸母凈利潤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7.6%,2022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達17.27億元;在投資端,陽光保險2019-2021年平均總投資收益率為5.9%,2022年上半年總投資收益率為4.2%。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陽光保險的價值相關指標在上市險企中顯得尤為靚眼。新業務價值方面,2022年上半年,陽光保險的壽險新業務價值達到20億元;內含價值方面,陽光保險2021年同比增長15.5%,高于上市同業平均值,2022年上半年內含價值達到929億元。
數據背后是陽光在業務模式方面的不斷精進,更是對“價值發展”理念的不斷踐行。在陽光保險的核心價值觀“一個追求、兩個根本、三個統一”中,兩個根本即包括了創造價值;在經營原則中也提出“陽光始終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價值為第一選擇”。因此,“價值發展”理念自始至終印刻在陽光的發展壯大之路上。
具體來看,壽險方面,陽光保險的壽險業務產品結構和繳費模式持續優化,期繳保費收入占比不斷提升。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陽光人壽期繳保費占總保費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9.6%、64.2%、67.0%和66.2%。代理人方面,陽光人壽核心的活躍代理人數量基本保持穩定,但活躍代理人人均產能實現了20%的正增長,進一步體現了代理人提質增效的成果。銀保方面,陽光人壽的銀保業務質量和價值也在穩步提升,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陽光人壽銀保渠道期繳保費占比持續提升,由2019年的33.0%逐步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7.9%。
財險方面,今年上半年陽光財險的綜合成本率為98.8%,實現承保端盈利。此前商車綜改后,行業整體賠付率上升,但得益于陽光保險出色的業務品質管理能力和精細化的成本管控能力,陽光財險賠付率由2021年的66.6%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64.3%,而費用率也持續下降,今年上半年達到34.5%。
正是因為理念與行動的高度一致性,讓陽光短時間內坐上中生代險企的頭把交椅,實現彎道超車。
預計隨保險股回暖獲更高估值
從首發情況來看,陽光保險經歷盤中短暫破發,最終收平。今年以來,港股市場表現不佳,低迷的投資者情緒和交投環境不可避免對首發企業產生一定影響,股價或有所波動;但陽光保險投資價值仍然備受認可,殊為不易。
諸多分析認為,除了陽光自身基本面情況較為良好外,保險股近期的修復情況也讓陽光保險的發行趕上了一個相對回暖的時點。
A股方面,11月1日至12月5日,中國人壽(601628)、中國太保(601601)、中國平安、新華保險(601336)四大險企區間累計漲幅均超過30%,中國人保(601319)漲超15%。港股同樣如此,11月以來保險板塊已大漲近35%。
可以看到,保險股整體走勢對板塊內的新股表現具有一定程度影響。這也間接性讓陽光目前的估值水平位于業內中高位置,市凈率與同為保險集團的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的A股估值水平相當。
伴隨著地產利好政策推出、長期利率止跌回升等資產端提振,以及負債端“開門紅”有望超預期等因素影響,保險股后市發展也獲得機構普遍認可。
銀河證券近日發布的研報指出,當前險企資產、負債改善共振,基本面有望實現反轉。在負債端,險企壽險轉型持續推進,2023年“開門紅”預期向好;車險保費增速有望回升,產險景氣度延續上行。在資產端,地產系列支持政策落地,多渠道融資紓困,險企的地產投資風險有望化解,投資端得以改善。
海通證券(600837)研報指出,保險行業2023年實現“開門紅”值得期待,中長期仍看好康養產業發展。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升至2.9%左右,如果經濟預期改善、長端利率持續上行,保險公司投資端壓力將顯著緩解。
不僅如此,分析人士對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陽光保險也同樣看好,預期估值水平有望更進一步提升。
智易東方證券(600958)行政總裁藺常念表示,陽光保險上市正逢當前保險板塊處于歷史低估值區間,未來,隨著市場風格切換,增速領先行業的陽光保險預計將實現價值釋放,其中長期配置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