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保險轉型高質量發展是主基調,其中中國太保(601601)旗下中國太保壽險聚焦大健康領域以及對壽險營銷隊伍質態改善,牢牢穩住了基本盤,托起了發展盤。
中國太保壽險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把握客戶需求,提供“保險+健康+養老“一攬子解決方案,踐行責任擔當從而榮獲每日財報、每財網頒發的“2022金柿獎·年度值得信任保險公司”獎項。
大健康布局已入深海,轉型升級駛入快車道
(資料圖)
2020年,中國太保確立了“2020-2025年大健康”戰略,加快了以大健康戰略布局為核心的發展新階段。太保把康復醫療服務作為布局大健康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2年6月,中國太保設立了康復產業基金,首批投資30億元,用以加快康復醫療布局落地。11月,康復產業基金就與嘉道私人資本簽約共同出資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康復醫院。
2022年進博會期間,中國太保壽險正式推出“芯”活力服務品牌,整合包括太醫管家在內的諸多康養服務資源,為中國家庭活力生活、美好未來保駕護航。作為“芯”活力服務品牌中大健康領域的重要板塊,太醫管家擁有近300人的自建醫生服務團隊,醫生平均擁有10年臨床經驗,并深度綁定超500名外部專家。在自有醫生和外部醫生合作的“雙醫模式”下,太醫管家已經為超過300萬用戶提供了專業便捷的服務。太保醫管家全力推動的“線上+線下”的無界醫療體驗,持續引領了中國家庭醫生+管理式醫療“的創新實踐。
概括來說,中國太保壽險依托養老投資公司和醫療健康管理公司,積極構建“保險+康養”一體兩翼、雙輪驅動的服務生態圈,以保險產品為載體,不斷擴展和豐富保險產品的內涵和外延。在保險+健康管理“方面,持續完善以”太保藍本“、”細胞凍存服務“為代表的健康服務體系;在保險養老服務方面,針對老人在在不同階段的差異化需求,構建”城郊頤養、旅居樂養、城市康養“三位一體的”太保家園“養老社區,目前,已經在上海、成都、大理、杭州等11地落地12家“太保“家園,初步完成養老產業全國布局。
普惠產品方面,中國太保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施健康戰略,解決廣大人民群眾面臨的醫療問題,各類政府醫保合作項目覆蓋1.7億人,參與全國40個惠民保項目。
招商證券報告指出,從長期來看,隨著我國大健康大養老產業政策頻頻發力,中國太保在產品+服務優勢凸顯,在多種養老方式、健康管理和醫療護理等服務方面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并逐步探索出差異化的競爭特色,形成行業內人無我有的獨特優勢。不僅能夠助力解決中國式養老困境的痛點和難點,也會為自身打開第二增長曲線。
隊伍重塑,提質增效
2022年是中國太保壽險發布“長航行動”,提出“一優、兩穩、四新”的戰略目標,布局“334”戰略實施路徑的第二個年頭。其中,打造隊伍升級、服務增值是此戰略目標的內核。
中國太保壽險自2021年以來就在執行監管部門提出的清除“三虛”(清除虛假人力、虛假保單、虛假架構)的要求。一方面“清虛”,一方面“優增”,成為太保壽險當下和未來的重點。對此,中國太保壽險的個險轉型確立了三個核心:一是價值觀的改變,要貫徹中國太保的核心價值“誠信天下、穩健一生”。二是模式的改變,從以往的人海戰術轉為“優增”,從短期激勵轉為常態化的增員和銷售。三是人力的改變。在清虛的基礎上建設新的“優增”人力隊伍,并給予一定的過渡期。
從2022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中國太保壽險長航轉型驅動發展模式成效顯著。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太保壽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897.39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新保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1%。
個險轉型也是卓有成效,月均核心人力占比、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保險業務收入以及傭金收入均同比提升;業務更加均衡,三季度當季新保保費、新保期繳保費均實現同比正增長,業務品質顯著改善,個人壽險客戶13個月保單繼續率88%,同比提升7.5個百分點。
中國太保壽險總經理蔡強曾表示,這一系列增長數據背后顯示的是今年以來,中國太保壽險持續高效推進NBS(客戶需求導向)一對一銷售流程,能夠大幅提升產能,同時壽險代理人隊伍的改革步伐也在加快,隊伍穩定質量提升,自然也就會帶來業務品質的提升。
蔡強亦坦言,盡管目前中國太保壽險的轉型初見成效,整個轉型過程是一個長期的積累新模式動能轉換的轉折點,但改革和轉型都將是長期工程,尤其是在當下國內環境變幻莫測的局勢之下,也極大程度上考驗中國太保壽險穿越風險周期的強大抵御能力。
END
內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聯系電話:010-64607577 / 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信號,由群主添加入群
微信:meiricaibao
微博:@每日財報網
-掃碼關注我們-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每日財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