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民生保障、實體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地方系險企普遍承載了當地政府較高期待,特別是有地方國資背景的保險公司。反過來,這些險企也因占據區域地理優勢,相較競爭者往往更能受到當地資源的支持。
(相關資料圖)
近日,財信吉祥人壽發布的兩次增資公告中,就有多家湖南國資企業支持出資,如老股東湖南財信投資控股(簡稱“湖南財信”)、長沙先導投資控股(簡稱“長沙先導”);新股東湖南省融資擔保集團 、湖南湘江新區發展集團以及擬引進的新股東芒果傳媒。由此,兩次增資后,湖南國資對財信吉祥人壽的主導進一步強化。
而兩次增資落地后,對于財信吉祥人壽未來發展而言,亦是意義重大,不僅將使其資本金更加充足,財信吉祥人壽與地方國資股東的發展協同或進一步增強。
當然,財信吉祥人壽僅是地方系險企之一,縱觀該類險企的整體發展,境遇多大不相同。此次,『A智慧保』就以財信吉祥人壽增資一事為引子,剖析地方系壽險公司的發展狀況。
2月8日,財信吉祥人壽發布增資公告,擬向老股東湖南財信和長沙先導分別增發2.54億股和1.15億股;擬向外部投資者芒果傳媒增發4.01億股。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擬參與財信吉祥人壽增資的兩家老股東和擬引入的新股東,皆為湖南當地國資企業,其中,芒果傳媒是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
事實上,在財信吉祥人壽2022年11月發布的增資計劃中,就有多家國資背景的老股東出資支持,如上述提及的湖南財信和長沙先導,以及新股東湖南省融資擔保集團和湖南湘江新區發展集團,前者由湖南省財政廳全資控股;后者的股東為長沙市國資委和湖南省國有投資經營有限公司。
無疑,此次增資后,湖南國資對財信吉祥人壽的主導將進一步強化,但同時也反映出當地政府對財信吉祥人壽的支持。
『A智慧保』發現,其實不僅財信吉祥人壽,也有其他地方系壽險公司受到了地方政府、國資企業的呵護與支持,尤其是在資金方面受到優待。
例如,2022年12月19日,華貴人壽發布變更注冊資本的公告稱,公司擬增資10億元,注冊資本從10億元增至20億元。從注資對象看,是由中國貴州茅臺(600519)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及新引進的兩家股東貴州省黔晟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嘉鑫輝煌投資有限公司認繳。
眾所周知,茅臺(600519)集團本就是貴州省國資委控股企業,肩負著提振貴州經濟發展的重任,而貴州省黔晟國有資產則是一家地地道道的貴州國有企業。
2021年11月份,東吳人壽也成功增資,注冊資本金由40億元變更為60億元。在此輪增資后,東吳人壽的國有法人股從72.475%增至81.442%,蘇州地方國資對東吳人壽的主導力度進一步加強。
事實上,地方系險企多由地方國資委、政府投融資平臺或財政部門牽頭發起、協調出資,這些險企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面臨資金“補血”需求時,往往也會優先得到地方的支持。
不過,還有部分保險公司原本地方國資系“基因”并不顯著,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得到了地方國資的增持或加碼,這部分險企有橫琴人壽、中韓人壽、國寶人壽等。
以國寶人壽為例,2022年7月,國寶人壽原股東四川川商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國寶人壽12%的股權,轉讓給四川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轉讓成功后,川商控股將退出國寶人壽股東名單。
需要注意的是,川商控股是一家民營企業,而四川金控則是四川省唯一的省屬國有金融資本控股及運營平臺,是由四川財政廳控股的一家國有企業。也就是說,通過股權轉讓,四川國資持有的國寶人壽股權提升至45.5%,進一步提升了對國寶人壽的掌控。
當然,并不是所有地方系壽險公司都如上述險企幸運,也有部分保險公司尚未等來地方的支持。
例如,三峽人壽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末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84.45%,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6.87%,風險綜合評級為C,在償付能力承壓下,三峽人壽仍未有增資的消息,且目前來看,其股權中有45%的社團法人股被凍結或被質押。此外,作為江蘇省首家保險法人機構的利安人壽,2022年其補充資本的方式也沒有通過股東增資,而是通過發行資本補充債券提升償付能力。
險企的發展需要資金,但作為持續發展的基礎,業務才是根本。為此,除了在資金方面,地方系壽險在業務層面也會或多或少地得到當地資源的助力。
例如,華貴人壽就表示,要借助貴州所具有的優勢,將貴州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康養旅居度假目的地,將康養打造成貴州又一張靚麗名片,不斷發力康養產業。
華貴保險董事長汪振武表示,貴州康養產業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康養產業相關配套政策滯后,保險支持康養發展的體系尚未形成,針對老年群體開發設計的金融保險產品和服務不夠豐富等,但保險與康養有著天然聯系,保險業與大健康產業、養老產業融合發展有著天然優勢。為此,華貴人壽會積極整合醫療、健康、養老等資源,搭建保險康養服務平臺。在華貴人壽2023年計劃工作會議上,剛剛注資完成的茅臺集團,其黨委委員、總會計師、董事會秘書劉剛也表示,將在資金、品牌、業務上支持華貴做大做強。
再看東吳人壽,2022年9月,“蘇惠保2023”正式發布,該產品繼續由東吳人壽主承保。需要注意的是,“蘇惠保”作為蘇州市貫徹建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重要項目,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而該產品交給東吳人壽來主承保,可見意義之大。
同時,東吳人壽還與蘇州銀行(002966)簽訂了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圍繞銀保聯動、黨建共建、數字化轉型等主題,建立新型的、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關系,蘇州銀行還將積極整合資源,在支付結算、資金融通、保險代銷、數字人民幣應用等方面提供一攬子全方位綜合化金融服務。
此外,國寶人壽也積極參與“惠蓉保”、“惠宜保”、“惠綿保”、“達惠保”等惠民保險工程,還與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簽署《合作備忘錄》,謀求全面、深度合作,發揮各自特長,實現政企協同,推動保險業深度參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可見,惠民保產品、醫康養產業等涉及民生保障的項目,已成為地方政府支持區域本土險企發展的重點,某種意義上,這也有利于雙方實現互惠雙贏。
背靠強大的地方國資背景和區域資源,很多地方系壽險公司的經營發展也是可圈可點。
例如,根據2022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財信吉祥人壽該年度累計凈利潤為0.87億元,盡管盈利較上一年有所收窄,但在當年負債、投資“雙殺”,大批中小壽險公司虧損的情況下,財信吉祥人壽能夠實現盈利也是頗為不易。
此外,2022年實現盈利的還有東吳人壽,該年度凈利潤為0.41億元,保險業務收入為80億元,同比增長25.6%。并且從2019年開始,東吳人壽就持續保持盈利,2019-2021年,凈利潤分別為0.1億元、0.8億元、1.21億元。地處貴州的華貴人壽,2022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9.21億元,同比增長55.9%。
不過,從整體經營實力來看,很多地方系壽險公司業務發展主要集中于當地,例如,如華貴人壽目前僅有2家省級分公司,3家中心支公司,且多數公司集中于貴州;東吳人壽業務范圍也僅覆蓋江蘇、四川、河南、安徽、上海、山東六省市;三峽人壽僅有1家分公司,3家支公司,且均在重慶。
近年來,很多地方系壽險公司也在謀求進一步打開市場,精耕本土市場的同時,欲向全國發力。
如國寶人壽就圍繞“主業核心化、產品多元化、機構平臺化、布局全國化”等發展目標,在產品創新破圈、業務模式轉型、科技驅動的賦能、人力困境突破等方面,對2023年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此外,中韓人壽也提出了深耕浙江、立足長三角、面向全中國的發展目標。
還有一些險企試圖找準自身優勢,并不執著做大而全的業務,如華貴人壽就定位在“只做產品和服務,不強求鋪設線下隊伍,產品也以定期、終身壽險兩類產品為主打”的特色化路線。
總體而言,無論是在資金支持、業務發展還是在自身經營層面,各家地方系壽險公司所處的發展境遇差異較大,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就是能夠得到地方政府資源支持的險企,其先天條件和發展優勢更加明顯。但另一方面,面對競爭激烈的壽帳諧。胤較凳儐展救糲朧迪滯晃В剮枇泛媚詮Γü已安鉅旎赫肪妒迪指咧柿糠⒄埂?
一周回顧
#
泛華開放平臺“生意經”:加速并購整合、探路MGA,中介轉型新出路?
#
中國保險營銷30年?尹杰:和風險賽跑,揚帆再起航!
#
如何讓隊伍活下去、活得好?太平人壽堅定高質量組織發展,強基以固本,賦能變動能!
#
險資配置新邏輯:避地產股,追不動產!負債端資產端“剛需”?
#
中國保險營銷30年?文菊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
周評|AI下的ChatGPT,會取代保險代理人嗎?
#
上海人壽投資發力,十多個崗位招兵買馬!覆蓋哪些領域?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A智慧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