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標關注,不再迷路??
提到延遲退休,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抗拒的,畢竟辛辛苦苦工作大半輩子,誰都想早一點離開工作崗位享清福。
(資料圖)
低齡老人的就業也是難題,哪怕是清華北大畢業,想找個月薪5000元的工作都很難,更別說其他人了。何況在當下競爭激勵的職場中,過了35歲就業都備受歧視。
總之,隨著我國“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大局已定,坦然接受或躺平擺爛都是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各自的選擇。
與此同時,上海本地一對80后夫妻攢夠300萬后決定“退休”的新聞上了熱搜。陳女士預計這份積蓄每個月可帶來約1萬元的理財收入,300萬能用到大概70歲。
不過陳女士夫婦能夠提前退休的關鍵因素是他們打算做丁克,雙方父母也都有退休金,養老暫時不需他們操心。
當網友們還在為這個決定是否合理吵得不可開交時,殊不知人家的決定是有理論支持的,而且國外發達國家十年前就有相關實踐,即“FIRE”運動。
/
01
/
無論退休早晚,都應做好充分準備
“FIRE”的全稱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Retire Early”,即經濟獨立、提早退休。可以將其理解為,當存款帶來的被動收入足以覆蓋日常開支時,就可以提前退休,不用非得等到白了頭。
這項運動的基本邏輯是:無論賺多少錢,都盡量過著極簡的生活;當存款達到一年開支的25倍時,就可以依靠4%的理財收益實現提前退休。
該計算方法源于麻省理工學院學者William Bengen于1994年提出的4%原則,即只要每年從退休儲蓄的提取額不超過4%,理想情況下,退休儲蓄就永遠花不完。也正是有了這個原則的支持,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通過有計劃地儲蓄,就有可能在法定退休年齡前過上退休生活。
FIRE運動之所以讓許多人心馳神往,最重要的原因是切中了人們對自由支配生活與時間的渴望,因此在國內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踐行者,比如前述的上海夫婦,存款300萬正好是年支出12萬乘以25年的總和。
值得指出的是,當前市場的利率水平已難與30年前剛提出4%原則時相提并論,在當下經濟形勢中,投資回報率要維持在4%以上且不能有虧損并非易事,同時還要注意通貨膨脹、大病等需要大額支出的情況。
當然,也并非所有人都能認同并且有能力踐行FIRE的理念:他們既要拒絕消費主義,過著低欲望的極簡生活,還得是理財小能手,保證收益率為正,同時把每筆錢花在刀刃上。
總之,FIRE只是小部分人的選擇,作為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大眾的選擇還是在工作崗位勤勤懇懇耕耘幾十年,直到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才解甲歸田。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和同方全球人壽共同發布的《2022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居民的退休生活愿景較為保守,平均預期退休年齡為58.6歲,青年群體表現出希望提早退休的傾向,而高學歷人士普遍期待更晚退休。
無論退休時間早晚,提前做好準備都是讓退休生活更幸福的前提,然而目前我國居民為退休所做的準備還遠遠不夠。《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僅為5.7,處于低位。
《報告》將退休準備指數取值為0-10,數值越大意味退休準備越充分。數值8-10表明退休準備非常充分;6-8為意味著有一定的退休準備,但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數值低于6則表明退休準備不足,需要引起重視。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秉正表示,2022年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明顯低于2021年6.78的測算結果,其主要原因來源于樣本差異。本次調研樣本的收入與受教育水平總體低于往年,更接近中國居民整體水平。
/
02
/
面對養老,個人責任日漸被認同
目前,中國正面臨著日漸嚴重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同時,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下降,導致老年人口撫養比逐年攀升。2021年,我國社會的老年人口撫養比達20.8%,也就是說每名老年人需要約5名勞動人口撫養。
《報告》特別關注了年齡在18-35歲的青年群體對退休的準備情況。他們正值事業上升黃金期,且大多是獨生子女,當下的青年群體對預期退休年齡較為樂觀,最為擔憂的主要是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其次則是心理健康問題。
同時,青年群體生育意愿低下也是造成老齡化加深的原因之一。《報告》認為,倘若中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繼續下滑,可以預期未來社會面臨的養老保障經濟壓力會持續擴大,年輕人負擔加重,當前以現收現付制為主的社保養老基金運營模式恐怕難以為繼。
這也意味著僅僅靠政府來養老是不夠的。通過對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連續十年的調研,《報告》發現人們已逐漸脫離完全依靠政府來養老的觀念,而開始關注起個人自己應該承擔的養老責任。
《報告》對剛落地的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也進行了調研。陳秉正表示,居民對個人養老金具有較高需求,只不過現行繳費上限尚有提升空間,稅收激勵力度也有待提高。
個人與政府之外,企業同樣應該承擔一部分養老責任,第二支柱下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作用不應該被忽視。同方全球人壽副總經理彭勃也表示,雇主應該在養老教育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例如請財務顧問到企業里給員工介紹退休的財務準備。從國外的經驗看,雇主會為員工在養老方式的選擇上提供更多維的幫助。
總體來看,居民在養老規劃方面的需求更加多樣,不僅希望可以獲得更多收入,還希望獲得更高質量的服務。《報告》發現選擇退休準備相關的金融產品時,人們的風險偏好普遍較低,更傾向于商業保險產品,并且希望保險公司可以提供與產品配套的養老健康服務。
在多元化養老需求不斷涌現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保險機構正在拓展主業之外的康養服務。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同方全球人壽也把與清華經管學院中國保險與風險研究中心對中國養老市場連續十年的研究成果與經驗,積極應用于公司養老金相關產品與服務的開發。
同時,結合養老痛點,同方全球人壽全新推出“全+”康養服務體系和品牌,鏈接優質護理及養老服務資源,致力于為長者提供舒適、溫馨、安全、幸福的品質養老選擇。
< END >
最近微信公眾號又改版了
不是星標的訂閱號
大概率就不會收到推送
為了大家能第一時間收到保契的消息
請大家給公眾號設一個星標
設置星標的操作只要下面的兩步就能設置好了!
BaoQi
投稿郵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權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該公眾號轉載文本至其他平臺所引發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保契。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