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償二代”第二支柱的重要內容,“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要求與評估”(Solvency Aligned Risk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d Assessment,簡稱“SARMRA”) 是衡量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風險管理水平、促進保險公司提升風險管理水平的重要監管工具。而SARMRA的評估結果,亦給保險公司敲響了警鐘。
4月12日,銀保監會披露2022年度保險公司SARMRA評估結果,70家險企的平均得分為77.44分,較之前評估上升1.41分。其中,有40家險企評分上升,26家險企評分下降。這暴露出險企在風險管理要求與評估方面存在四大缺位。
(資料圖片)
面對風控缺位,加強險企的風險管理能力依舊任重道遠。對于以上問題,銀保監會表示,將進一步加強保險業功能監管和穿透式監管,督促保險公司加強體制機制建設,落實主體責任。
風險,是保險業存在的基礎;風險管理,是保險業生存的必備利器。做好風險管理,不僅關系到公司發展,更涉及到整個行業的穩定、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為此,無論是償付能力體系的搭建,還是定期的風險排查,監管對于保險公司風險管控都更加嚴謹。
自2015年原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第11號》(簡稱“11號規則”)后,監管對于保險公司的SARMRA評估有了更細致的規定。
從“11號規則”看,SARMRA評估由9個評估項目組成,分別是風險管理基礎與環境、風險管理目標與工具、保險風險管理、市場風險管理、信用風險管理、操作風險管理、戰略風險管理、聲譽風險管理,及流動性風險管理,以上9項評分為細分項目評分,加總才得到SARMRA評估總分。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部分都從“制度健全性”和“遵循有效性”兩方面進行評價,其中,“制度健全性”的權重為60%,“遵循有效性”的權重為40%。
近年來,依據SARMRA評估得分,監管對各家險企的風險管理情況也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從2022年的SARMRA評估看,80分以上的險企有29家,占比41.4%;70分到80分的險企有34家,占比48.6%;70分以下的險企為7家,占比10%。
而且,保險集團的得分會比單獨的財、壽、再保險等公司的得分高。具體來看,2022年,保險集團平均分80.37分,產險公司、壽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平均分分別為74.89分、78.7分、79.73分。
銀保監會也指出,部分險企在風險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具體表現為:部分公司風險管理制度簡單照搬監管規定,未能結合自身情況“因地制宜”;董事長、總經理對風險管理不夠重視,風控部門人員不足;非標資產穿透管理薄弱,實質性穿透不到位;風險管理系統建設不到位,風險管理工具運用能力不強等。
回首保險業過去十幾年的發展軌跡,不難發現保險業的風險管控能力在不斷完善中。
從2012年監管開啟“償二代”體系建設規劃,到2016年“償二代”正式實施,關于風險管控也從單一的定量監管擴展為由定量監管要求、定性監管要求和市場約束機制組成的三支柱框架。
如今,隨著“償二代(||)”的落地實施,風險管理再一次迎來了升級。例如,“償二代(||)”調整定量資本要求,以強化“保險姓保”的行業定位和發展方向,防范化解行業風險,加強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引導其服務于實體經濟。同時,優化定性監管要求,將風險綜合評級評價由4個級別細分為8個級別,對保險公司的差異化風險管理標準更為明晰。
而作為“償二代”第二支柱重要內容的SARMRA評估,當然也不可缺少。
有業內人士表示,SARMRA其實已經將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與資本要求進行了掛鉤,如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越強,資本要求越低;風險管理能力越差,資本要求越高。這一操作有助于引導和激勵險企不斷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夯實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而一家險企的SARMRA評分越高,意味著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越強,則可以少計提最低資本,并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過,隨著險企業務規模的擴張,對于資本消耗也會增加,此時SARMRA評分也會受到影響。為此,為保障有足夠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很多險企開始尋求增資或發債。
而此次銀保監會披露的2022年度保險公司SARMRA評估結果恰是2022年“償二代(||)”全面實施后首個現場評估,從2022年7月起,24個銀保監局對70家保險公司開展SARMRA評估工作,2022年10月底前完成現場評估。
這次評估并沒有覆蓋全部險企,而是占所有保險公司的近三分之一。按照“每三年各險企要接受一次現場評估”來看,仍有不少險企將在下一年接受評估。而為了獲得更好的SARMRA評估分數,部分險企可能要調整控制風險最低資本。
一周回顧
#
透視上市系壽險:銀保最高“狂飆”3倍,下半場如何貢獻價值?
#
中國保險營銷30年?高彥:敢想敢拼,打造個險“超級艦隊”!
#
和諧健康又遇十字路口:傳總經理離職!過渡期將至,如何以待?
#
玖亓周評 | 挾監管以令險司的“退保黑產”,怎么破?
#
泰康保險四大板塊全球熱招:職位涉及康養醫多領域、多區域!
#
安聯人壽交轉型答卷:經營凸顯韌性,核心業務如何高質保量?
#
大話“炒停”,從壽險調研說起!再話理性下單,警惕養老詐騙三大陷阱!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A智慧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