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觀 |聚焦保險創新
5月9日,中國平安(601318)首席財務官張智淳在“保險理賠報告發布與保險趨勢觀察”演講中指出,寵物主越來越關心寵物的健康及保障,寵物險賠付金額不斷增加,未來寵物險業務亦將呈現上升趨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不少險企開始扎堆布局寵物險賽道,但在保險公司如火如荼的推出寵物保險產品的同時,寵物保險市場背后的亂象重生,也反映出目前國內寵物保險行業的規范化與專業化還有待提升。
(相關資料圖)
近日,北美寵物健康保險協會(NAPHIA)發布2022年寵物保險行業狀況報告。NAPHIA成立于2007年,是由加拿大和美國的知名寵物健康保險(PHI)組成,其協會成員占據北美有效寵物健康保險市場的98%以上,是北美最具影響力的寵物保險協會,該協會每年都會通過發布行業狀況報告來衡?其業績和增長。
NAPHIA表明:2022年寵物保險行業狀況報告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北美寵物健康保險行業的規模,推動和發展寵物保險行業。
本文我們通過整理NAPHIA發布的行業報告,從而分析國內寵物保險市場的發展脈絡和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
從保費規模看:
嵌入式健康寵物保險更受消費者歡迎
NAPHIA把美國和加拿大作為北美市場的主要調研對象,報告的相關有效數據來源是由包括大都會人壽、Lemonade、FIGO在內的19家保險公司提供,相關的有效數據結算統一為美元。
據NAPHIA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北美寵物保險市場保費規模為35.05億美元,相比于2021年的28.3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3.50%。整體上看,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但在2022年增長有所放緩。
具體看美國方面,2022年寵物保險市場保費規模為32.18億美元,相比較于2021年的25.91億美元,同比增長24.2%。總體上來看,美國的寵物保險市場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的同比增長,但在2022年增長有所放緩,同比增長為5年以來最低,美國的寵物保險市場的變化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的反映出整個北美寵物保險市場的發展趨勢。
具體看加拿大方面,2022年寵物保險市場保費規模為為3.74億美元,相比于2021年的3.13億美元,同比增長19.3%。和美國相比,加拿大的寵物保險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但總體上保持穩定的向上增長,同樣在2022年增長有所放緩。
同時NAPHIA的行業報告主要監測三種類型的產品,分別是寵物意外保險、寵物疾病保險、寵物嵌入式健康保險。寵物意外保險包括異物攝入、撕裂傷、機動車事故、韌帶撕裂、中毒等,寵物疾病保險包括癌癥、感染、消化問題等,寵物嵌入式健康保險包括疫苗接種、早期篩查在內的綜合計劃。
報告通過對保險產品類型的劃分,對主要飼養的寵物種類(狗、貓)做平均年保費分析。
報告的相關數據顯示,在美國的寵物保險市場中,狗的平均年保費要整體高于貓,主要是因為寵物狗的數量要遠大于寵物貓,大概是4:1的比例,同時狗屬于大型寵物,所以相關保險產品的保費要更加昂貴。
而在所有的產品中,嵌入式健康保險的平均年保費最高。以寵物狗的嵌入式健康保險為例,2018年平均保費為811.89美元、同比增長3.90%,2019年平均保費為969.65美元、同比增長19.40%,2020年平均保費為991.57美元、同比增長2.30%,2021年平均保費為1051.3美元(首次突破千元大關)、同比增長6.0%,2022年平均保費為1134.29美元、同比增長7.90%。
這說明消費者更喜歡為寵物提供疫苗接種、早期篩查等類型的綜合保險計劃,因為對于消費者來說,隨著寵物的壽命增加,獸醫護理的成本就會增加,所以選擇嵌入式健康保險可以幫助管理寵物的預防性護理,急性和慢性疾病,以及緊急醫療護理費用。
與美國相比,加拿大的寵物保險平均年保費整體要更高,其中嵌入式健康保險是所有保險產品中最高的。以寵物貓的嵌入式健康保險為例,2018年平均保費為801.39美元、同比增長6.80%,2019年平均保費為871.06美元、同比增長8.20%,2020年平均保費為947.72美元、同比增長8.70%,2021年平均保費為957.16美元、同比增長1.0%,2022年平均保費為1036.05美元(首次突破千元大關)、同比增長8.20%。
但疾病保險和意外保險的增長狀況并不穩定,比如2018年的寵物狗和寵物貓的疾病保險,2020年的寵物貓疾病保險、寵物貓和寵物狗的意外保險都有不程度的負增長。
同時NAPHIA公布了北美19家保險公司在2022年的寵物險保費相關數據。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全國寵物保險,總保費8.606億美元。排名第二的是特魯帕尼翁,美國地區總保費4.782億美元,加拿大地區總保費1.78億美元,共計6.562億美元。排名第三的是爪子寵物保險基金會,總保費3.794億美元。
從投保寵物數量看:
貓和狗在寵物類別中占據主導地位
家養寵物的數量從根本上影響了寵物保險行業的收入。截止2022年,在加拿大有超過60%的家庭飼養寵物,而在美國有超過70%的家庭飼養寵物,大約為9050萬戶,創立了歷史新高。所以當寵物數量增加時,寵物保險公司就有了額外的承保機會。
NAPHIA報告顯示,美國和加拿大的受保寵物總數經歷了連續5年的兩位數同比增長,我們看具體的相關數據。
2018年美國的受保寵物總數約為215萬只,2019年約為252萬只、同比增長16.7%,2020年約為310萬只、同比增長23.2%,2021年約為397萬只、同比增長28%,2022年約為485萬只、同比增長22.1%。2018年加拿大的受保寵物總數約為27.1萬只,2019年約為30.2萬只、同比增長11.6%,2020年約為35.2萬只、同比增長16.6%,2021年約為43.2萬只、同比增長22.7%,2022年約為50.8萬只、同比增長17.6%。
雖然目前飼養寵物的類型呈現多樣化的趨勢,但在北美地區,貓和狗在寵物類別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其余寵物的擁有率大約都在10%以下,甚至更少,因此所創造的保費可以忽略不計。
具體以2022年為例,2022年美國投保狗的數量約為388萬只左右,總承保費為28億美元,占據美國寵物保險市場規模的87%(2021年為88.4%)。投保貓的數量約為94萬只左右,總承保費為4.17億美元,占據美國寵物保險市場規模的13%(2021年為11.6%)。
2022年加拿大投保狗的數量約為39萬只左右,總承包費為3.22億美元,占據美國寵物保險市場規模的86.1%(2021年為86.2%)。投保貓的數量約為11萬只左右,總承包費為0.51億美元,占據美國寵物保險市場規模的13.6%(2021年為13.4%)。雖然在加拿大,貓的總承保費的同比增長要持續高于狗,但不足以對市場份額產生影響。
從保險理賠看:
高效、簡單、可行的索賠程序是關鍵
首先NAPHIA報告統計了寵物保險理賠的主要原因,寵物狗包括皮膚病、腸胃炎、尿路感染、過敏癥、腹瀉、嘔吐等。寵物貓包括尿路感染、腸胃、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糖尿病、腎功能衰竭、皮膚過敏等。
從醫學角度看,在北美,家養的寵物狗的平均壽命在10-13年左右,每年的醫療費用最低為700美元。家養的寵物貓的平均壽命在13-15年左右,每年的醫療費用最低為400美元。因此購買寵物保險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可以減少飼養人的經濟負擔和損失,其次可以讓寵物得到有效的醫療保障。
在北美,最常見的寵物保險報銷方式是客戶首先自掏腰包支付獸醫費用,后續保險公司報銷其所有的費用,我們可以把索賠程序簡單分為三步。
首先,填寫并簽名索賠表。完整的索賠表將幫助客戶獲得承保索賠的最快報銷,許多必要的信息和文件應包含在獸醫的記錄和文件中。
其次,下載獸醫醫療記錄。在北美通常被稱為肥皂筆記,如果是第一次索賠,需要出示過去12個月的獸醫記錄,如果索賠對象是收養的寵物,需要出示收養文件。只有獸醫醫療記錄被保險公司檢驗通過,才能進入下一步索賠程序。
最后,提交索賠的明細發票。一般由獸醫辦公室提供的,客戶可以根據明細發票以顯示費用明細,獲得最終的索賠。
所以對于客戶來說,購買寵物保險的根本需求之一是為了方便使用,因此保險公司如何提供高效、簡單、可行的索賠程序是關鍵。
國內寵物險的發展思考:
處于發展階段,面臨多方面的難題和挑戰
根據《中國寵物保險發展報告》最新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大約有1.21億只家養寵物,同時預計到2025年,寵物保險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接達到14億元左右,滲透率有望達到1.2%。
目前來看,國內的寵物險發展現狀是存在廣闊的市場需求,發展潛力巨大,但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面臨多方面的難題和挑戰,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滲透率低。目前國內的寵物保險滲透率目前不及1%,大眾沒有投保意識、且接受度低,遠遠低于發達國家40%的寵物保險滲透率。第二,監管缺失。客戶欺詐騙保、后續客戶理賠困難等問題較為普遍。第三,產品同質化嚴重。寵物醫療系統不規范,且缺乏醫療數據,保險公司獲取寵物病史信息難,因此難以提供差異化、精細化的寵物保險產品。
隨著國內飼養寵物的群體愈發壯大,海外成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首先,建立規范化和專業化的監管體系。比如美國保險監督官協會在2022年推出了《寵物保險示范法》,明確規范了銷售寵物保險的綜合法律框架、以及疾病相關索賠的要求,對消費者給予更多的保護,這也正是目前國內所欠缺的。
其次,推進產品設計和相關服務的創新。目前國內已經有保險公司正在探索以寵物醫療為基礎的健康服務生態,通過和正規的寵物醫院合作,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打造定制化和場景化的產品矩陣,解決產品同質化難題,同時定點醫院+寵物保險的發展部路線或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最后,提高風險管理能力。應用紅膜和鼻紋識別等新技術,確認投保寵物的身份,降低欺詐騙保的現象,同時加強寵物的全生命周期的風控措施,降低賠付率。
雖然目前國內寵物保險市場還存在很多的難題和挑戰沒有解決,但我們對于寵物保險市場的發展前景還是持樂觀態度的,也希望保險公司、寵物醫院等多方共同努力,積極學習海外市場的成熟經驗,同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快速推進寵物保險市場健康的發展。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保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