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李秀梅)“預計到2030年,互聯網保險的保費收入規模將比2022年增長近6倍,或將超過2.85萬億元,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并完成理賠的金額將接近1萬億元。”這是5月2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年互聯網保險理賠創新服務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做出的預測。
《報告》認為,中國互聯網保險的理賠服務已全面呈現線上化、智能化、無紙化三大趨勢。
《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保險用戶傾向于選擇線上理賠。28家人身險或健康險公司的2022年理賠年報顯示,其線上理賠的平均比例接近90%,理賠線上化已成大勢;互聯網和AI技術的應用,極大簡化理賠流程、提升保險公司理賠審核效率,智能化體驗成為行業趨勢;另外,隨著醫療票據、醫療病歷的全面電子化,預計2030年,互聯網保險理賠有望率先全面實現無紙化。
據了解,《報告》的研究團隊調研了17家互聯網保險中介渠道,發現當前保險公司與互聯網保險中介平臺在理賠環節的合作上還有提升空間。在被調研平臺中,僅有4家可以通過中介平臺在線直接發起理賠,1家中介可致電平臺發起理賠,其余12家平臺都需要用戶致電保險公司發起理賠。不過,也有保險公司和互聯網保險平臺在理賠服務上深度合作,探索出了一些創新服務。例如,多家保險公司與螞蟻保共同推出的“安心賠”理賠服務成為互聯網保險創新案例代表。
《報告》認為,保險機構正積極布局互聯網渠道,大力開展數字化轉型。隨著互聯網保險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理賠服務質量的提升成為其進一步發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