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天津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部署實施“十項行動”,提出要建設能源革命先鋒城市,有力有序推動“雙碳”目標落實。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打造能源革命先鋒城市是我市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
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極,擔負著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使命。能源行業轉型升級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和必然選擇。通過人工智能助推能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是“雙碳”目標下能源行業轉型升級面臨的新任務和迫切要求。京津冀地區作為中國智慧城市發展具有示范性和較大潛力的地區,在數字建造、智能建造領域更需要走在國家前列。
一是完善人工智能賦能節能智慧城市建設的技術體系。隨著“智慧建筑”“智慧城市”等概念的提出,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深度學習、云計算、邊緣計算、計算機視覺、數字孿生、區塊鏈、元宇宙等先進技術與城市建設傳統行業的結合成為行業關注焦點。中國作為建造大國,建筑資產規模位居全球首位,龐大的存量建筑和日益增加的增量建筑對城市綠色低碳轉型提出更高的要求。傳統粗放的建造方式效率低下、安全風險大、智能化程度低、能源消耗大,因此將先進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建筑行業,以“智慧建造”服務“智慧城市”成為城市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抓手。通過加快基于計算機視覺視頻圖像處理技術在城市建設的應用拓展,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實現智慧施工與智能運維,進而逐步實現智能建筑和節能減排。制定和完善城市智慧施工、智能運維規范,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城市建設,賦能城市綠色低碳發展。
二是開展人工智能在節能城市典型場景的應用示范。人工智能技術給社會帶來的巨大變革正在不斷深化、普及并加速,對城市節能建設的智能化發展所起到的推動作用與日俱增。人工智能技術為“智能建筑”的實現提供了技術支持,場景創新則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升級、產業增長提供了新路徑。以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創造性應用為導向,城市建設與運維的需求為路徑,強化數字化新技術在不同類型場景中的推廣和應用,聚焦多能互補系統優化、智能運維管控等領域,利用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技術采集、存儲、處理能耗信息,并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監測及優化能源消耗行為,支撐政府精準掌握區域、城市和建筑層面的能耗與排放情況。發揮京津冀地區豐富的應用場景優勢,開展人工智能在城市節能降碳典型場景應用示范,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三是加強人工智能與城市建設全過程全方位融合發展。利用各類感知設備和智能化系統,給建筑裝上“眼睛”和“耳朵”,智能識別、立體感知建筑環境、運維狀態等信息的全過程、全方位變化,實現建筑內部的“耳聰目明”,進而對感知數據進行融合、分析和處理,促進整個系統和諧高效地運行。同時,加強智能化系統全面、實時監測能源的供給和消耗情況,開展綜合能效分析和多環節協調管控優化,從單體建筑的智能施工運維出發,發展到社區建筑群,進而到城市群,逐步實現建筑領域在空間尺度上的高效智慧運行。通過新型信息技術,使得建筑系統之間形成的物聯網與互聯網相聯,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從而推動京津冀智慧建筑、智慧城市群建設協同發展。
(楊 斌 作者為天津城建大學能源與安全工程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