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省醫院眼科團隊正為老年學員義診。 成都開放大學供圖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老年階段的眼健康備受社會關注。5月26日,由國家老年大學主辦的“關注老人眼健康,十城萬人齊行動”的科普行動走進成都開放大學。據了解,本次活動也是國家老年大學2023年科普系列活動之一,主辦方邀請權威眼科專家走進全國十個城市老年大學,同步開展線上線下課程講座及公益篩查,助力老年人眼健康。
數據顯示,成都市60歲以上人口320.8萬,占20.61%,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作為全國十城分會場之一,成都開放大學邀請到四川省人民醫院吳崢崢專家團隊向老年學員科普眼疾預防、篩查、治療知識,幫助其擺脫白內障、老花眼等中老年常見眼病困擾。
四川省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吳崢崢表示,老視是隨年齡增加晶狀體調節能力下降所導致的看近不清楚,往往40多歲開始出現,具體表現為看手機要拿很遠,看遠看近切換不流暢。老視可以通過佩戴老花鏡輔助看近,如果合并白內障或不想戴眼鏡的話則需要做晶體置換。
在科普講座現場,四川省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張瑞帆介紹了臨床上最常用的、一體化解決白內障及老花眼問題的屈光性白內障手術,給了老年朋友一顆“定心丸”。張瑞帆醫生表示,如果把人眼比作照相機,晶狀體就相當于相機鏡頭,白內障出現后“鏡頭”會變得渾濁,目前解決的唯一方式是植入功能性人工晶體。現在,人工晶體已從過去的單焦點、雙焦點晶體,發展到全視覺三焦點人工晶體,可以同時解決白內障、老花眼、近視等眼疾,還能恢復遠、中、近全程視力。
科普講座之后,四川省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鄧鉑林為老年學員進行了白內障、老花眼義診篩查。他表示,檢查中發現不少老年人在關注眼部變化、及時就醫等方面的意識還是相對薄弱。部分中老年患者在原有白內障的基礎上又出現了眼底變化,比如老年性黃斑變性,與高血壓、高血脂有關的視網膜靜脈阻塞,糖尿病引發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等。這些疾病會導致視力明顯下降,有時會被老年人簡單地歸結為白內障加重了,而不及時治療延誤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