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道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1月19日報道,每種家養動物都有一個關于它如何成為家養動物的謎團。在遙遠過去的某個時候,某種動物,無論是狼、野牛、原雞還是野豬,開始沿著一條以依賴甚至信任人類而告終的道路小跑。
報道稱,一個考古學團隊今年早些時候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撰文稱,在位于土耳其中部高地的石器時代小村莊阿舍克勒赫于克,他們理清了綿羊和山羊如何成為家養動物的過程。這是眾多嘗試飼養動物的村莊之一,村中有1000年前的骨頭、糞便和定居點,而且都在同一地點,這就使考古學者能夠拼湊出家畜被馴化的過程。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動物考古學者、這項新研究的第一作者瑪麗·斯蒂納說:“拼圖集中起來,你就會看到全貌。”
據報道,人們在1.04萬年前首次搬進村子,并在河岸上建立了季節性住所。斯蒂納說,土耳其以及今天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的人們開始在這一時期嘗試儲存食物,這發生在冰川剛剛退卻之后。阿舍克勒赫于克的居民也擺弄種植,甚至種出某種小麥,但仍然主要食用采集的植物。他們的肉食大多來源于附近山區的綿羊和山羊。這些有角的綿羊和山羊腿非常長,與今天你在農場上看到的它們的圓胖表親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