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4月22日報道,在馬里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中,已經聽不到高爐和鐵錘發出的聲響。這家鋼鐵廠是烏克蘭最大的冶金企業之一的核心,而現在這個工業園區內只有死亡。從其中傳出的唯一聲音是最后一些烏克蘭抵抗者的呼喊。約2000名烏克蘭戰斗人員仍在該工廠的地下空間中進行抵抗。俄羅斯幾天來一直在威脅他們(現在用饑餓和干渴),旨在完成對馬里烏波爾的圍攻。
捷克工業攝影師維克托·馬哈曾參觀過該鋼鐵廠。他至今仍然記得它的巨大規模:“它是一個蘇聯風格的冶金綜合體,有五個高爐、一個焦炭廠、一個鋼廠和一個厚板軋鋼廠。”他在2016年造訪時,鋼鐵廠擁有25000多名員工。
亞速鋼鐵廠由蘇聯于上世紀30年代建成。納粹德國軍隊曾將該廠夷為平地,蘇聯在50年代對它進行了重建。從那以后,這個11平方公里的小鎮逐步成為歐洲最大的鋼軌、磨球、厚板和軋制鋼板制造商之一。
但亞速鋼鐵廠之所以成為熱點,并不是因為它的工業規模,而是因為它已經成為烏軍在馬里烏波爾的最后堡壘。將這個工業綜合體變成亞速營等部隊的掩體的“秘訣”,就是在其地下空間建造的復雜地道網。這是在冷戰時期建造的一種地下城市,由長24公里、高6層(約20米)的立體地道網構成。西班牙鋼鐵同業公會的負責人安德烈斯·巴爾塞洛說,這是蘇聯大型工廠的一種慣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