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美國“英為財情”網站3月7日報道,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至2月貿易順差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是出口降幅小于預期,同時制造業活動因新冠疫情干擾減少而恢復。
報道稱,海關數據顯示,1至2月中國貿易順差升至1168.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這高于之前預期的818億美元順差。
出口同比下降6.8%,降幅較去年12月的9.9%收窄。這表明,調整抗疫措施有助于中國制造商按時完成國際訂單。
在7日的數據公布前,上周的數據顯示,隨著新冠疫情后的復蘇勢頭增強,中國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創10年來最高紀錄。
報道稱,強勁的貿易順差對中國經濟來說是個好兆頭,可能有助于經濟從疫情時代的低點反彈并實現大幅增長。
迄今為止公布的經濟指標顯示,在中國優化抗疫政策后,經濟增長無疑出現了反彈。
另據彭博新聞社網站報道,7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1至2月出口同比下降6.8%,降幅較去年12月的9.9%收窄,這個結果也好于經濟學家預測的下降9%。
2023年前兩個月的進口同比下降10.2%。今年前兩個月的貿易順差接近1170億美元。
經濟學家說,進口銳減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宗商品價格走軟和美元走強的結果,而不是內需疲軟的跡象。一年頭兩個月的貿易數據通常合并在一起,以避免春節假期造成數據失真。